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占地37亩,总投资1.6亿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全酸性蒽醌法工艺技术,可实现本质安全环保,实施后华尔泰公司双氧水总产量达年产30万吨,每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0.48亿元。
当天下午,东至经济开发区分别与东胜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池州市乾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东淮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安聚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此次签约的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6.4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总产值59.3亿元,税收2.55亿元。至此,东至经开区重点项目突破60个,总投资达185亿元,其中投资52亿元的25个在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投资133亿元的35个待建项目蓄势待发,涵盖了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和化学原料药等多个产业。
作为一家省级专业化工园区,近年来,东至经济开发区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强链、补链、产业集聚要求,大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入园项目的层次和水平,释放高端集聚效应,引领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份开始试生产的安徽三禾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医药中间体、新材料及化工助剂产品的精细化工企业,产品在国内制药行业、油漆涂料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东至经开区就有它的下游企业,不出园区,产品就能够销售。“公司一期项目预计年销售额可以实现3亿元,二期项目正在申报,公司生产的氯化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安徽三禾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小君告诉记者。
近年来,东至经济开发区摒弃了“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招商理念,在严把环保关的同时,着力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围绕化工新材料、医药产业、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基础化工项目,主攻异氰酸酯及下游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产业链,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
在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工作的同时,东至经开区还支持园区骨干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释放集聚效应。在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正在抓紧施工。“项目计划年底建成、明年初投产;对(邻)硝基氯化苯二期项目预计年底建成。这两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十几亿的产值。”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中桂表示。
按照《东至经济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东至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要达到50家,税收超过亿元的企业3家,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5家,超2000万元的企业10家以上。
“下一步,东至经开区继续实施产业招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壮大园区产业版图,培育优势产业,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坚决做到项目建设‘零障碍’,项目服务‘零距离’,精益求精提标准,提速加力保进度,坚持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进度就是尺度,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奏响强音。”东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努力在创新转型、双招双引、安全环保、平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速度,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综合实力、发展质量、发展位次明显提升。到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财税超1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