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34c/202206-00052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东流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东流护城圩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6-30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22年3月
一、绪言
为保护城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根据“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防汛抢险方针,特编制护城圩堤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护城圩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流镇西部,与望江县湖东乡隔江相望,西、南由长江、尧渡河环绕,是池州地区安全防汛重点圩口之一。圩内地面平均高程13.0米(吴淞高程),最低高程11.0米,最高高程15.0米。交通便利,长江干堤堤顶铺筑了防汛专用道路(沥清),圩内有水泥砼路面纵横连接江堤,堤顶柏油路6米宽一条长1.4公里。
圩内总人口1万余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老城区和新区。护城圩保护面积0.15万亩,其中耕地0.05万亩,直接受益机关、学校、工厂、工商业、企事业单位约0.3万人。
(二)水利工程现状
护城圩长江干堤一处,长1400米,堤顶高程21.7米,堤顶宽6米,内外边坡1:3。
1、江堤存在主要风险隐患有:一是桩号0+800米处为老城墙,基础较薄弱;二是桩号1+000米处1995年内坡出现滑坡,汛期要注意观察。
2、桩号0+800米处有穿堤防洪排涝闸站一座,孔径为1*1.5米,最大引水量1.2秒立方米,装机1台,150千瓦(2019年11月份更换)。
3、历史洪水情况
护城圩江堤发生洪、涝的主要原因;一是受长江洪水影响,梅雨反常,降雨集中及台风的影响;二是长江洪水主要受汉江、洞庭湖、鄱阳湖流域降雨和长江下游水位的顶托影响。三是护城圩堤受尧渡河流域上游来水影响,并且与长江洪水同期相遇,洪水上涨迅速。5月上旬至9月底是主汛期。
护城圩两面环水,西面受长江洪水威胁,南面受尧渡河洪水影响,历年灾害频繁,建圩以来,发生洪涝灾害造成损失较大的年份有:1983年、1998年、1999年、2016年、2019年、2020年。
1983年洪水,长江安庆站水位17.95米,江堤堤脚渗漏严重,护城圩堤发生滑坡,渗漏点多,险情严重,经全力抢险,得以安全度汛。
1998年长江大洪水,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8.50米,东流长江水位20.03米,堤身发生多处险情,圩内耕地和居民区受涝。
1999年洪水,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8.05米,东流老闸江水位达19.47米,尧渡河流域普降暴雨,雨量大,东流雨量站6月份降雨量达1000毫米,圩内受涝严重。
2016年洪水,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8.07米,东流长江水位达19.49米,尧渡河流域普降暴雨,雨量大,东流雨量1天降雨量达230毫米,圩内受涝严重。
2020年洪水,7月13日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8.4米,东流长江水位达20.20米,超警戒水位3.1米,堤身发生多处渗水,经全力抢险,得以安全度汛。
4、防御情况
护城圩江堤防洪设计标准21.7米(东流新闸水位)达30~50年一遇防洪标准。
护城圩江堤在超过警戒水位以后,可能发生堤脚渗漏,内脚滑坡等险情。
三、防汛组织机构
1、指挥机构
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东流镇人民政府成立东流镇护城圩防汛指挥所,负责组织指挥护城圩防汛抗洪工作。
东流镇护城圩防汛指挥所,由东流镇党委副书记张平君同志(电话:139****3135)担任所长,汪有清同志(电话:177****9449)、章超进同志(电话:189****8357)为副所长,镇属及驻镇有关单位、公安派出所、民政、财政、交通、卫生、供电、水利、电信、三个社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主要职责是:在县、镇防指领导下,贯彻执行有关防汛工作的法规、政策和县政府、县、镇防指的决定、指令,组织召开防汛抢险应急会议,安排布置防洪救灾应急工作,统一组织指挥护城圩防洪应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按本预案规定职责对受灾地区进行抗洪救灾,向县政府和县、镇防指报告洪水灾害,抗洪救灾应急工作的有关情况。
2、组织机构
①东流镇护城圩防汛指挥所下设指挥调度办公室、工程组、应急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后勤保障组。
②指挥调度办公室,设在菊江社区,由社区书记程学军(电话:189****7775)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承办指挥所日常工作,负责收集、掌握、上报和发布水、雨情信息,负责贯彻落实指挥所的决策和下达任务,制定防汛抢险工作制度,协调各成员单位工作。落实相应巡逻和抢险队伍,备足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保证人员队伍、设施配备能满足防汛抗洪工作需要,具备防汛管理和组织协调抗洪工作能力,确保防汛抗洪抢险指令的及时传达、落实和汛情信息的处置反馈,负责自筹挡浪物资的落实到位。
