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波,男,1949年1月出生,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至2014年任洋湖镇洋湖村党支部书记。
洪水来袭
谁也没有忘记,1995年5月25日的那场特大洪灾。仅仅十几个小时,上游红旗岭一带降水量高达360毫米,实属罕见。
顷刻间,洪峰奔腾,咆哮直下,洪方、葛公、洋湖、张溪顿成泽国。至十二时左右,洋湖镇的南山、泥黄、洋湖、迭山、珠虹、龙丰等村共计12000亩良田被淹,92户127间房屋进水……
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洋湖村。该村地处秋浦后河、乌沙河这2条大河的汇合处,无论是从洪方方向还是从高山方向的山洪,都要经过这里。该村沿河流域长达4公里,这次洪灾有1500亩的水稻、棉麻、芝麻、玉米等农作物被洪水淹没,且有3公里的田间道路和200米的河堤被洪水冲毁,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
蹚水救人
在洋湖大桥两端,时任洋湖村党支部书记的江海波正挨家挨户通知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此时的洪水已漫上了公路,离洋湖大桥的桥面只有尺许,为保证来往行人的生命安全,公安人员在桥两端拉起了警示线……
这时,传来消息,洋湖村的水磨村民组己被洪水围困,还有一部份村民没有撤离出来。“就是背也要把大家背出来!”江海波立即组织年轻党员及村民组长数十人飞一般地朝河边村庄跑去。从杨桥到水磨的道路己完全被淹,大家就凭感觉摸水赶到村庄。
在村民吴栋梁家,感人的一幕出现了,吴栋梁老人被儿子抱在大桌子上,老人搂着儿子的头,桌子己开始飘浮起来了。江海波几个人赶紧转移吴家老人,他几次掉进沟里又爬起来继续走,把老人送到安全地带后他又转身趟水回到了村庄。
冲锋在前
水位涨势很快,地处乌沙河北岸的新河、小河两个村民组告急,几百米长的河堤破坝了,第二道大坝也在危险中,这道坝一破,那坝内上千亩良田就会全部冲毁。江海波立即组织30多名抗洪抢险队伍赶过来,会同这两个村民组的群众进行抢险。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大坝整体加高了,洪水被挡住了。
更大的险情出现了,洋湖大桥的栏杆被掀翻了,桥面整块整块的水泥板被冲走了,滔天的巨浪溅起的水雾足有几丈高,洋湖大桥西头还有近百名居民被洪水围困了。江海波心急如焚,他一边向县里求援请求调冲锋舟抢险,一边通过电话找龙丰村的渔民划船救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县里的冲锋舟在马田因河道和公路冲毁过不来,龙丰村的吴元奎三兄弟正在用唯一的小船在中段抢救被困村民。好在山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大桥上的水在慢慢退去,桥面上只有尺把深的水了,江海波顾不得大家的劝阻,第一个冲向了桥西,当他了解到没有一个人被洪水卷走时,这个从没流过泪的汉子眼圈红了。
群众称赞
95年“5·25”的特大洪灾,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达在普通的言语里:只要村干部在,党员在,我们心里就不害怕,就有了底。
江海波今年己有70岁了,他从1991年起一直到2014年7月,先后担任洋湖村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年里,洋湖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县级、镇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江海波本人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当选为池州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1995年,江海波同志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受市委、市政府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