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334c/202104-00045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东流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七里湖江堤、成圈河堤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04-22
生效日期: 2021-04-01 废止日期:

七里湖江堤、成圈河堤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阅读次数: 来源:东流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4-22 18:36
【字体大小:

七里湖江堤、成圈河堤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2021年3月

 

一、绪言

为保护圩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根据“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防汛抢险方针,特编制七里湖圩堤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七里湖圩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与望江县雷港乡隔江相望,东、南由尧渡河、香隅河环绕,是池州地区安全防汛重点圩口之一。冲积湖区,圩内地面平均高程11.0米(吴淞高程),最低高程9.0米,最高高程13.0米。交通便利,长江干堤、成圈河堤堤顶铺筑了防汛专用道路(砂石),圩内修筑了村村通水泥砼路面近20公里,6米宽柏油主干道路一条长6.5公里,3.5-5米宽砂石路面是村村相连,四通八达。

圩内总人口1.2万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地低排干沟两侧和欧窑大堤脚、江窑、稠林等地。学校、医院、敬老院都处在10.5米高程至11.5米高程之问。七里湖圩保护面积5万亩,其中耕地2.8万亩,直接受益七里湖5个村及机关、学校、敬老院、工商业、企事业单位、县黄泥湖水产养殖场和尧渡镇3个村。农业年总产值7000万元,渔业年产值935万元,通讯、供电设施约2800万元,固定资产36000万元。

经济概况:主要有黄泥湖渔场,共精养鱼塘3000亩、黄泥湖10000亩;圩内商店数10家,个体加工业20家,还有供电设施、通讯设施主干线各有30公里长线。

(二)水利工程现状

七里湖圩共有江、河堤防5处,共计11.383公里,其中长江干堤一处,长2850米,堤顶高程22米,堤顶宽8米,内外边坡1:3。

1、江堤存在主要风险隐患有:一是老河口段堤身内外均为老河道汛期加强巡查力度;二是东流老闸于2016年10月拆建,2017年已完工,2020年经受高水位考验,汛期注意观察。

堤线首处有穿堤引水涵闸一座(稠林引水闸),孔径为Ф0.3米,最大引水量0.3秒立方米。

七里湖排灌站2座,其中老站总装机26台,4355千瓦,新站总装机6台,4800千瓦。

2、成圈河堤有欧窑、外坝、牛腿、东大坝4处,共计8.533公里(2011年加固达标工程)。

①欧窑堤段全长5593米,堤顶高程21.6米,堤顶宽5米,内边坡1:4,外边坡1:3。大堤存在主要险工隐患有:一是2011年加固达标工程完工后,迎水挡浪任务重;二是白蚁穴除每年清除外,每年仍有新的白蚁增加,且点多、穴深,危害极大。2011年3月对3+820—5+570桩号段进行蚁穴开挖,共挖218巢,2020年8月汛期,1+200米-3+100米处共发生4处跌窝,11月对欧窑全段进行蚁穴开挖,共挖400巢,汛期必须加强防守,注意观察。0+050桩号处建有穿堤引水闸1座(欧窑闸),底板高程11.5米,孔径1.6×2.1米,最大引水流量3立方米/秒、。

②外坝堤段全长1100米,2011年加固达标,堤顶高程21.6米,堤顶宽5米,内外边坡1:3。其主要存在险工隐患有:一是新生蚁穴;二是0+050—1+020长970米,迎风顶浪,挡浪任务重(2013年砼块护坡)。

③牛腿堤段全长1340米,2011年加固达标,堤顶高程21.6米,堤顶宽5米,内外边坡1:3。其主要存在险工隐患有:一是桩号0+800—0+860,2010年9月出现一次滑坡,已做翻压处理;二是内脚临塘。

④东大坝堤段全长500米,2006年除险加固,堤顶高程22米,堤顶宽5米,内外边坡1:3。其主要存在险工隐患有:一是堤身系风化石土质,全堤渗水严重且漏水线较高,二是蚁害严重。