③工程组由镇水利站张保国(电话:131****0527)同志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汛情监测和汛情趋势判定,及时报告水情、雨情、灾情,加强对堤防等工程安全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汇报,并根据各类险情的具体情况制定抢险措施,组织轮护。
④应急抢险组由镇武装部负责人朱攀飞(电话:189****1979)同志担任组长,主要职责:按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组织和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加强抢险队员抢险知识培训和演练。
⑤后勤保障组由东流社区张文彬(电话:189****7787)同志、城北社区章四忠(电话:189****7717)同志担任,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抢险器材计划的编制,筹集、调运、落实来人负责防汛网络的畅通,落实防汛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⑥转移安置组由叶林发(电话:139****7195)同志、公安分局蔡建(电话:189****0836)、三个社区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负责洪涝灾害救助工作,对受灾群众实施救助安置点的落实,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撤离或转移,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核实灾情,负责救灾物资筹集、管理、发放,组织召开和开展救灾自救、捐赠等工作。
四、不同阶段的防御措施
(一)预警
按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和紧密程度,预警标准分为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预警,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深蓝色表示。
1、特大级(Ⅰ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Ⅰ级)预警
①长江安庆水位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18.74米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19.4米;
②江堤堤发生重大险情或发生缺口;
③穿堤涵闸发生损坏、失稳、垮塌。
2、重大级(Ⅱ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预警
①长江安庆水位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1米;
②江堤堤防出现较大险情。
3、较重级(Ⅲ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Ⅲ级)预警
①长江安庆水位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
②江堤堤防出现一般险情。
4、一般(Ⅳ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Ⅳ级)预警)
长江安庆水位或东流闸上首水位达到或超过设防水位。
(二)各阶段防汛工作安排
1、护城圩江堤防汛防御方案
①设防水位:江堤(东流闸上首水位15.70米时的洪水位),堤防由工管单位防守,即由七里湖长江河道管理所防守,由所职工上堤巡逻查险,做好水位、雨量的记录,并做好堤防清障工作,着手准备下一步防汛工作。
②警戒水位:东流闸上首水位17.10米时的洪水,防汛指挥所进行全民动员,由相应的防守单位防守,各防守单位应组织人员上堤,按规定每公里堤段上20人 ,搭好防汛工棚,备足防浪器材进行挡浪,开展检查、巡逻、查防及排险工作,密切注视雨、水情的发展,禁止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开展与防汛无关的各项工作,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米时,应增加防守人员,每公里堤段江堤30人,湖堤50人,防汛人员按社区编队,明确责任人,每6小时进行一次巡逻查险。
③保证水位:东流闸上首水位19.40米时的洪水,防汛指挥所应全力以赴,要求各防守单位按雨情、工情、险情的需要,上足民工,对堤防进行不间断、地毯式的巡逻查险、排查工作,并对江堤沿堤100米范围内沟坎进行检查管涌情况,水手队、打桩队、抢险队应高度警备,随时准备抢险,并组织驻镇机关企业等单位组成200人抢险突击队,配置抢修工具、设备、运输车船,以应急状态待命抢险。附各村防汛段及防汛人员人数表。
2、闸站防汛防御方案
护城圩排涝由七里湖河道管理所左晓龙(电话:138****0046)同志承担,应做好防汛排涝准备工作,涝能排、机能开。在遇强暴雨时,要及时抢排。应密切注视天气情况,在满足机泵运行条件下,尽量提前降低沟、塘内水位,增加沟渠调蓄能力,减轻暴雨压力,确保在设计标准不涝。
在达到警戒水位时,应加强对闸站观测,严格监视水情工情,每日上午8时向防汛指挥所报告站前水位、外江水位情况,遇暴雨时严格控制闸站运行水位差,按设计要求进行运行,停机排水时应及时关闭外口闸门。
在达到保证水位时,排灌站要严密监视水情工情,在外口水位超过设计运行水位差时,应报请县防指关闸停机,同时要关闭站前控制闸抬高站前水位,应备足防汛抢险物资,组织落实防汛抢险队队员到站待命。
(三)圩堤抢险工作安排
按护城圩堤防险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用四级应急抢险措施,即: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
