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502E/202112-00063 | 组配分类: | 改水改厕 |
发布机构: | 泥溪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名称: | 泥溪镇2021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1-12-23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根据东农财[2021]52号文件要求,今年我镇计划改厕任务300户,按照整村推进要求,对朱村村、官村村、双溪村、西湾村实施农村户改。
由于往年泥溪农村改厕都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招标建设,施工方为了加快施工,加上农户改厕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导致改厕不标准,部分旱厕不能及时填埋,厕屋破旧、甚至露天厕屋,最后农户不满意,群众反响强烈。原本是一项民生工程,却变成了农户不满意的工程。如何保证农村改厕按照上面提供的标准及时建好,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使农户积极参与进来,让群众满意,我镇对今年农村改厕工作部署如下:
一、建设主体:村委会为本辖区内改厕主体责任单位,对今年安排的农户改厕任务负责落实到位。首先拆除低矮、破旧、简易、功能不全的侧屋,督促改厕任务农户新建侧屋或改造现有的质量较好的适合翻新的侧屋,侧屋宜“进院如室”,优先建在室内。庭院内的独立式侧屋应根据庭院布局合理安排,方便如厕,宜与厨房形成有效隔离。侧屋要求:1、侧屋结构应完整、安全、可靠,可采用砖石、混凝土、轻型装配式结构;2、侧屋建设应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宜选用当地可再生材料;3、侧屋净面积不应少于1.2㎡,独立式侧屋净高不应小于2.0m;侧屋应有门、照明、通风及防蚊蝇等设施,地面应进行硬化和防滑处理,墙面及地面应平整,有条件的宜设置洗手池等附属设施;4、独立式侧屋地面应高出屋外地面100mm以上,附建式侧屋应具备通向室外的通风设施。
二、改厕标准:村委会对照池州市农村改厕砖砌式三格式化粪池标准图及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安排施工方进行建设:<一>、卫生洁具:1、坐便器或蹲便器应合理选用,冲水量和水压应满足冲便要求,宜采用微水冲等节水型便器;2、陶瓷类卫生器具的材质要求应符合GB/T6952的规定,非陶瓷类卫生器具的材质要求应符合JC/T2116的规定;便器排便孔或化粪管末端应采取防臭措施;独立式侧屋的进水管和排水管应采取防冻措施。<二>三格式化粪池:1、三格式化粪池容积标准:厕所使用人数3人以内的有效容积设置应大于1.5m³,4—6人的应大于2.0 m³,7—9人的应大于2.5 m³;2、三格式化粪池的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容积比宜为2:1:3,化粪池的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的深度应相同;3、进粪管内壁光滑,内径不应小于110mm,应避免拐弯,减少管道长度,进粪管铺设坡度不宜小于20%,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应和便器排便孔密封紧固连接,水平距离大于3m时,应适当增加铺设坡度;4、化粪管应内壁光滑,内径不小于110mm,设置成倒L形成I型,第一池至第二池的过粪管入口距池底高度应为有效容积高度的1/3,过粪管上沿距池顶不宜小于110mm,两个过粪管应交错设置;5、排气管应安装在第一池,内径不宜小于110mm,靠墙固定安装,外观应和住房建筑协调,应高于户厕屋檐或围墙墙头500mm,当设置在其他隐蔽部位时,应高出地面不少于2m,排气管顶部应加装伞状防雨帽或T形三通;6、三格式化粪池顶部应设置清渣口和清粪口,直径不应小于200mm,第三池清粪口可根据清掏方式适当扩大。清渣口和清粪口应高出地面不小于100mm,化粪池顶部有覆土时应加装井简。三格式化粪池清渣口和清粪口应加盖,清渣口或清粪口大于250mm时,口盖应有锁闭或防坠装置。三格式化粪池第三池可装智能化探测和清掏预警装置。
三、改厕施工监督及资料收集: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改厕工作,对改厕施工方施工参照池州市农村改厕砖砌式三格式化粪池标准图及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督,发现施工未按标准图及技术规范建设的,及时要求整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不予上报验收,按标准图及技术规范建设的,经村两委验收确认后报镇复核。村委会负责改厕工作的专职人员做好改厕整治纸质资料,按照《东至县农村厕所整治资料袋》资料清单内容,要求农户填写东至县农村旱厕改造申请,签订东至县农村厕所整治协议书,收集农户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填写东至县农村旱厕改造项目过程管控表,拍摄农户旱厕改造前、中、后照片,打印前、中、后粘贴在管控表对应纸制框里,填写东至县农村旱厕改造项目验收表,拍摄并打印验收现场照片粘贴在验收表对应栏里,验收人员签字。资料备齐后按户做好东至县农村厕所整治资料袋留村存档或报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存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