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东至县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年3月11日

发布地点:东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议室

发布人:东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宋丰明


主持人:各位领导,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县市场监管局 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举办的“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 东至县2021年’3·15’新闻发布会”。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县政府网、县政府新闻办、县融媒体中心。我们还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参加。

下面请东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丰明同志向大家介绍2020年全县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大家欢迎。


宋丰明: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借此机会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过去的2020年我们经历了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今年,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岁华诞,开展好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意义尤其重大。下面,我将2020年我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个报告。

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0年,东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至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消保委工作要点及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凝聚你我力量”消费维权年主题,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和消费维权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重点抓好抓实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一,县市场监管局闻令而动,全系统工作人员放弃节日休假,全部到岗到位,投身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去。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全面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把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的第一线,按要求全面关停全县活禽交易市场,劝停饭店订餐和农村自办宴席6406桌,调运防疫物资9万套(只),预约投放平价口罩20万只;及时清查全县83户海产品经营户(冻库)库存海鲜产品数量,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样本518份、冷冻产品相关人员检测67人;登记上报“四类药品”销售数据95855条;检查市场主体10700户次,下达食品安全责令改正书42份;受理并办结价格相关热线38件,查处价格违法行为7起。

县消保委秘书处也同步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安排专门人员坚守投诉举报一线,确保12315热线24小时畅通。对群众投诉举报的违法经营、聚集性聚餐,活禽、野生动物交易和哄抬疫情防疫用品及涉及民生的粮油蔬菜的价格和质量问题,快接、快转、快办,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据统计,2020年我局共受理投诉举报888件,其中12315平台受理投诉举报847件,上门投诉41件,咨询813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35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着力化解重点领域消费纠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销售,餐饮、婚庆、住宿等合同退订纠纷呈现爆发式增加。县市场监管局在快查、快办、快结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多举措全力化解各类消费纠纷。

一是打防结合,迅速介入群众反映强烈、群体性消费纠纷。如,对飘安口罩涉及假冒伪劣的举报诉转案,约谈药房负责人,要求对方主动召回所售卖的假冒伪劣口罩,妥善处理消费者的退货诉求。

二是线上线下结合,全程化解群体性合同退订纠纷。疫情期间,饭店、酒店、婚庆、婚纱摄影等合同退订投诉40多起。因疫情不便组织现场调解,工作人员创新开展网上远程调解,并在“3·15”期间通过电视台开展合同退订纠纷维权专题讲座。在疫情缓和后,联合尧渡市场监管所对剩余消费纠纷所涉及的经营户开展集中约谈,促使该类纠纷得到全部化解。

三是跨省千里维权,倾心帮扶企业。3月29日,县消保委秘书处接到我县某防疫用品公司的求助,称其在深圳购买的口罩机无法使用,请求帮助维权。根据领导指示,消保委工作人员历时7天,千里维权,为该公司退回三台口罩机,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四是在两会期间,县消保委充分发挥了“政府第二信访办”的作用。两会期间,其中有关预付式消费投诉,喷雾器消费纠纷,家庭建材装修,汽车定金投诉等6起上门投诉,因证据不足,维权十分棘手,消费者情绪十分激动。县消保委坚定政治站位,避免消费矛盾演化成上访事件,多渠道化解消费纠纷,确保了“两会”期间消费市场环境的和谐稳定。

三、创新开展“3·15”纪念活动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无法开展大型户外宣传活动。县消保委创新方式方法,利用线上多渠道开展一系列“3·15”宣传活动。

一是联合市消保委开展“3·15”消费维权知识线上答题赢微信现金红包活动。宣传《消法》、《条例》和《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广泛动员我县消费者积极参与,普及消费维权知识。

二是多渠道开展消费知识宣传。通过县融媒体中心、中安在线、今日东至等主流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宣传2019年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和十大打假案例,发布系列消费警示,另外通过抖音制作了化妆品消费小常识和食品标签九大看点宣传片,通过微信监管群向各经营户推送消费讲堂视频;发动全县约300家经营主体利用沿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3·15”宣传标语;制作“3·15”专刊。

三是首次召开“3·15”新闻发布会。

四是开展志愿者活动。全系统40余名志愿者带上口罩披上志愿者飘带,上户上街,深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等场所,向消费者发放老年消费教育指导手册、《安徽省消保条例亮点解读》、“3·15”专刊等宣传材料1000余份。

四、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

受新冠肺炎影响,2020年的投诉举报大幅增加,县消保委积极发挥消费维权协同共治平台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化解消费矛盾纠纷。

一是向社会公布各部门消费维权热线。县消保委认真收集、整理了卫健、交通运输、住建、农业农村等17家政府部门受理消费领域投诉业务范围、维权热线,通过“3·15”专刊向社会公布,帮助消费者精准维权。

二是联合消保委成员单位,共同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将种子、饲料质量投诉转办到农业农村局,将医疗纠纷转至卫健委,将快递投诉转办邮政局,将机动车维修投诉转办交通局,联合住建局对被投诉的二手房中介公司开展调查,与信访办、住建局、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协调明发小区业主的群体投诉。2020年,累计向消保委成员单位转办投诉举报20余起,涉及县水利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等部门。