⑤圩内有2座小(一)型水库(黄泥湖、白水塔),总库容量1950万立方米。2座水库的水源以保持干旱年份灌溉用水的补充分水源。2016年底已对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黄泥湖渔场还需建立防汛指挥分所加强对大坝汛期应急处险。汛期大堤如出现险情,直接对七里湖区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3、历史洪水情况

七里湖江堤发生洪涝的主要原因,受长江洪水影响,梅雨反常,受雨集中及台风的影响,长江洪水主要受鄱阳湖流域降雨和长江下游水位的影响,5月上旬进入汛期,7月上旬,上游洞庭湖、汉川江来水加入,下游江水顶托,进入主汛期,七里湖成圈河堤受尧渡河流域上游(181平方公里)来水影响,并且与长江洪水同期相遇,洪水上涨迅速。

七里湖圩三面环水,西面受长江洪水威胁,东北面受尧渡河洪水影响,历年灾害频繁,建圩以来,发生洪涝灾害造成损失较大的年份有:1983年、1998年、1999年、2016年、2020年。

1983年洪水,长江安庆站水位17.95米,江堤堤脚渗漏严重,七里湖成圈河堤多处发生跌宕滑坡,渗漏点多,险情严重,经全力抢救,得以安全度汛。

1998年长江大洪水,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8.50米,江堤发生10多处险情,成圈河堤发生20多外险情,圩内受涝面积2.8万亩,经1万军民全力抢救,才得以安全度汛。

1999年洪水,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8.05米,七里湖老闸上首水位达19.47米,尧渡河流域普降暴雨,雨量大,东流雨量站6月份降雨量达1000毫米,圩内受涝严重,经全力抢险,才得以安全度汛。

2016年7月洪水,东至县尧渡河域普降暴雨,雨量大,7月3日一天,降雨量达230毫米,圩内受涝严重,损失达到3千万元,圩内低洼区房屋已淹到1米多深,及时转移群众1.2万人。

2020年7月长江洪水,洪峰时最高水位达20.20米,欧窑堤顶发生1处蚁穴跌宕、5处较大险情,经广大干群全力抢险,才得以安全度汛。11月对欧窑全段进行蚁穴开挖,共挖400巢

4、防御情况

七里湖江堤防洪设计标准21.96米(东流新闸水位)达30~50年一遇防洪标准,成圈河堤防洪设计标准21.6米,达20年一遇的标准。

七里湖江堤在超过警戒水位以后,可能发生的险情有堤脚渗漏,老河口堤身塌陷;成圈河堤达警戒水位时,可能发生蚁穴跌宕,堤身和堤脚渗漏,易发生浪坎造成堤身塌陷等险情。

在出现较大险情无法抢险,造成江堤或成圈河堤发生溃口,淹没范围为5万亩,人口1.2万人,耕地2.8万亩,财产损失4.7亿元。

三、防汛组织机构

1、指挥机构

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东流镇人民政府成立东流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全镇和七里湖圩防汛、抗洪、抗旱工作。

东流镇防汛指挥部,由东流镇党委书记担任政委,镇长担任指挥长,副书记、副镇长担任副指挥长,镇属及驻镇有关单位、公安派出所、民政办、财政、交通、卫生、供电、水利、电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主要职责是:在县防指领导下,贯彻执行有关防汛工作的法规、政策和县政府、县防指的决定、指令,组织召开防汛抢险应急会议,安排布置防洪救灾应急工作,统一组织指挥东流镇防洪应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按本预案规定职责对受灾地区进行抗洪救灾,向县政府和县防指报告洪水灾害,抗洪救灾应急工作的有关情况。

2、组织机构

①东流镇防汛指部下设指挥调度办公室、工程组、应急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后勤保障组及七里湖欧窑、外坝、牛腿、东大坝、江堤四个指挥所。

