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18217467961486/202306-00052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东至县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公民 / 其他
名称: 【发展规划】东至县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工作方案(2023-2025年)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6-15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发展规划】东至县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工作方案(2023-2025年)

阅读次数: 来源:东至县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06-15 16:49
【字体大小: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区位、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的思路,切实解决好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不达标、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条件达标、质量效益较高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县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优质均衡、长远发展”的原则,实施学校布局调整,适当扩大学校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均衡、科学发展。

(一)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全县教育布局规划依据城乡建设规划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国家有关学校建设标准,参考近几年来人口变化规律和今后社会发展趋势,本着“高中向城区、初中向集镇、完小向中心村集中”的基本思路,统筹规划学校布点,合理设定办学规模。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教育发展规律和广大师生、群众接受程度,紧紧围绕合理布局、科学设校开展工作,推进教育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坚持优质均衡的原则。加快县城区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给;整合乡镇教育资源,提升标准化办学水平,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布局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学位供给和入学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四)坚持长远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化城乡学校(园)布局,满足当前教育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完善配套设施。

三、目标任务

(一)尧城区教育(含全县普通高中)布局规划

高中教育:全县共设1所市示范高中、2所省示范高中。2023年秋季学期,将现东至三中校区高三年级迁至现东至二中校区;东流中学、昭潭中学高中部整体一次性并入东至一中,高一年级在现东至三中校区过渡一年;舜城新区省示范高中挂牌“东至县第二中学”;大渡口中学整合东至三中高中部,并更名为“东至县第三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东至一中整体搬迁至现东至二中校区,挂牌“东至县第一中学”。

2023年秋季学期,形成尧城区1所市示范高中、舜城新区和大渡口镇各1所省示范高中,全县共3所普通高中的学校布局。

初中教育:尧城区共设兰溪、尧城、宏毅三所初中利用原池州工业学校东校区,改建一所初级中学(分二期完成),命名为“东至县兰溪初级中学”,2023年秋季学期启用;东至二中初中部更名为“东至县尧城初级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东至一中整体搬迁至现东至二中校区后,原东至一中改建为初级中学,命名为“东至县宏毅初级中学”。

2024年秋季学期,形成尧城区城南、城中、城北各有1所规模适度的初中办学格局。

小学教育:2023年秋季学期,启用敬慈小学,实施独立办学,暂保留至德小学梅城分校(一年级停止招生);对原实验小学两个校区实施独立办学,实验小学老校区更名为“东至县建德小学”。

2023年秋季学期,实现尧城区共设实验小学(现实验小学新校区)、建德小学(现实验小学老校区)、至德小学、敬慈小学4所小学的合理布局。

学前教育:成立东至县县直幼儿教育集团,实行总园办分园管理模式。2023年秋季学期,启用敬慈小学附属幼儿园,挂牌“敬慈幼儿园”;2024年,启用新建的城南幼儿园,挂牌“城南幼儿园”;适时将至德小学梅城分校改建幼儿园,挂牌“梅城幼儿园”。2023年,完成城南托幼中心建设,6个班规模,提供托位120个;改建县直幼儿园集贤分园为托幼机构,6个班规模,提供托位120个。

2024年秋季学期,东至县县直幼儿教育集团共设碧桂园幼儿园、县直老园、舜帝花园幼儿园、敬慈幼儿园、城南幼儿园、梅城幼儿园6所幼儿园。

老年教育:改造原池州工业学校西校区,举办“东至县老年大学”和“东至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二)乡镇教育布局规划

通过三年分步实施、平稳过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结构,提升农村教育办学水平。

一是优化乡镇小学布局。到2025年,共撤并完小19所、教学点20所;农村义务教育小学共保留41所,其中完小37所、教学点4所(具体见附件)

二是优化乡镇初中布局。按照一个乡镇原则上保留1所初级中学的基本要求,到2025年,全县农村初级中学由25所调整为15所,具体情况如下:

大渡口镇:实施大渡口中学初高中分离,2023年底将大渡口镇中心学校本部小学整体迁入改造后的海棠书院;将庆丰初中、大渡口中学初中部合并迁入现大渡口镇中心学校本部小学,命名为大渡口镇初级中学。

胜利镇:2023年秋季,将姜坝初中和瓦垅初中作为胜利镇初级中学两个分校,实行“一套班子、三个校区”管理,适时将两个分校整体并入胜利镇初级中学。

东流镇:东流中学并入东至一中后,2023年秋季学期,东流镇长岭初中迁入现东流中学校区,适时将东流镇中心学校本部小学并入,组建东流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溪镇:加大张溪镇初级中学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力度,待条件成熟后,将汪坡初中、白笏初中、坦埠初中整体并入现张溪镇初级中学。

木塔乡:组建木塔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撤销木塔初中编制机构。

花园乡:组建花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撤销花园初中编制机构。

昭潭镇:昭潭中学高中部并入东至一中后,保留初中办学,命名为昭潭镇初级中学。

尧渡镇:舜城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建成后,查桥初中整体并入。

四、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学校布局调整涉及全县教育发展大局,涉及社会稳定。县委、县政府成立全县教育布局规划调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和有关乡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任务清单,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二)防范化解风险。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风险研判、化解包保机制,深入排查苗头性问题,及时消除信访隐患,加强舆情管控,杜绝群访等事件发生。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宣传教育布局规划调整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广泛共识。

(四)规范资产处置。加强撤并学校资产监管,规范学校闲置资产的处置行为,及时冻结撤并学校账户,停止发生经济往来业务,全面清理、登记、移交、保管学校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资金不流失、不浪费。

(五)严肃工作纪律。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涉及面广,事关教育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工作组和责任单位要认真履职,切实解决好难点、堵点问题,对不作为、慢作为、影响大局稳定和工作落实的,将按照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在线播放PDF文档... 你可以下载该文档到本地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