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77115084T/201803-00010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青山乡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 |
名称: | 青山乡防台风和山洪灾害应急工作预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03-21 | 发布日期: | 2018-03-21 |
生效日期: | 2018-03-21 | 废止日期: |
青山乡防台风和山洪灾害
应急工作预案
青山乡人民政府
2018年3月
目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1
1.2编制依据1
1.3编制原则1
2组织指挥2
2.1组织机构2
2.2职责与分工2
3区域划分4
3.1划分原则4
3.2绘制风险图4
4防御方案6
4.1台风消息阶段7
4.2台风警报阶段8
4.3台风紧急警报阶段9
4.4台风影响期11
4.5台风警报解除13
5 保障措施14
5.1队伍保障14
5.2物资保障14
5.3信息保障14
5.4宣传教育15
6 附则15
附件:(附表及附图)16
青山乡防台风和山洪灾害应急工作预案
青山乡位于东至县西部,全乡辖8个村,4325户,16306人,国土面积101.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645.8亩,其中水田14460亩,旱地4185.8亩。全乡大小山塘近425口、小(二)型水库14座、小(一)型水库3座。境内有梅双河、青山河、昌朴河等9条河流。
梅双河、青山河、昌朴河、高五河等四条河流易发生山洪灾害,,涉及人口10440人。一旦发生台风和山洪灾害,需重点转移267户1068人。
为有效防御台风、山洪泥石流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杜绝群死群伤;进一步规范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减灾工作程序,有效、有序地展开防灾、救灾工作;根据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分部门负责的要求和我乡实际,特编制本预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2)各级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原则。
(2)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避”为主,“防、避、抢、救”相结合,效益服从安全的原则。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原则。
(4)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我乡实际工作情况,乡设立防御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指挥所(以下简称乡指挥所),与防汛抗旱指挥所合署办公。在乡党委、乡政府直接领导下,乡指挥所统一指挥全乡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工作,下设办公室和若干应急工作组,详见表一。
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由乡指挥所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工作组分工及工作职责详见表一。
(1)乡委书记、乡长负责指挥全乡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减灾工作。根据乡领导工作分工,由倪锦辉负总责,各村由分管领导负责。
各村责任人负责检查落实所辖区内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准备工作,配合乡有关工作组开展村内重点防御对象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理。
(2)乡指挥所办公室负责全乡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值班等日常工作。各村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并落实分管村人员物资安全转移及其他防、避、抢、救工作。负责险情、灾情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汇总及报送。
(3) 乡指挥所成员等有关单位,严格执行各自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工作职责,服从乡指挥所统一调度和指挥,全力开展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工作。
乡指挥所成员单位应配备第二责任人(即A、B岗),两位责任人在汛期不得同时外出或不在岗。
