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000U/202302-00006 | 组配分类: | 林长制 |
发布机构: | 东至县林业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2023年东至县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02-23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巩固完善林长制改革成果,提升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水平,力争在全省争先进位。
一、加强林长履职尽责
1.提升履职能力。开展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制定实施方案,通过“抓林长、林长抓”,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充分调动各级林长积极性,推动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相融合,进一步提升林长履职能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健全履职方式。发布县级总林长令,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落实林长会议、林长巡林、林长责任区“三项制度”,县级林长直接联系重点生态功能区域、林业产业基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三个联系”,建立年度工作任务、林长工作提示、交办事项落实“三个清单”。(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突出工作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林长制制度功能,细化实化林长工作任务,集中精力解决几个重要问题,提高《东至县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强化督查考评。开展全县林长制工作督查,“清单式闭环制”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推行林长述职制度,乡级林长每年向县级林长报告履职情况,村级林长每年在本行政村范围公布履责情况。整理林长制组织实施档案资料,完成第三方评估。优化年度林长制实施情况考核细则,精准设置考核指标,考核结果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综合评价。(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深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
5.拓展改革创新深度。开展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动态调整,提出新的建设任务,制定《东至县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实施方案》,落实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具体任务,探索更多有效的制度供给。(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6.加大复制推广力度。系统总结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践和各地特色作法,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资源网格化管理等重点任务形成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将成熟经验做法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结合本地实情,加大复制推广。(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7.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长江岸线植绿复绿,建设长江经济带东至最美绿色生态廊道,深入推进国家级森林城市、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与沪苏浙生态链接,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全面推进“五大森林”行动
深入实施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五大森林”行动,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8.提升管护能力。严格保护林地、湿地,探索实施林地“占补平衡”管理。压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防灭火能力建设。开展林草湿资源本底调查,为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提供详实数据支撑。开展“农业保险+林长制改革”对接行动,推广“林长制护林保”。(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强化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和全县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公益林补偿财政奖补政策,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高素质林业执法队伍,推动林业执法与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机结合。发挥“一林一警”作用,用好“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深化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森林资源执法监管,常态化开展森林督查。(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各乡镇人民政府)
11.推进科学绿化。发挥各级林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健康、优质、高效的林长示范林。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县级森林质量提升示范片项目。推进乡土珍稀树种良种选育,开展全县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完成市下达年度营造林任务135000亩,创建森林村庄8个,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行动”,突出抓好与黄山地区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控工作,开展枯死木集中清理、疫点除治工作。扎实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除治行动,巩固美国白蛾防控成效。(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13.推进林业碳汇。持续推进森林扩面提质,根据碳汇造林主推树种,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大力发展智慧林业,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林业资源发展的持续性和林业能源利用的有效性。推动林业碳汇试点,强化森林经营和灾害防治等固碳减排行动,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壮大生态经济。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发展,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培育林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深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15.深化林业改革。执行《东至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地流转及林木收储工作方案》,深入推进林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国家储备林一期首批项目落地。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鼓励发展多种合作经营,围绕森林经营方案建设现代化国有林场。(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6.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开展“五绿兴林·劝耕贷”、“皖林邮贷通”、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林权抵押贷款,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加大林业投资建设。落实政策性保险,叠加商业保险,持续开展林业特色保险,为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夯实林长制工作基础
17.提升工作效能。充分发挥林长办组织、协调、督办作用,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以优良作风推进各项任务落细落实。针对林业改革发展的短板弱项和瓶颈问题,列出任务清单和解决方案,发挥部门协同合力,促进各项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基础建设等与林业衔接。(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18.强化基层基础。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改善履职条件。统筹基层公益岗位护林员、国有林场护林员等全县“一林一员”规范管理,落实林区安全巡护全覆盖。推进国有林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9.完善管理平台。维护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数据及时更新,为林长履职、林长办督查及信息共享、社会公众参与林长制提供信息化支撑。运用林掌APP开展巡林,做好任务下发、事件上报、事件处置。(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0.广泛宣传引导。争取将林长制纳入党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高质量发展大讲堂进行系列培训。开展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系列宣传,推出反映林长制改革的优秀报道、摄影作品,让林长制从党委政府走向基层民间,推进林长制改革走深走实。(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