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龙泉镇“油茶新引擎,点燃乡镇发展新动力”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8日

举办地点:东至县龙泉镇人民政府三楼会议室

发布单位:东至县龙泉镇人民政府

主持人:东至县龙泉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章文俊

发布人:东至县龙泉镇副镇长 鲍炯敏

主持人:各位领导,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龙泉镇举办的“油茶新引擎,点燃乡镇发展新动力”新闻发布会。今天的会议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逐项进行。第一项:由我镇副镇长鲍炯敏同志向大家介绍我镇油茶产业前期开展工作的有关情况。

鲍炯敏: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就我镇油茶产业前期开展工作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近年来,我镇大力推广油茶种植,一是全力推动。2021年9月召开镇党委会议统一发展思路,专题研究谋划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油茶产业发展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带头抓,强力推进油茶产业稳步发展。二是示范引领。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作为基层党组织考核的重要指标,不断激活富民兴村“动力源”。各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党员群众利用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荒山、荒坡种植油茶,多次邀请冯纪福教授及其团队进行实地调研,对油茶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坡度、除草抚育施肥、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帮带促动。通过党员领种,提升普通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近年来,龙泉镇立足资源禀赋,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支柱,通过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打造示范基地等举措,让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成为点燃乡镇发展的 “新引擎”。

主持人:下面进行发布会的第二项议程: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

记  者:您好,请问龙泉镇在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种植规模达到了什么水平?未来还有哪些规划?

鲍炯敏:龙泉镇地处山区,过去存在不少荒山、低产林等 “沉睡资源”。为盘活这些资源,我们将油茶种植作为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核心路径,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技术推广,组织农技人员下乡开展种植培训,普及高产油茶品种和标准化管护技术;二是政策引导,鼓励农户、合作社、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形成 “多方联动” 的种植模式;三是示范带动,按省级标准升级古楼村、瀼塘村示范基地,从种苗选育到后期管护全程规范化,为全镇提供样板。目前,全镇油茶种植面积已达 4000 余亩,接下来我镇将逐年扩大规模。这些油茶林不仅让荒山变绿,更成为群众看得见的 “绿色银行”,为后续增收打下基础。

记  者:我们注意到龙泉镇在油茶产业链延伸上有不少动作,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如何避免 “只种不加工” 的问题?在品牌和三产融合方面有哪些亮点?

鲍炯敏:您提到的 “只种不加工” 是我们重点破解的问题。我们坚持 “一产筑基、二产提效、三产拓面” 的思路,推动产业链向纵深延伸;在加工环节,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专业油茶加工企业,实现从鲜果到茶油、茶粕等深加工产品的转化,大幅提升附加值;在品牌建设上,我们打造了龙泉镇农产品共有品牌 “皖秾 U 选”,同时注册了专属油茶品牌 “山茶蜜码”,并将其纳入 “东至有礼” 系列农产品矩阵,通过统一包装、线上线下联动推广,提升市场辨识度和竞争力;在三产融合方面,最具特色的是 “枫林牧场亲子研学民宿项目”。这个项目集油茶观光体验、茶文化旅游、木本油料科普教育于一体,游客可以亲手参与种植、榨油,了解传统技艺,既丰富了文旅业态,又让油茶文化得到传播。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正从单一的种植向 “种植 + 加工 + 文旅” 的三产融合模式转型,综合效益持续提升。

记  者:古楼村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被称为产业发展的 “试验田”,能否介绍一下该基地的建设模式、投入情况,以及未来的预期效益?

鲍炯敏:古楼村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确实是我们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板。在建设模式上,基地结合了东至县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参与,形成 “政府引导、集体主导、多方参与” 的共建模式,既保证了项目的公益性,又激发了集体和群众的积极性;在投入方面,基地总面积 1187 亩,总投资 843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 321 万元、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 156 万元,自筹资金 366 万元,多元资金保障了基地的高标准建设,包括灌溉设施、良种培育、智能化管护等;关于预期效益,根据规划,5 年后基地将进入盛产期,预计油茶鲜果亩产可达 1500 斤,产油率达 32%,每亩产值约 6000 元。这不仅能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稳定收入,还将通过 “基地 + 农户” 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就业,预计可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 “建一个基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的目标,也为全镇乃至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记  者: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油茶产业对龙泉镇的乡镇发展具体带来了哪些改变?未来在推动产业持续发力上还有哪些计划?

鲍炯敏:油茶产业已成为推动龙泉镇发展的 “新引擎”,带来的改变是多方面的:一是生态效益,4000 余亩油茶林让荒山披绿,改善了区域生态;二是经济效益,通过种植、加工、文旅的联动,带动了群众增收和村集体壮大;三是社会效益,产业发展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带动了乡村活力提升。未来,我们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提升现有基地的亩产效益;二是深化产业链延伸,推动加工企业升级技术,开发更多油茶衍生品;三是强化品牌和文旅融合,让 “山茶蜜码”“枫林牧场” 等 IP 更具影响力,真正让油茶产业成为富民强镇的持久动力。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参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