(4) 根据上级防指要求或本地自然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由乡指挥所决定启动本预案的时机。
表一青山乡防汛抗旱指挥所办公室下设工作机构
组别 |
主管 领导 |
组长 |
成员 |
||
|
综 合 办 公 室 |
李应乐 |
饶来兵 |
唐旭光、贾代明、汪利明、徐国进、张松根、 |
|
专职信息员:李臣龙 联系电话:0566-8063801 |
|||||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审查、发送、管理各类信息,掌握并综合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动态情况,负责各工作组的协调。 |
|||||
办公地点:青山乡 电话:0566-8063801 传真:0566-8063801 |
|||||
|
检查组 |
工程技术组 |
贾代明 |
章志祥 |
徐国进 |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防灾救灾方案、抢险方案、水毁工作方案抢修计划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水库、河道、重点山塘和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等工程巡查人员实施安全巡查并开展安全运行管理。负责提出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水利工程及其他重点防御对象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防、避、抢、救工作检查。 |
|||||
办公地点:青山乡 电话:0566-8063801传真:8063801 |
|||||
|
查 灾 核 灾 组 |
饶来兵 |
贾代民 |
|
|
主要职责:负责了解、收集人员及物资应急转移和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汇总、核灾、上报灾情数据及灾情评估。 |
|||||
办公地点:青山乡 电话: 传真:0566-8063801 |
|||||
|
抢 险 救 灾 组 |
吴良主 |
|
黄华、李臣龙、桂龙华、章松根 |
|
主要职责:指导或帮助组织人员与重要物资应急转移安置,灾区医疗卫生防疫,负责水利、电力、交通、通信、校舍、供水等受损设施的抢修,负责城乡房屋抢险排险、河道应急清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 |
|||||
办公地点: 青山乡 电话:0566-8063801传真:0566-8063801 |
|||||
|
后0566-8124100 勤 保 障 组 |
李臣龙 |
|
王彩萍、、余和平 |
|
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灾车辆、船只等应急工具及救生、抢险物资的筹措和调配。负责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工作人员生活保障和接待上级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工作组、慰问团事宜。配合抢险救灾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负责被洪水围困群众或紧急转移群众临时安置灾民的主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的筹措与供应。 |
|||||
办公地点: 电话:18856656900传真:0566-8063801 |
根据历史上防御台风、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减灾经验,结合我乡社会经济布局,水利工程及山洪泥石流隐患点分布等,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防台风或山洪泥石流灾害安全区和危险区。确定危险区域内的重点防护对象。全乡防御区域划分为17个片:即片一、片二、片三、···。详细情况见表二。
表二 防御区域及重点防御对象表
序 号 |
威胁区名称 |
涉及人数 |
受威胁原因 |
1 |
黄湾河威胁区 |
黄湾、西边、新屋组40户人家150人 |
受黄湾河突发洪水和上游泥石流灾害的威胁,高峰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 |
2 |
梅塘河威胁区 |
河东、曹咀、杨林、朱屋、周潭、东一、东二组60户人家220人。 |
小一型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3 |
施坂河威胁区 |
大屋、施坂、王冲组15户人家150人 |
沿河群众居住于下屋,施家垅水库下游,水库未经过除险加固处理,强降雨可能发生溃坝。 |
4 |
梅双河威胁区 |
竹屋、东街、西街组30户人家100人 |
受梅双河突发洪水和上游泥石流灾害威胁,夹山冲山塘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 |
5 |
青山河威胁区 |
东街、西街组20户人家65人 |
牛行塘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 |