1、当护城圩堤防或涵闸发生特大或重大(Ⅰ级或Ⅱ级)险情时,护城圩防汛指挥所应立即向东流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县防指报告,按县防指的指令,由护城圩防汛指挥所长召开指挥所成员会议,按照县防指的指令,落实布置相关工作,并由护城圩防汛指挥所长张平君负责主持应急抢险工作,防汛指挥所在应急抢险队人员及民工调度和抢险物资调动提供保证。工程技术在县防指及有关专家组成现场抢险技术专家组负责技术保障。
2、当护城圩堤防或涵闸发生较重(Ⅲ级)险情时,护城圩防汛指挥所应立即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并向县防指备案,由镇防汛指挥部发布应急抢险指令,由护城圩防汛指挥长召开指挥所成员会议,研究
3、当护城圩堤防或涵闸出现一般(Ⅳ级)险情时,由护城圩防汛指挥所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按照镇防汛指挥部指令,由防汛指挥所长主持召开成员会议,作出具体工作安排,加强水情监督和防汛工作指导,各防守单位承担各自防守段的查险排险工作,防汛器材由各防守单位承担,技术保障由指挥所工程组承担。
(四)堤圩弃守相关工作
护城圩江堤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长江上游和尧渡河流域仍在降大到暴雨,长江、尧渡河水继续上涨,堤防和涵闸出现重大险情,现有防洪工程经抢险仍不能保证安全度汛时,必须紧急转移和疏散群众,紧急命令由护城圩防汛指挥所报告镇、县防指,由县防指指挥长发布。
紧急转移信号以三颗红色信号弹为紧急转移信号,由镇防汛指挥部命令东流派出所组织发射,发射地点为护城圩防汛指挥所(菊江社区)。
各防汛干群见到红色信号弹后,立即电话通知各社区,各有关单位立即紧急转移,各社区迅速派人分头在辖区内鸣锣多遍传达,直到全部人员转移为止。
1、人员转移安置
为保障转移群众生命安全,护城圩防汛指挥所先转移老幼病残者到指定地点。
转移组织,护城圩防汛指挥所以城管队长为负责人,组织各社区治安人员,负责组织各自辖区内群众进行转移到达安置点后对转移人员要逐户登记造册,进行核实。
2、转移群众车船安排
护城圩防汛指挥所首先在镇辖区内各类车船进行登记并落实车船转移群众,地点线路(附护城圩车船登记表),在运力不足情况下,由镇防汛指挥部报县防指请示,请求支援。
3、抢险人员安全保障
镇防汛指挥部和护城圩防汛指挥所应高度重视防汛抢险人员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防护器材、消毒用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的器械,以备随时应用。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护城圩防汛指挥所
五、保障措施
(一)护城圩防汛指挥所根据护城圩堤防的险情,由各社区基干民兵组成要求会水性、身体强壮的抢险队员,在警戒水位时成立抢险队,队员20名,集中待命,由所长指挥调度。在超过警戒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按险情需要,另成立机动抢险队,队员40人,住护城圩防汛指挥所,由防汛指挥所指挥调度。
所有抢险队员主要承担堤防巡逻、查险排险、突击抢险业务,队员人数按防守任务分配到社区,由社区对抢险队员进行登记造册,各社区对抢险队员应在汛前通知到本人,在达警戒水位时,要对抢险队员进行集中培训演练、熟悉堤防、涵闸、抢险工具设备使用情况,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附抢险队员花名册)。
(二)抢险物资
1、据查护城圩防汛抢险储备物资,主要是市、县储在东流牛头山等地的块石、石子、瓜子片、黄沙,该物资由市、县掌握使用,在遇到重大险情,可请示市、县支持。
2、防汛物资的调运,本着先近后远、先主后次、满足需要及时商量的原则,防汛指挥所根据险情处理方案需要的物资计划,由镇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由后勤保障组筹集,并组织车船等工具调运抢险现场。
3、抢险取土安排
防汛指挥所按照护城圩防汛抢险的需要,计划在陶公路南侧山头征用临时抢险取土区。
(三)交通运输
东流镇防汛指挥部指令护城圩防汛指挥所根据抢险、救灾的需要,对镇内各车船进行登记造册,护城圩防汛指挥所按险情需要调用,在超过或达到保证水位时,安排一定数量车船在险情值班待命。在出现重大险情无法抢险情况下,优先安排车船转移群众,由镇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调用。
抢险临时道路在护城圩防汛指挥所统一安排下,在所需要修建抢险临时道路的地段,由各防汛指挥所抽调防汛民工成立防汛抢险临时道路维修队进行维修,修建抢险临时道路所用物资由护城圩防汛指挥所请示东流镇防汛指挥部解决,由护城圩防汛指挥所调运,以保证防汛抢险物资运输道路畅通。
(四)生活保障
护城圩群众转移安置点,东流社区主要在东流中学、菊江社区主要在东流中心学校、城北社区主要在长岭中学。在安置点成立以社区为单位生活保障、社会治安、卫生防疫等组织,由防汛指挥所转移安置组负责。
为保障转移群众基本生活,防汛指挥转移安置组负责筹集、发放转移群众基本生活用品。
为防止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由镇防汛指挥部按照县防指的指令,成立镇卫生防疫组,由镇卫生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等医务人员组成,加强对转移群众的卫生知识宣传,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提供医疗服务。
为保护转移群众安全,解决突发性治安事件,调解安置地村民与转移群众的关系,东流镇防汛指挥部在县防指的指令下,会同安置点政府、公安机关、社区成立治安警务室,主要职责是保护群众安全,协调群众关系,解决突发事件,维护地区稳定。
附件:1.护城圩防汛组织指挥结构图
2.护城圩人员转移避险汇总表
3.护城圩堤防防守责任划分表
4.护城圩防汛民工上堤情况表
5.护城圩应急抢险队伍情况表
6.护城圩防汛物资储备情况表
7.护城圩防汛车辆情况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