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财政资金信息
索引号: 113418217448989172/202309-00037 组配分类: 财政资金信息
发布机构: 县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公民
名称: 东至县应急管理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9-28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东至县应急管理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阅读次数: 来源:东至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09-28 11:51
【字体大小: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述。用于局机关日常对工贸行业、非煤矿山企业、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执法办公经费。

(2)立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

(3)项目内容。完成局机关日常对工贸行业、非煤矿山企业、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执法任务。

(4)预算经费:财政拨款5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东至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绩效单位自评和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3〕28号)要求,我局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人员自查、自评,整个评价工作分以下五个阶段进行:绩效评价准备阶段、绩效评价核实阶段、绩效评价初步阶段、绩效评价汇总阶段、形成报告阶段 。本次评价于2023年3月20日开展前期工作,于2023年4月18日形成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评价目的是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应急局执法经费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通过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的专项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下一步预算资金安排提供重要参考。

本次评价的对象是2022年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经费项目,项目资金为5万元,其中财政预算资金5万元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1、绩效评价原则:

(1)相关性原则。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应目标的实现程度。

(2)重要性原则。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3)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4)系统性原则。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5)经济性原则。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绩效评价体系见附表

3、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2)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3)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4)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5)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判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本次绩效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进行评估。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专项经费项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审核与分析。

2.现场评价。财务人员对专项经费项目立项文件、绩效目标等资料进行查阅,对项目资金相关的会计资料、拨付文件等资料进行了检查,对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序进行了全面分

析。

3.综合评价。对照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设置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对专项经费项目进行评议,并独立打分,汇总分析后,做出综合性评判。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1)通过对安全生产执法经费项目的绩效评价,最终评定该项目绩效得分96分。

(一)项目决策(10分),评价得分10分。

(二)项目过程(10分),评价得分10分。

(三)项目产出(50分)评价得分50分。

(四)项目效益(30分),评价得分28.5分。

(2)评价结论

总体看来,县应急管理局较好的完成了本项目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健全,严格执行批复文件和规程规范,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社会公众满意度较高。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可附表进行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10分)

1.项目立项

(1)立项依据的充分性

该项目提供了《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共东至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职责机构编制调整方案》等的通知(东办秘【2019】33号)等文件立项依据充分。此项分值为2分,实际得分为2分。

(2)项目立项规范性

该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此项分值为1分,实际得分为1分。

2.绩效目标

(1)绩效目标合理性

该项目设置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起数、安全生产死亡人数、亿元CDP安全生产死亡率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性; 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与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此项分值为2分,实际得分为2分。

(2)绩效指标明确性

该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与项目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此项分值为1分,实际得分为1分。

3.资金投入

(1)预算编制科学性

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匹配;预算额度测算依据充分,按照标准编制;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此项分值为2分,实际得分为2分。

(2)资金分配合理性

此项分值为2分,实际得分为2分。

通过工作组以,上评价,决策指标得分为10分。

 

(二)项目过程情况。(10分)

1.资金管理

(1)资金到位率

该项目资金到位率=100%;

此项分值为2分,实际得分为2分。

(2)预算执行率

预算执行率= x 100%=100%。

此项分值为1分,实际得分为1分。

(3)资金使用合规性

该项目资金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项目预算 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未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此项分值为2分,实际得分为2分。

2.组织实施

(1)管理制度健全性

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收支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安全生产监管专项经费资金管理办法。

此项分值为3分,实际得分为3分。

(2)制度执行有效性

此项分值为2分,实际得分为2分。

通过工作组以上评价,过程指标得分为10分.

(四)、项目产出情况(50分)

(1)、不发生亡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本项15分,得分15分;

(2)执法完成率:100%。此项15分,得分15分;

(3)按工作任务实施方案计划节点序时推进工作,此项10分,得分10分;

(4)成本指标,资金使用≤5万元,此项10分,得分10分。

(五)、效益指标30分

(1)最大程度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避免事故造成的巨大损失,此项10分,得分9分;

(2)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执法人员专业水平。此项10分,得分9.5分;

(3)项目实施,对提升我县的安全产生有利影响。此项10分,得分10分。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无。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金配套压力较大。我局安全生产执法任务重,上级补助资金有限,资金配套压力较大。

(二)项目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对工程进度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存在估报现象。

 

七、有关建议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参与度。年度部门预算的编制,是一项管全面、管长远的工作,不是财务部门的独角戏,也不是财务人员闭门造车可以做好的。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预算编制“统筹兼顾、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结合本行业、领域发展思路,统筹谋划,充分论证,科学测算,提出经费需求、标准依据和绩效目标。避免临时动议,造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无预算、超预算开支以及预算与执行“两张皮”等问题。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市财政批复部门预算后,应根据单位发展重点和财力规模,将预算分解至各科室、二级机构,以便及时掌握单位有多少钱、用于哪些方面、谁负责、怎么用、达到什么绩效目标等。预算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要按照明确的项目管好用好预算资金。

三是深化绩效评价的运用率。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所有财政资金的使用都必须进行绩效评价,特别是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事前申报绩效目标,事后按照预定目标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