6 |
中心河威胁区 |
章山、朱屋组30户人家113人 |
受水库影响突发洪水和上游泥石流灾害威胁,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 |
7 |
池湾河威胁区 |
池湾组7户人家32人 |
受池湾河突发洪水和上游泥石流灾害威胁,大屋冲、铁栏冲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 |
8 |
徐屋河威胁区 |
徐屋、李湾组8户人家38人 |
徐屋河,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9 |
走溪河威胁区 |
走溪、张屋、大塘组9户人家44人 |
走溪河,突发洪水泥石流灾害威胁,小一型水库大源山、高峰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 |
10 |
林汪河威胁区 |
林屋、上屋、下屋组7户人家32人 |
受林汪河突发洪水和上游泥石流灾害威胁,高峰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 |
11 |
塘池河威胁区 |
吴屋、老屋、徐山、唐岗、王屋组150户580人 |
分水岭水库叶冲山塘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12 |
高桥河威胁区 |
高桥、蒋坟、叶屋、白屋组198户人家758人 |
受高桥河突发洪水和上游泥石流灾害威胁,高桥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13 |
章山河威胁区 |
西庄、何屋、牛山组160户人家566人 |
章山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14 |
青山河威胁区 |
青山、青倪、马堰、塘山、上冲、下冲、西坂、下屋组280户人家1120人 |
沿河群众居住于青山水库,塘山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15 |
东阳河威胁区 |
昌湾、南阳、大屋、秀股组8户人家28人 |
受昌朴河突发洪水和上游泥石流灾害威胁,南阳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16 |
赵山河威胁区 |
赵山、庙上、朴术组7户人家32人 |
赵山河、小二型水库赵山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17 |
坳坂河威胁区 |
大屋岗、坂上组16户人家53人 |
沿河群众居住于陈山水库下游,一旦出现强降雨,可能会山洪灾害。 |
3.2.1历史山洪灾害
2010年受7.14暴雨影响,青山乡双港村洪水淹没到双港村水泥路面,双港桥淹没80公分,一片汪洋;中城村洪水淹没杨树桥90公分,一片汪洋;双河村洪水淹没杨树桥90公分,一片汪洋;中村村洪水淹没杨树桥90公分,一片汪洋;梅塘村洪水淹没杨树桥90公分,一片汪洋;叶桥村洪水淹没地村部水泥路桥50公分,一片汪洋;青山村洪水淹没青山村青倪组老街50公分,一片汪洋;东阳村洪水淹没南阳桥水泥路100公分深,一片汪洋。
(分重点年分说明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3.2.2易灾区风险图
根据历史山洪灾害情况,绘制出我乡灾害风险示意图。(标注重点防护对象)。
当境内或上游青山乡境内出现暴雨时,或接到县通知,有可能发生暴雨山洪灾害时,乡乡防御山洪、泥石流领导小组进入临战状态,加强巡查,通知危险区域内群众做好撤离准备,上级防汛指挥部门已下达转移命令,或因突发性事件(如山洪泥石流、滑坡有明显征兆,塘、库、坝出现重大险情)必须实施应急转移。转移组立即通过村委会,要用电话、手机、广播、上门告知等形式通知转移户,负责转移的责任人立即赶往转移对象地点,组织转移。
当境内出现连续降雨3小时,降雨量达50㎜时发布预警,连续降雨6小时,降水超过100㎜,或已经连续多天降水超过200㎜,且有持续可能时,转移老、幼、病残人员;降雨12小时,降水达150㎜,且有持续可能时,对威胁区域人员居民发布准备转移的指令。当小流域1小时面平均降雨量达到50mm时、3小时达到80mm、6小时达到120mm、24小时达到200mm,应向流域内居民发布立即转移的指令。
降水量以青山乡或当地气象雨量仪实测为准。当出现以上情况时,各区域内责任人电话通知或敲锣警报,受山洪泥石流灾害威胁区的群众按预先设定的方案做好准备或按指定路线转移到安全地带。
当水库溢洪道开始溢洪,库区上游仍连续降雨,水位继续上涨时,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等手段向外发布汛情公告或紧急通知,准备转移在淹没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当水库水位达到设计水位,库区上游仍有强降雨,或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时,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向水库淹没区内群众发布紧急通知,组织下游群众立即转移。
当尧渡河水位达到低于基准值0.5m时,应向危险区内群众下达准备转移指令;当水位高于基准值,水位仍在猛涨时,应向危险区内群众下达立即转移指令。
