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网格管理,筑牢治理底座。 持续优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配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设置一级网格17个,二级网格30个,三级网格192个,网格员239名,坚持“人在网格走、事在格中办”。明确信息采集、矛盾排查、便民服务等职责,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强化矛盾化解,促进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司法、公安、信访等力量,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早介入、早调解,力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注重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今年以来摸排化解各类纠纷65起。
深化平安创建,守护一方平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的整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平安乡村、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立体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农村“小天网”工程升级改造,摸排安全隐患点35处,增设探头150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参与机制,激发自治活力。组建“5+1”网格化管理力量,即联系村干部、村两委、联系单位、网格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建立健全群众议事制度,建立政策宣讲、诉求反馈、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政策宣传、村民议事、矛盾调解无固定场所,制度机制不健全,村民参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以乡村之治助推现代化龙泉之治。(撰稿:刘成;审核: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