五、全面织牢三大安全防线

一是大力保障食品安全。累计完成食品安全日常监管9500余家次。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等级评定,完成风险分级4730家次。食品快检室完成30895批次检测。排查倍氨敏、舒儿呔等固体饮料经营户235家次,检查固体饮料261种。“亮剑”带病运行桶装水企业,已完成所有获证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检查,责令改正2家、现场警告处罚1家、立案查处1家。完成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603批次,较去年增加243批次,抽检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二是统筹监管药品安全。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药品安全春风行动”、“疫苗储存和运输专项监督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监督检查”等专项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80人次,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280家次,限期整改26家,立案查处16起;检查医疗机构304家次,限期整改32家,立案查处10起。截至目前,共监测上报ADR报告620份,MDR报告220份,化妆品不良反应65份。

三是深耕特种设备监察。全年共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经营等单位单位448家次、检查特种设备3562台(套),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4份,责令停止使用各类设备12台(套),立案查处16件。累计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问题726个,已整改723个,整改率达到了99.5%。全县共加装气瓶智能角阀12.4万只,已置换12.2万只,气瓶正在迈向“智能共享”新时代。主办特种设备专项演练,模拟场景为液氨储罐泄漏着火事故,准备充分,贴近实战,保障到位,处置得当。

六、加强执法稽查,保障消费环境

2020年,东至县市场监管局局共立案查处各类行政处罚案件372件,结案344件,罚没款259.5万元,案件数及案值为市场监管系统成立以来历年之最。元旦春节市场专项整治共检查经营主体1320余户,立案186件,罚没款168.8万元。持续推进民生领域价格执法,实现全县自来水厂价格收费检查全覆盖。加大非法经营成品油整治力度,立案2起,查获非法改装车三辆并移交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印制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吊销营业执照1起,移交公安机关案件2起,所有交办线索实现清零。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回首2020年,东至市场监管人无怨无悔,冲锋在前,在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中向全县消费者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展望2021年,东至县市场监管局、东至县消保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同步时代需求,将守护安全作为畅通消费的重要基础,将畅通消费作为守护安全的价值追求,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协同共治,强化消费教育,加强消费引导,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在消费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朋友们多关注、多宣传消费维权工作,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水平。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宋局长的介绍,接下来的时间欢迎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提问。


记者提问:

请问2020年的投诉举报与往年有何不同?投诉举报如何快速有效解决?

答:2020年的投诉举报与往年相比,有两个地方不同。一是投诉举报总量大。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888件,是2019年投诉举报总量的2.84倍。二是投诉问题集中、群体性举报多。如对口罩的质量、价格、假冒等问题投诉举报就高达115件,占总量的13%,因疫情原因导致餐饮、婚庆、住宿等合同退订纠纷也超过40件,同比增加3倍。



面对疫情对投诉举报工作造成的冲击,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坚持部门工作大联合,迅速应对,多管齐下,有效化解了消费纠纷。一是对案源线索集中,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交办执法机构,快查、快办、快结。二是针对群体性合同退订纠纷,多措并举化解双方矛盾。因疫情不便组织现场调解的,工作人员创新开展网上远程调解,并在“3·15”期间通过电视台开展合同退订纠纷维权专题讲座。在疫情缓和后,开展集中约谈,促使各类纠纷得到全部化解。三是积极发挥消费维权协同共治平台作用,向社会公布各部门消费维权热线,帮助消费者精准维权;积极联合消保委各成员单位,共同开展消费维权工作。

请问今年“3.15”活动有哪些内容?有哪些亮点?

答:今年的“3.15”活动内容,除了今天召开的2021年“3·15”新闻发布会外,还安排另外八项活动:一是制作发布“3·15”宣传专刊;二是开设“3·15”宣传专版专栏;三是举行东至县消费维权志愿者首次聘任仪式;四是开展长江“十年禁渔”活动实施情况消费体察活动;五是开展“反对浪费,树立节约餐饮新风尚”消费调查活动;六是开展2021年“3·15”消费安全知识线上答题赢红包活动;七是开展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活动;八是开展“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我们在行动公益助力活动。

其中,开展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活动,其目的是集中展示全县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的成果,震慑企图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形成强大的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同时,为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消费维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消费者参与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今年我们还举行消费维权志愿者首次聘任仪式。此外,“十年禁渔”活动实施情况消费体察和“反对浪费,树立节约餐饮新风尚”消费调查等活动,也都是为引起全社会关注“国之大者”、倡导时代新风而创新开展的动作。

当前国内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报道屡见不鲜,广大消费者如何放心购买消费冷链食品?

答:请广大人民群众谨慎购买食用进口冷链食品,暂时不要网购进口冷链食品。确实需要选购的,一是要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进口冷链食品。二是要查看进口冷链食品“四证”,也就是冷链食品溯源码、食品的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检验检疫证明、追溯凭证等信息,切勿购买、食用来历不明、无相关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三是在挑选冷链食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进行挑选,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保持规范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四是购物后,及时做好手部卫生消毒。五是在清洗加工时,及时清洗消毒冷冻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六是烹调食用冷链食品时,应做到烧熟煮透,未食用完的食品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七是食用冷链食品后,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信息。当前国内疫情形势虽然有很大缓合,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如发现无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海关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请及时拨打12315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近年来,“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发展迅猛,广大消费者在网络直播带货热潮中该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答:近年来,“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发展很快,随处都能看到大家边刷抖音边消费的情形,伴随而来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交易数据弄虚作假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消费者直播购物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学理性消费心态是基础,切勿盲目冲动。二是谨慎选择交易平台及经营主体。尽量在官方旗舰店或知名主播的直播间购买商品,尽量查看平台有没有公示商家营业执照。三是提前多做“功课”,不被各种“假优惠”陷阱误导。不要轻信商家作出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等宣传。四是留存相关凭证,遇到权益受损要积极维权。


主持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