主要按台风或热带风暴(以下统称台风)位置、动向或可能带来的强降雨对本地的影响程度,及台风暴雨防御原则,划分为五个阶段。当由台风引起的特大暴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动态进入预案实施阶段,组织相应的防灾、避灾、抢险、救灾各阶段工作。
预测台风在福建、浙江或广东登录,预计有可能影响我乡,或接到防御台风及暴雨消息时,做以下工作。
(1)落实责任制。乡及各村领导班子要有1名负责人到岗组织值班。密切关注台风、水雨情动态,加强乡、村之间信息联系,做好信息互通和记录、汇总工作;及时向有关领导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相关信息。
(2)加强预警宣传。通过广播、电话等形式,将台风或降雨信息告之各村、学校或企业等。
(3)全面安全检查。各行政村着手开展对水利工程、山洪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全面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落实应急措施。
(4)重点工程检查。检查组(工程技术组)重点检查病险水库、山洪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在建工程和堤坝、涵闸等防、抗能力。对超蓄的水库和重要高坝山塘提前预泄,必要时要降低病险库塘等水位,直至放空。
(5)管理到岗到位。工程管理人员、工程巡查人员到岗,加强值班与巡查,认真做好值班和工程巡查及维护记录。
预报台风在48小时之内可能影响本地、或接到防御台风警报、防御山洪泥石流通知,乡指挥所发布本乡防御本次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1号通知,并做以下工作。
(1)乡党政负责人、乡指挥所成员单位领导、水利工程分管责任人、山洪泥石流灾害点分管责任人及巡查责任人进岗到位。
(2)乡指挥所及村重点要加强值班,了解风情、雨情、工情、水情及面上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准备情况,做好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信息(指令)的快速反应和传递准备工作,当好参谋。
(3)通过广播等形式,将台风暴雨和山洪、泥石流情况及时告之各村、学校或企业等。宣传防灾减灾、自救知识。
(4)检查组(工程技术组)、抢险组会同各管理区和村加强对学校、粮食仓库、重点企业及危(旧)房、广告牌及建设工地的塔吊、脚手架、临时工棚等重点防御对象的防台风和山洪灾害安全检查,并负责或督促业主落实“防”、“避”措施。
进一步落实险工险段、山洪灾害隐患点的应急保安工作,全面做好易灾区域人员物资安全转移和“防、避、抢、救”各项准备工作。
(5)检查组(工程技术组)进一步分析水库、重要山塘的防洪能力,组织科学调度。水库水位要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并根据气象预报,组织实施必要的预泄。严格控制运用办法,做好随时泄洪、排涝的各项准备。
(6) 协调供电、广电、电信部门组织“三线”的检查维修,落实应急措施,做好各重点水利工程及其他重要防台风单位安全供电及通讯(通信)保障工作。
(7)通知需要转移的人员和安置点做好准备工作。对老弱病残、五保户、边远地区的人员和重要物资等组织先行转移。通知在河道内作业(含渡口)或行使的船只做好进港避风准备。
(8)检查报警设施(设备)、转移工具、抢险工具(物资)的落实情况。应急抢险队伍及预案明确的抢险机械开始集结准备。
(9)根据台风发展趋势,由指挥所视情决定召集有关人员或指挥所全体成员会议,研究部署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防洪、排涝等各项工作。农业综合办(农业、水利)、国土、派出所、供水、电信、民政等部门要落实应急措施。
预报台风在24小时之内袭击本地或台风外围对本地有严重影响,或接到防御台风紧急警报、防御山洪泥石流通知,发布本乡防御本次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2号通知,并做以下工作。
(1)乡党政负责人、各成员、乡干部、各有关责任人到岗,按职责分工(见表一),开展工作。
(2)乡指挥所要全力做好值班、台风、水雨情及山洪泥石流信息收录、上通下达工作,掌握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动态,密切保持与各村及乡各应急工作组的联络,协调各组开展工作,每6小时向县防指部门汇报灾情及灾害防、避、抢、救等工作准备情况。发生台风袭击、强降雨或其他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县防指汇报,必要时也可越级向市防指汇报。
(3)乡党委、政府立即召开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紧急动员会议,进一步研究布置防灾减灾工作,视情况发布动员令。
(4)通过广播、电话、有线电视、手机短信、到家(学校、企业)告知等形式,将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等消息及时告知村民、学校或企业。加强对防台风工作部署和防灾减灾措施等信息的宣传。加强灾情及防台风。
