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34c/202212-00066 | 组配分类: | 垃圾治理 |
发布机构: | 东流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名称: | 东流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12-30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农村污水处理。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已于2019年全部接入尧东一体化污水管网。学湖周边污水管网已完工并已投入使用。2021年完成建设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分别为红叶荷花塘中心村和长安中心村。红叶荷花塘中心村建成污水管网3855米,污水处理设施1个。长安中心村建成污水管网2443米,污水处理设施1个。红叶荷花塘中心村和长安中心村污水由聚光科技统一建设、统一运营;中心村范围内所有住户及单位污水全部排入收水管网并进行集中处理;日处理能力为50吨/天。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镇已基本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村居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的治理模式。长安中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根据中心村住户数量及环境整治要求,在主次道路及村内已安放垃圾桶33个;聘用保洁员3名,其中金沙田公司1名,公益性岗位2名,对中心村进行保洁;另结合“五清一改”,配置垃圾清运车一辆,收集员一名;红叶中心村在主次道路及村内已安放垃圾桶56个、聘用保洁员2名,均为公益性岗位,对中心村进行保洁;另结合“五清一改”,配置垃圾清运车一辆,收集员一名。
路域环境整治。我镇针对镇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流动摊贩等经常反复的问题,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集中清理整治了长江路、学湖路、陶公路等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拆除滚动大棚50处,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摊贩30个,同时,整治了国省道沿线机动车维修、竹木经营加工、砂石经营加工、废品回收、丧葬品经营行为40处,清理了100余处“牛皮癣”和落地广告牌。
农膜及农药包装袋(瓶)等废弃物回收处理。在全镇12个村村部、种植大户生产房屋、种子农药经销商附近统一设立共计41处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标识牌和回收桶,安排保洁员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同时共安排32人次排查15个村和社区210个村民小组和社区,共发现问题8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深入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成立镇级督查组,开展4次镇级村庄人居环境专项督查、暗访。发现问题拍照反馈到村,村级完成整改后拍照反馈到镇,进行销号。2022年四个季度共督查15个村和社区的230个村民小组、小区,发现问题530处,其中建筑垃圾30处、乱堆乱放480处、生活垃圾10处、无功能建筑10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15个村(社区)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攻势,总参与人次5000余人,清理垃圾800余吨,清理乱搭乱建520余户、残垣断壁110处,清理沟塘100余口、沟渠120公里。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
村容村貌提升。
1.村庄道路硬化。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提高农村公路运行能力,保障公路完好畅通,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体目标,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今年我镇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总计11公里,日常养护185公里。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安排59名乡村路养护员定期进行公路进行保洁养护,及时清理散落垃圾、修剪树木。并深入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重要路口警示标牌,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2.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红叶中心村、长安中心村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村庄建成区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到90%以上。村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等,实现庭院美化。村庄绿化适地适树,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倡导自然式种植,绿化总体效果较好。全年安装路灯400余盏,并安排专人进行维护。
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我镇和密丰、塔青湖两个村文化底蕴、历史背景及资源优势等相关资源,通过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由设计单位实地勘测论证后因地制宜确定美丽乡村建设。首先,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时间节点进展有序。做好前期规划,项目进展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其次,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程质量有保障。成立由镇、村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同时配合监理单位的现场督查,以及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严格把握项目工程质量。再次,确保美丽乡村环境维护。结合农村革命,按标准配置保洁员,采购垃圾桶等工作确保美丽乡村环境卫生。同时安排环卫公司为美丽乡村中心村配备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在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提下,把各项工程保质保量的都建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党委委员为副组长的东流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服务站),负责全镇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的落实。同时,我镇农村改厕管护队伍也实现网格化管理与运作,建立了“1+1+x”户厕管护平台,设立了1个改厕管护服务站,成立了1支3人清掏服务队,各村共配备了12名厕所管护联络员,基本实现了村级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