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422T/202207-00009 | 组配分类: | 改水改厕 |
发布机构: | 香隅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名称: | 【工作推进】东至县香隅镇:“1234”工作法促人居环境再提升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7-04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香隅镇坚持运用“1234”工作法,动真格、出硬招、求实效,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坚定一个目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结合镇村实际,制定集镇及18个村(居)《2021-2025年五年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围绕“干净、整洁、有序”目标,按照“先清脏、后治乱、再添美”的思路,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构建起“联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组长包户、群众参与”的集中整治责任格局,镇主要领导挂帅靠前指挥,持续推进集镇及农村地区两部分整治工作,确保“五清一改”“三大革命”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同时,实行“日报告、周调度、月督查”制度,践行“一线工作法”,集镇部分采取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方式,每日进行街道巡查,对于出店经营、垃圾堆放、违章停车等问题,建立问题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工作专班直奔现场、直面问题,要求村居对村庄周边、道路两侧及房前屋后的垃圾、沟渠污水等进行全面清理;对私搭乱建、破旧房屋、残垣断壁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攻坚,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质量推进。
紧抓两个重点。一是抓党建引领。实行“党建+网格化治理”,采取“党委领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的“党建+”工作模式,设镇级总网格长12名,村级总网格长32名,分网格长67名,网格员434名,构建起“镇、村、组”全覆盖立体网格,有效破解人居环境整治到户这一最难“瓶颈”。发挥“党建+志愿服务”作用,2022年以来,全镇先后组织党员志愿者300余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党旗始终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高高飘扬。二是抓宣传督导。通过宣传车转起来、喇叭响起来、横幅挂起来、视频拍起来、倡议书发起来、志愿者马甲穿起来等多种形式,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促进群众从“站着看”变成“努力干”,自觉投入到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营造“家家户户齐上阵、全民参与共治理”的浓厚氛围。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坚持日常督查、暗访调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采取“回头看”措施,压实责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2022年以来,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督查7次,通报4次,下发交办单4期。
坚持三维发力。 一手抓亮点打造,一手抓全域治理,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建好“景观点”。积极争取13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项目,对“三号堰”进行改造提升,修建了造型别致的休闲广场、长廊、凉亭,安装了路灯、健身器材、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并在沿河堤岸播撒四季花种,昔日被称为垃圾场、“龙须沟”的“三号堰”,如今成为了“抬头见山,低头见水,出门见绿”,群众早晚锻炼、休闲、散步、跳舞、唱歌、游玩的好去处,建成的“香隅公园”,已成为集镇的一道靓丽的景观点和居民的休闲花园。二是串联“风景线”。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用小栅栏美化大环境,对村庄农屋后、菜园边、田垄间杂乱、不协调的小菜园、小花园进行统一规划、美化。在老虎岗、临江村一道道别致的“小栅栏”串点成线,既装点了乡村的一角一隅,又美化了路域环境,提升了村庄品质,成为一道充满乡土气息的亮丽风景。截至目前,我镇共安装小栅栏4500米,投资30多万元。三是拓展“美丽面”。在做好重点区域整治同时,推动全镇同步开展整治工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扩大整治面,通过全域治理,逐步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生动局面,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做好四项结合。一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省市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治房、治脏、治污、治厕、治田、治风气“六治”工作,累计完成改厕3000余户,出动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出动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150台次,清理陈年垃圾3000余吨、杂草1500余平方米、整治卫生死角160处。二是同绿色发展相结合。坚持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发展“种植采摘—养殖垂钓—观光旅游—农家民宿”于一体的体验式生态示范园;开展绿化行动,在漕东村、沿江沿河等地种植薄壳山核桃200余亩,种植各类苗木4650余亩,带动多产业协同发展。三是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用一个个美丽庭院扮靓乡村“颜值”。通过开展“晒晒我的家”人居环境整治随手拍有奖征集等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融入村规民约,自上而下地提升村民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力量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是与河(湖)、路长制相结合。大力开展河道整理活动,对乡村主干道路进行路肩陪护、廊道绿化、破损修复等,拆除“危旧房”52座、清理残垣断壁79处、河道坑塘60余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创新思路、抓好重点、打造亮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