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190T/202206-00160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主题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名称: |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033号提案的答复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6-15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陈锦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房地一体’试点成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由我局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办理,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县自2020年9月被列为国家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严格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系统部署推进试点工作,着力破解宅基地改革中面临的实践难题。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基础。
一、设立专项工作组,强化试点制度设计。成立了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从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信访以及乡镇抽调专班人员集中办公。同时,为强化智力和外力支持,聘请业内专家组成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团队。制定出台了《东至县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东至县农村“一户多宅”分类处置实施办法(试行)》、《东至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流转、退出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等11个县级层面政策文件。
二、基础工作和改革内容进展情况。突出规划引领,完善产权登记。按照《东至县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分年度分批次完成全县199个村庄规划编制,目前各乡镇根据目标任务有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香隅镇香泉村、漕东村、花山村以及洋湖镇奠龙村已列入池州市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按照市委组织部“池州名村”培育工作方案,将我县洋湖镇永济村、泥溪镇元潘村、尧渡镇管山村、木塔乡大田村等培育村纳入县级村庄规划试点。截至目前,8个试点村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已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同时,持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开展了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调查确权登记工作,至目前已完成235个村(居)13.12万宗宅基地房地一体地籍测绘,发布调查公示13.12万宗,完成权籍签字确认11万宗,为下步批量审核登记奠定基础。专项深入调查,稳慎化解难题。为完善农村宅基地基础资料,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房地一体调查成果,开展宅基地补充调查和验证调查工作,建立了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完善了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用宅基地、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等改革试点基础台账。坚持审慎原则,尊重历史实事和农民意愿,对一户多宅、超面积占用、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用、违法违规占用等问题建立自愿有偿使用和依申请无偿退出机制。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激活乡村产业活力。为激活“两闲”资源,尧渡镇尚合村采取古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并进,将操山、中段、尚山组56栋闲置农房整合,进行旅游开发,吸收民间资本1000多万打造休闲、康养、民宿等旅游产业,先后开发有“养心谷”、“结缘广场”、“三条岭水上乐园”、“徵园”等旅游项目,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在保护传统古村落的同时,吸引外地客商发展特色种植业、文化体验、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香隅镇漕东村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产业,将盘活“两闲”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政治相结合,积极融合一二三产,扶持专业经济合作社5家、休闲采摘园3家、垂钓园1家、市县级家庭农场2家、民宿农家乐8家,带动350人就业,促进了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木塔乡大田村巧用“空心房”变废为宝,结合本村红色文化资源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对“一户多宅”村民废旧木质结构的老房屋进行修缮,村民以入股交村统一经营农家乐的方式,参与分红,促进乡村旅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感谢您的建议,我局将在汲取您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细化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专项工作要求,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2022年6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