②指挥调度办公室,设在镇政府,由镇党镇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承办镇防指所日常工作,负责收集、掌握、上报和发布水、雨情信息,负责贯彻落实镇防汛指挥所的决策和下达任务,制定防汛抢险工作制度,协调各成员单位工作。

③工程组由镇水利站同志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汛情监测和汛情趋势判定,及时报告水情、雨情、工情,加强对堤防等工程安全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汇报,并根据各类险情的具体情况制定抢险措施,组织抢护。

④应急抢险组由镇武装部负责人担任组长,主要职责:按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组织和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加强抢险队员抢险知识培训和演练。

⑤后勤保障组由镇办公室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抢险器材计划的编制,筹集、调运、落实来人负责防汛网络的畅通,落实防汛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⑥转移安置组由镇民政办、维办稳、公安分局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负责洪涝灾害救助工作,对受灾群众实施救助安置点的落实,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撤离或转移,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核实灾情,负责救灾物资筹集、管理、发放,组织开展救灾自救、捐赠等工作。

⑦四个防汛指挥所由具体的防守单位组织,所长分别由镇联系村领导担任,副所长由防守单位行政领导担任,主要职责:各防守单位要建立和落实相应巡逻和抢险队伍,备足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保证人员队伍、设施配备能满足防汛抗洪工作需要,具备防汛管理和组织协调抗洪工作能力,确保防汛抗洪抢险指令的及时传达、落实和汛情信息的处置反馈,负责自筹挡浪物资的落实到位。

四、不同阶段的防御措施

(一)预警

按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和紧密程度,预警标准分为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预警,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深蓝色表示。

1、特大级(Ⅰ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Ⅰ级)预警

①长江安庆水位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18.74米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19.4米;

②江堤或成圈河堤发生重大险情或发生缺口;

③穿堤涵闸发生损坏、失稳、垮塌。

2、重大级(Ⅱ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预警

①长江安庆水位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1米;

②江堤或成圈河堤堤防出现较大险情。

3、较重级(Ⅲ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Ⅲ级)预警

①长江安庆水位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

②江堤或成圈河堤堤防出现一般险情。

4、一般(Ⅳ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Ⅳ级)预警)

长江安庆水位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设防水位。

(二)各阶段防汛工作安排

1、七里湖圩江堤和成圈河堤防汛、防御方案

①设防水位:江堤(东流闸上首水位15.70米时的洪水位)、成圈河堤堤防由工管单位防守,即由七里湖长江河道管理所防守,由所职工上堤巡逻查险,做好水位、雨量的记录,并做好堤防清障工作,着手准备下一步防汛工作。

②警戒水位:东流闸上首水位17.10米时的洪水,镇防汛指挥部进行全民动员,由四个防汛指挥所和相应的防守单位防守,各防守单位应组织人员上堤,按规定每公里堤段上20人 ,搭好防汛工棚,备足防浪器材进行挡浪,开展检查、巡逻、查防及排险工作,密切注视雨、水情的发展,禁止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开展与防汛无关的各项工作,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米时,应增加防守人员,每公里堤段江堤30人,成圈河堤50人,防汛人员按村编队,明确责任人,每3小时进行一次巡逻查险。

③保证水位:东流闸上首水位19.40米时的洪水,镇防汛指挥部应全力以赴,要求各防守单位按雨情、工情、险情的需要,上足民工,对堤防进行不间断、地毯式的巡逻查险、排查工作,并对江堤沿堤500米范围内沟坎进行检查管涌情况,水手队、打桩队、抢险队应高度警备,随时准备抢险,并组织驻镇机关企业等单位组成200人抢险突击队,配置抢修工具、设备、运输车船。附各村防汛段及防汛人员人数表。

2、各闸站防汛防御方案

七里湖圩排涝由七里湖排涝泵站承担,应服从东流镇防汛指挥部调度,做好防汛排涝准备工作,涝能排、机能开。在遇强暴雨时,要及时抢排。七里湖排涝站在汛期应密切注视天气情况,在满足机泵运行条件下,尽量提前降低沟渠内水位,增加沟渠调蓄能力,减轻暴雨压力,确保在设计标准不涝。

