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索引号: 341821003287545U/202302-00081 组配分类: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发布机构: 龙泉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家长们速看!开学季,这3种儿童传染病高发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07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家长们速看!开学季,这3种儿童传染病高发

阅读次数: 来源:龙泉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2-07 16:05
【字体大小:
01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诺如病毒胃肠炎有何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诺如病毒胃肠炎如何治疗?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消耗的水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分开食宿,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02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和丁四型,其中甲型(主要为H1N1和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更为广泛。合肥疾控指出,当前合肥正迎来开学季,发现的主要是甲型H1N1导致的校园流感聚集性疫情。


甲型H1N1如何传播?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从感染到发病时间为1-7天,多为2-4天。


甲型H1N1流感有何症状?

流感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可有乏力、食欲减退、畏寒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鼻塞、流涕、眼结膜充血等,与新冠病毒感染的表现相似。5岁以下的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及患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的人群较易引发流感并发症,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等重症情况。


甲型H1N1流感如何治疗?

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患者大多数症状轻微,不用特殊治疗,不服用抗病毒药物即可痊愈。


为了防止感染他人,在开始出现症状至症状消失后24小时内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充分休息,饮用足量的水;尽量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如果必须外出或跟周围人近距离接触,应佩戴口罩;当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垃圾箱中,并彻底清洗手部;经常用肥皂(或香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含酒精的洗手液也相当有效。洗手时间要达到15-20秒。


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肤色发青或发灰、严重或持续性呕吐、嗜睡或无精打采、烦躁不安、流感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烧并且咳嗽加重、发热并伴出疹需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甲型H1N1感染?

接种疫苗。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注射流感疫苗,尤其是重点人群。


日常防护注意:减少聚集、注意保暖;注意咳嗽礼仪、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多吃果蔬、适量运动、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学校防护注意:教室多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等制度;做到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发生疫情应积极配合疫情处置;感染者在体温恢复正常、其它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方可正常上课。



03
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脑膜炎为主的疾病,通常称作“流脑”。虽然流脑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都是在冬春季节高发,但本质不同,流脑是细菌性传染病,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


流脑病死率高(超过10%),在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死率排序前5位。流脑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生活。20%的流脑患者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1/3的感染者终生伴有和神经系统损害有关的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后遗症。


流脑细菌如何传播?

流脑细菌可长期黏附于人上呼吸道表面而不引起任何临床的症状,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携带”。冬春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性疾病高发季节,病毒感染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黏膜屏障致密性,定植的流脑细菌则顺势而入,穿过黏膜屏障进入到血液引起严重感染,称为菌血症,细菌随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则引起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有何症状?

流行性脑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流脑感染后发病进展非常迅速,发热、头痛、呕吐和皮肤出血是流脑的典型症状,但是低龄患者不会主诉自己不舒服,头顶囟门凸出是婴幼儿脑压增高的典型表现。宝宝哭闹和出现相应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流行性脑膜炎如何治疗?

和前面两种传染病不同,流行性脑膜炎需要及时、专业的治疗。一般,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抗菌治疗,应先选择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尤其是头孢曲松等。此外,还需进行对症支持处理、保护脏器功能,并且需进行预防合并症、并发症等综合措施。


如何预防流脑细菌传染?

非药物性干预。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环境卫生,避免宝宝与有流脑病症人的接触,流脑流行期间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等;


接种疫苗。现在的年轻妈妈们因为自己缺少流脑抗体,无法给宝宝提供保护性的母传抗体,所以对婴幼儿而言,及时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