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垃圾治理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334c/202306-00017 组配分类: 垃圾治理
发布机构: 东流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东流镇2023年上半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6-25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东流镇2023年上半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

阅读次数: 来源:东流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6-25 10:05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五清一改”为抓手,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现将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广泛动员

一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学习相关文件,要求充分认识村庄清洁行动工作对于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意义,必须全力以赴落细、落实、落地。同时也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村民、商户、居民,共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二是镇党委、政府今年继续将村庄清洁行动列入全镇年度重点工作,定期安排3-4人组成暗访组,分赴各村居督查暗访,将发现的问题制作成视频,召开人居环境推进会时集中观看,再交办各村居整改销号。第一轮督查于3月底完成第二轮督查于5月底完成,第三轮督查将于6月底结束

扎实推进

1.“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自年初到6月份以来“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在全镇15个村居全面开展,截至目前,全镇已实施村庄整治15个,全镇动员2000人次参与“五清一改”工作,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0余吨、清理沟渠35条,淤泥120余吨。清理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2吨、乱堆乱放290余处、乱搭乱建110处、废旧广告牌50处、无功能建筑900余平方米完成县级督查反馈的30余处问题点整改工作。

2.农村“厕所革命”:建立“首厕验收”制,在首厕验收合格后再全面推开建设,确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2023年我镇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为130户,截至目前已完成100户,剩余30户预计本月底完工。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我镇已基本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村居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的治理模式。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覆盖率达100%,农村专职保洁员80余人,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4.农村污水治理: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已于2019年全部接入尧东一体化污水管网。学湖周边污水管网已完工并已投入使用2013-2021年6个省级中心村污水设施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金山姚咀省级中心村污水设施正在建设中。

5.美丽乡村建设:2013至今,共建成6省级美丽乡村点,建成市县级美丽乡村点3个。2022年正在建设的金山姚咀省级中心村已完成大半,桥东回民村和龙王湖村两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点主体建设工程已完成。

(三)强化宣传

加大对群众的引导力度,在15个村(社区)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对破旧的村规民约和宣传栏进行更新,构成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家园意识,促进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工作亮点

1.明确治理思路,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在县级召开第一季度工作点评会后,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研究会探讨新一轮的整改方案,明确了巩固整治成果、重点整治农村可视范围内人居环境工作思路。此外,在县级下发的每期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范围后,镇级提前开展一次全覆盖督查,现场交办,现场整改。

2.镇村联动,落实责任。一是按照干部联系村进行具体分工,要求各联系村干部下村亲力指导所联系村的环境治理工作,并在每次的环境整治例会上汇报该村的环境治理情况。二是各村实行村道分段治理模式,将村道按区域划分,落实分段责任人,并在村务公示栏上公布,对开展工作进行评比。

3.落实农村“门前五包”。通过与农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并贴于农户房前,做到无乱堆、乱放、乱晒、乱排,无禽畜散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根治道路、房前的“三堆”问题。

4.建好“两块牌子”。一是建立农村分段“责任区域划分”牌,加强对具体责任人的工作监督。二是建好“村民公约”牌,健全了农村环境治理的管理制度。

5.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环境综合治理中,以城东村等两村三社区作为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206国道、泉东路、镇区沿线8个村(社区)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再由此带动其他村的环境整治,以此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提升。

6.建立奖惩机制,助推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督查办,每月对各村(居)进行一次检查,出一次通报,进行一次排名;同时,设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单项奖,结合每月环境整治考核排名,年终对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质量效果进行评分,形成最终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村思想上重视度不够引导发动群众不彻底,面对垃圾死角、历史遗留等难题不愿动脑筋,怕跑路、不入户导致环境整治力度、深度不够。

二是部分群众自觉性较弱,积极性不高,一些居民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对“脏乱差”环境缺乏认识,主动性不强。

三是基础保障还有所欠缺。部分行政村底子薄,没有足够资金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及后期维护,农村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从而导致村庄脏乱差问题出现反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重点对垃圾死角、黑臭水体等痛点难点问题进行整治。

二是加强督查暗访,对全镇15个村(社区)境内的生活垃圾、塘沟、畜禽养殖的粪污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废旧广告牌和乱搭乱建、无功能建筑物和残垣断壁作为重点督查目标,发现一处现场交办整改,并提供整改前中后照片进行销号。

三是统一思想认识,破解执行力度瓶颈。把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上,进一步明确责任区域的划分,坚持整治、巩固和管理相结合,逐步形成考核、激励、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是不断夯实基础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强化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实效性和综合效益。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材料,提高村民清洁卫生的意识,引导村民自觉形成良好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