在达到警戒水位时,站应加强观测,严格监视水情工情,每日上午8时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站前外口、内河水位情况,遇暴雨时严格控制闸站运行水位差,按设计要求进行运行,停机排水时应及时关闭外口闸门。

在达到保证水位时,排灌站要严密监视水情工情,在外口水位超过设计运行水位差时,应报请县防指关闸停机,同时要关闭站前控制闸抬高站前水位,应备足防汛抢险物资,组织落实防汛抢险队队员到站待命。

(三)圩堤抢险工作安排

按七里湖圩堤防险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用四级应急抢险措施,即: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

1、当七里湖圩堤防或涵闸发生特别重大(Ⅰ级)险情时,七里湖防汛指挥所应立即向东流镇指挥防汛指挥部和县防指报告,按县防指的指令,由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指挥长主持召开应急抢险工作各分指挥所成员会议,按照县防指的指令,落实布置相关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在应急抢险队人员及民工调度和抢险物资调动提供保证。工程技术在县防指及有关专家组成现场抢险技术专家组负责技术保障。

2、当七里湖圩堤防或涵闸发生重大(Ⅱ级)险情时,七里湖防汛指挥所应立即向东流镇防汛指挥部和县防指报告,按县防指的指令,由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指挥长主持召开应急抢险工作各分指挥所成员会议。按照县防指的指令,落实布置相关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在应急抢险队人员及民工调度和抢险物资调动及自筹器材到提供保证,七里湖防汛指挥所工程组负责技术保障。

3、当七里湖圩堤防或涵闸发生较重(Ⅲ级)险情时,七里湖防汛指挥所应立即向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报告并用文字报县防指备案,由镇防汛指挥部发布应急抢险指令,由七里湖圩各防汛指挥所长召开成员会议,研究部署查险、排险方案,再由各防汛指挥所指挥长主持查险、排险方案的实施。并负责查险排险队人员和民工调度及查险排险器材的筹集和调运,技术保障请求东流镇防汛指挥部给予责技术力量的支持。

4、当七里湖圩堤防或涵闸出现一般(Ⅳ级)险情时,由七里湖各防汛指挥所向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报告。按照镇防汛指挥部指令,由各防汛指挥所指挥长主持召开分所成员会议,作出具体工作安排,加强水情监督和防汛工作指导,由各防守单位在管理工作人员指导下承担各自防守段的查险排险工作,防汛器材由各防守单位承担,技术保障由各分所工程技术人员承担。

(四)堤圩弃守相关工作

七里湖圩江堤、成圈河堤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长江上游和尧渡河流域仍在降大到暴雨,长江、尧渡河水继续上涨,堤防和涵闸出现重大险情,现有防洪工程经抢险仍不能保证安全度汛时,必须紧急转移和疏散群众,紧急命令由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报告县防指,由县防指指挥长发布。

紧急转移信号以三颗红色信号弹为紧急转移信号,由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挥长命令东流派出所组织发射,发射地点为东流镇防汛指挥部(七里湖河道所)。

各防汛分所见到红色信号弹后,立即电话通知各村(居)委会,各有关单位立即紧急转移,通过广播电视反复发布紧急转移令,各村(居)委会迅速派人分头在辖区内鸣锣多遍传达,直到全部人员转移为止。

1、人员转移安置

为保障转移群众生命安全,东流镇防汛指挥部及七里湖圩各防汛指挥分所应先转移老幼病残者到指定地点。

转移组织,东流镇防汛指挥部及七里湖圩各防汛指挥分所指令镇民政办、维稳办、公安分局成员为负责人,组织各村治安人员,村民组长负责组织各自辖区内群众进行转移到达安置点后对转移人员要逐户登记造册,进行核实。