(5)各管理区、村及有关单位进一步组织加强对重点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对象和易灾设施安全的再检查再落实。现场组织应急处理所出现的问题,如遇重大险情,在第一时间报告抢险组及村指挥中心,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和抢险。防台风重点对象:危(旧)房户、广告牌、塔吊、脚手架、供电与电信杆线、在建民房、临时工棚、学校及其他人员聚居点等;防台风暴雨重点对象:低洼地区、危(旧)房户、学校、企业及仓储物资等;防山洪泥石流灾害重点对象:山洪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居民住房、学校及企业等。
(6)转移组接到安全转移命令后,按事前设定的撤离方案和职责分工,按轻重缓急组织人员及重要物资安全转移。学校视情况停课,工矿企业视情况停工并安排好外来务工人员生活。
(7)抢险组全力做好撤离道路的抢护、受困人员的紧急施救;发生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险情时,迅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有效处置,杜绝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详细情况见表三)
有关责任人亲赴重点险情现场指挥抢险,并在第一时间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险情状况及抢险进展情况。
如发生重大突发险情,应立即报告乡指挥所,一并告知工程抢险组,迅速组织各方面力量实施抢险。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
(8)后勤保障组要按照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的实际需要,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抢险物资及车辆、船只等抢险工具组织调配。做好撤离安置和被洪水、山洪泥石流灾害围困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调度供应工作。
(9)供电、广电、电信“三线”部门进一步落实电力、广播、通信应急保障措施,确保重点防灾、避灾单位的用电与通讯(信)安全。派出所做好社会治安工作。水厂做好安全供水工作。其他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在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职能)进一步开展相关保障工作。
本地区正受台风(台风暴雨)或其外围降雨影响,遭遇强台风或台风暴雨袭击,发布本乡防御本次台风的3号通知。
表三 转移小组工作一览表 |
|||
组别 |
负责人 |
电话 |
工作内容 |
转移1组 |
徐光友 |
13865661769 |
负责竹屋队10户40人转移,地点:河西 |
转移2组 |
陈的文 |
13856620563 |
负责东街组46户160人转移,地点:河西 |
转移3组 |
江爱斌 |
13856642036 |
负责西街组20户60人转移,地点:本组后山 |
转移4组 |
汪国华 |
13665665007 |
负责周垅组6户20人转移,地点:本组后山 |
转移5组 |
章开群 |
13695668136 |
负责章山队20户84人转移 |
转移6组 |
郝兵水 |
13635667872 |
负责楼屋组10户29人转移 |
转移7组 |
胡利民 |
13856614438 |
负责乌林、刘屋、吴屋组44户149人转移 |
转移8组 |
姚国我 |
13866576786 |
负责徐屋、池湾组7户32人转移,地点:后岗 |
转移9组 |
刘寿田 |
13355668218 |
负责店门、大屋、枫术组8户38人转移,地点:冲凹 |
转移10组 |
徐炎兵 |
18056628323 |
负责走溪组9户44人转移,地点:本组后山 |
转移11组 |
刘德志 |
13955508868 |
负责6户17人,地点:峨形山 |
转移12组 |
李秋贵 |
15956258798 |
负责杨林、曹咀、东一、东二组15户60人转移,地点:屋后山坡 |
转移13组 |
王锡龙 |
13865661830 |
负责大屋、施坂组8户32人转移,地点:施坂岗 |
转移14组 |
程育元 |
13856639426 |
负责黄湾、西边、新屋组5户20人转移,地点:屋后 |
转移15组 |
尹长水 |
1356639426 |
负责高桥组55户234人转移,地点:白石岭 |
转移16组 |
舒中勤 |
13866571671 |
负责蒋坟队39户136人转移,地点:陶术冲 |
转移17组 |
叶长明 |
13635663883 |
负责叶屋组53户190人转移,地点:太阳冲 |
转移18组 |
查的堂 |
13329167477 |
负责白屋组55户190人转移,地点:屋后山坡 |
转移19组 |
查新旺 |
13955521120 |
负责白屋组50户170人转移,地点:屋后山冈 |
转移20组 |
汪长平 |
13955502369 |
负责青山组20户80人转移,地点:青山小学 |
转移21组 |
梅碧归 |
13866803322 |
负责青倪组20户82人转移,地点:乡政府 |
转移22组 |
刘新平 |
13955528776 |
负责下屋组20户86人转移,地点:黄土岭 |
转移23组 |
徐东北 |
13856688385 |
负责锡坂组17户62人转移,地点:屋后山冈 |
转移24组 |
徐东北 |
13856688385 |
负责塘山组21户84人转移,地点:屋后山冈 |
转移25组 |
扬大根 |
13205665555 |
负责西南阳、大屋、昌湾、秀股组、8户18人转移,地点:上苗 |
转移26组 |
陈永祥 |
13156620698 |
负责庙上、赵山、朴术组23户88人转移,地点:老林场 |
转移27组 |
刘雪华 |
15956629499 |
负责坂上、大屋岗组16户64人转移,地点:老林场 |
抢”各方面工作,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减轻各类灾害损失。
(2)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等媒体,加强对台风动态、防台风工作部署、台风暴雨影响程度和防灾减灾措施等信息的宣传。加强以确保生命安全为首要目的防灾、避灾宣传工作。
(3)严密监视台风动向、降雨量、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做好防灾减灾调度工作。
(4)做好已转移人员的生活安置,努力做到有衣穿、有饭吃、有洁净水喝、有安全地点住、有病能医。
台风已离开本地,强降雨基本停止,对本地不再有影响,发布本乡防御本次台风(暴雨)的解除通知。如没有发生重大灾情,转入正常性工作;如发生重大灾情,转入灾后恢复工作。
(1)乡党委、政府召开救灾会议。各应急工作组转入救灾工作。乡、村落实应急救灾资金和互助工作,全面转入灾后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
对受灾区房屋安排有关部门进行安全鉴定,视情况组织撤离人员返家。
相关工作组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基本生活资料的组织、救灾物品的发放、市场秩序维护等工作。
(2)加强对受伤人员、病人救护,确保有病能医,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维持好灾区社会治安,安定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妥善安置重灾户。组织实施灾后各项安置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对损坏的水利、电力、电信、公路等基础设施全力进行应急临时抢修,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展开。对各类水毁工程普查、统计、上报,制订水毁工程修复计划,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修复。
(3)继续对山洪泥石流灾害加强监测和预防工作。若水库、河道水位较高时,有关责任人坚守岗位。继续做好巡查工作,确保工程防洪安全。
(4)各村做好查灾核灾工作,综合协调组、配合查灾核灾,乡防汛办要及时统计灾情,并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灾,录摄整理制作防灾、抗灾、水毁、救灾等专题片和材料,以备存档和汇报。
(5)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台风和山洪灾害应急工作预案。
(1)建立健全抢险应急队伍,登记造册,平时应进行必要抢险技能训练。
(2)乡、村分级建立抢险应急分队。乡抢险应急分队,灾害期间,听从乡乡指挥所统一调遣。
建立防汛抢险物资、器械分级储备制度。
(1) 抢险物资:根据抢险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工具和抢险物资。所储备的物资,待灾害结束后,及时补充。(详见附件九)
(2) 抢险器械:建立人员转移所需车船及抢险机械(设备)联系和调集制度。(详见附件十)
(1)乡、村及有关部门(单位)分别落实专人负责信息统计报送,明确分管领导。
(2)乡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指挥所办公室,配置专用电话和专用传真机。灾害性天气期间,各村村部设立专用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指挥室,配置专用电话,有条件的村配备专用传真机。
(3)各工作人员从消息阶段开始手机不间断开机,要与乡指挥所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情况,发现险情等异常情况,在经过初步了解和分析后,须在第一时间内向乡指挥所报告。
乡指挥所对发生的险情或异常情况进行核查后,要当机立断,组织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县(或市)防汛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