2、转移群众车船安排

东流镇防汛指挥部首先在镇辖区内对各类车船进行登记并落实车船转移群众地点线路(附七里湖圩车船登记表),在运力不足情况下,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报请县防指,请求支援。

3、抢险人员安全保障

东流镇防汛指挥部和各防汛指挥所应高度重视防汛抢险人员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防护器材、消毒用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的器械,以备随时应用。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东流镇防汛指挥部安排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到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护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抢险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要求为抢险队员配备防护措施,转移时应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五、保障措施

(一)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按七里湖圩堤防险情的情况,由各村基干民兵组成的抢险队员,要求必须会水性、身体强壮,在警戒水位时成立4个抢险队,每队20名队员,分别住在4个分所住地,由各所指挥调度。在超过警戒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按险情需要,抢险队4个,每个抢险队员达40人,另成立机动抢险队,队员40人,住七里湖圩各防汛指挥所,由镇防汛指挥部指挥调度。

所有抢险队员主要承担堤防巡逻、查险排险、突击抢险业务,队员人数按防守任务分配到村,由村对抢险队员进行登记造册,各村对抢险队员应在汛前通知到本人,在达警戒水位时,要对抢险队员进行集中培训演练、熟悉堤防、涵闸、抢险工具设备使用情况,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附抢险队员花名册)。

(二)抢险物资

1、据查七里湖圩防汛抢险储备物资,主要是省、市储在东流牛头山等地的块石、石子、瓜子片、黄沙,该物资则省、市掌握使用,在遇到重大险情,可请示省市支持。地方自筹物资主要储备在欧窑、外坝、牛腿、东大坝堤段,由于储备的防汛物资年份过长,消耗过大,多年来未补充,根本不能满足防汛抢险的需要,应及时补充储备。

2、防汛物资的调运,本着先近后远、先主后次、满足需要及时商量的原则,镇防汛指挥部,根据险情处理方案需要的物资计划,下达指令,由后勤保障组抢险筹集,并组织车船等工具调运抢险现场。

3、抢险取土安排

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按照七里湖圩防汛抢险的需要,计划在稠林窑庄、东流泉水塘、欧窑山头、牛头山等地征用临时抢险取土区。

(三)交通运输

东流镇防汛指部所指令七里湖防汛指挥所,按照七里湖圩防汛抢险、救灾的需要,对全镇各车船户进行登记造册,七里湖圩防汛指挥所按险情需要调用,在超过或达到保证水位时,安排一定数量车船在险情值班待命。在出现重大险情无法抢险情况下,优先安排车船转移群众,由东流镇圩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调用。

抢险临时道路应在东流镇防汛指挥部统一安排下,在所需要修建抢险临时道路的地段,由各防汛指挥所抽调防汛民工成立防汛抢险临时道路维修队进行维修,修建抢险临时道路,物资由东流镇防汛指挥部解决,由七里湖圩防汛指挥所调运,以保证防汛抢险物资运输道路畅通。

(四)生活保障

七里湖圩群众转移安置点主要在稠林窑庄、塔青湖的燕窝、龙王湖欧窑山场、东流陶公路、牛头山、苗圃等地,以村为单位确定安置地。在安置点成立以村为单位生活保障、社会治安、卫生防疫等组织,由镇防汛指挥部转移安置组负责。

为保障转移群众基本生活,在群众临时转移安置地由镇防汛指挥部转移安置组负责筹集、发放转移群众基本生活用品。

为防止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由镇防汛指挥部按照县防指的指令,成立镇卫生防疫组,由镇卫生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等医务人员组成,加强对转移群众的卫生知识宣传,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提供医疗服务。

为保护转移群众安全,解决突发性治安事件,调解安置地村民与转移群众的关系,东流镇防汛指挥部在县防指的指令下,会同安置点主管单位、公安机关、村委会成立治安警务室,主要职责是保护群众安全,协调群众关系,解决突发事件,维护地区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