(1)对预案的主要内容、防灾避灾知识,要利用会议、广播、公开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向公众进行宣传,提高防灾避灾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2)汛前,组织危险区的居民熟悉撤离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必要时,按制定的预案要求进行“防”、“避”、“抢”、“救”和撤离演练。
(1)本预案经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核后,由本乡(乡)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乡(乡)级防台风和山洪灾害工作必须的经费,列入乡(乡)财政预算。
(3) 预案内容须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1、本乡(乡)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
2、本乡(乡)水库(重点山塘)防汛登记表
3、本乡(乡)涵闸防汛登记表
4、本乡(乡)山洪灾害危险区登记表
5、本乡(乡)防台风暴雨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6、本乡(乡)防台风、山洪灾害联络责任人及联络方式登记表
7、本乡(乡)防台风、山洪灾害重点转移对象登记表
8、本乡(乡)应急抢险队伍人员名单登记表
9、本乡(乡)抢险物资和工具储备登记表
10、本乡(乡)抢险车辆、船只待命联系人名单登记表
11、本乡(乡)灾害风险图及人员安全转移示意图
附件二
青山乡抢险车辆、船只待命联系人名单登记表
序号 |
车船类型 |
姓名 |
地址 |
联系电话 |
备注 |
1 |
农用车 |
段长生 |
刘桥组 |
15905669268 |
|
2 |
农用车 |
徐前龙 |
刘桥组 |
15856616271 |
|
3 |
农用车 |
王厚德 |
田屋组 |
13156615206 |
|
4 |
昌河车 |
章永平 |
楼屋组 |
15856638527 |
|
5 |
昌河车 |
石小平 |
烂泥组 |
13866821956 |
|
6 |
拖拉机 |
何春松 |
李湾组 |
13695664485 |
|
7 |
农用车 |
周木学 |
枫树组 |
13955519811 |
|
8 |
四轮车 |
何火林 |
林屋组 |
13866821499 |
|
9 |
昌河车 |
李连印 |
新屋组 |
13156698219 |
|
10 |
拖拉机 |
李银生 |
东一组 |
13866472407 |
|
11 |
拖拉机 |
徐前神 |
大屋组 |
13856662719 |
|
12 |
农用车 |
宋建华 |
高桥组 |
13965933693 |
|
13 |
农用车 |
陈志峰 |
朱垅组 |
13956898164 |
|
14 |
拖拉机 |
王建康 |
北湾组 |
13956594329 |
|
15 |
拖拉机 |
石德田 |
上冲组 |
13615665281 |
|
16 |
昌河车 |
吴学胜 |
南阳 |
13205661871 |
|
17 |
农用车 |
虞喜庆 |
南阳 |
13866571285 |
|
附件二
青山乡抢险车辆、船只待命联系人名单登记表
序号 |
村镇类别 |
距本村距离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备注 |
1 |
青山乡双港村 |
3 |
吴良主 |
15256650066 |
|
|
青山村 |
3 |
饶来兵 |
13856688385 |
|
|
中城村 |
3 |
胡利民 |
13856614438 |
|
2 |
青山乡中城村 |
3 |
鲍煜 |
13905666936 |
|
|
双港村 |
3 |
徐光友 |
13865661719 |
|
|
双河村 |
3 |
姚国我 |
13866576786 |
|
3 |
青山乡双河村 |
4 |
章志祥 |
15256650066 |
|
|
中城村 |
1 |
郝兵水 |
13635667872 |
|
4 |
青山乡中村村 |
3 |
唐松年 |
18756626266 |
|
|
梅塘村 |
0.8 |
石丙元 |
13856631408 |
|
|
叶桥村 |
1 |
吴孔荣 |
13866806516 |
|
5 |
青山乡梅塘村 |
4 |
汪利明 |
13856616858 |
|
|
中村村 |
1 |
刘德志 |
13955508868 |
|
6 |
青山乡叶桥村 |
2 |
贾代明 |
18756675266 |
|
|
青山村 |
1 |
汪长平 |
13955502369 |
|
|
中村村 |
1 |
刘德志 |
13955508688 |
|
|
中城村 |
0.5 |
章开群 |
13695668136 |
|
7 |
青山乡青山村 |
1 |
李臣龙 |
13866818948 |
|
|
叶桥村 |
1 |
吴孔荣 |
13866806516 |
|
8 |
青山乡东阳村 |
6 |
章松根 |
13856658637 |
|
|
青山村 |
5 |
汪长平 |
139555023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四
青山乡台风和山洪灾害人员安全转移示意图
附件五
青山乡台风和山洪灾害信息流程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