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土壤污染防治
索引号: 11341800MB1E42838C/202311-00022 组配分类: 土壤污染防治
发布机构: 池州市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环境保护
名称: 东至县信发绿洲DZCB-2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11-27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东至县信发绿洲DZCB-2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阅读次数: 来源:池州市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 发布时间:2023-11-27 16:07
【字体大小:

东至县 DZCB-2 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安徽巨石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五  

项目名称:  东至县 DZCB-2 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委托单位: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调查单位:  安徽巨石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林杰  技术负责人: 汪庆玖      

编制人员:   徐婉蓉  

审核人员: 汪庆玖  

    

摘  要  

东至县 DZCB-2 地块位于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梅城路南侧,西临东流路,东临孝义路,北接梅城路,南至南门岭路,总用地面积 32576m2。  

根据历史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现场踏勘,该地块历史用途原为农贸市场,2019 年后为建设用地,2019 12 9 日下发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地块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23 4 月,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安徽巨石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对东至县 DZCB-2 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本次对东至县 DZCB-2 地块污染调查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现场检测等手段判别土壤污染状况。  

通过对调查地块表层土壤布点进行 PID XRF 的快速检测结果可知:本地块表层土壤 PID、砷、镉、铜、铅、汞、镍快筛值各指标检出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

2018)第一类地筛选值,铬检测值低于《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本次调查地块土壤样品快速检测未发现异常。  

调查结论:综上所述,东至县 DZCB-2 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按照第一类用地进行筛选评价,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符合第一类用地类型的筛选标准,不属于污染地块。  

   

一、项目概述 .......................................................................................................

(一)项目背景 ................................................................................................... 1  

(二) 项目范围 ............................................................................................ ......1  

(三) 调查目的及原则 .........................................................................................3  

    1、 调查目的 .................................................................................................. 3  

    2、 调查原则 .................................................................................................. 3  

(四) 编制依据 ................................................................................................. 4  

    1、 政策法规 ................................................................................................. 4  

    2、 相关导则、规范及评价标准 ....................................................................... 4  

    3、 其他资料 .................................................................................................. 5  

(五) 调查技术路线及方法 ................................................................................. 5

 二、地块概况 ......................................................................................................8  

(一)地块所在区域环境状况 ................................................................................8  

    1、 地块地理位置及影像图 ............................................................................... 8  

    2、 气候气象 ................................................................................................... 8  

    3、 地形地貌 ................................................................................................... 9  

    4、 水文水系特征 ................................................................................. ...........10  

    5、 地层结构和岩土性质 .................................................................................. 11  

    6、 地下水和地表水 ......................................................................................... 12  

    7、 水环境质量状况 ......................................................................................... 13  

    8、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13  

    9、 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 13 

(二)主要敏感目标 .............................................................................................. 13 

(三)调查地块现状和历史 .................................................................................... 15  

    1、 地块现状环境 ...............................................................................................15  

    2、 地块使用历史 ...............................................................................................15  

(四) 相邻地块现状和历史 ....................................................................................18  

    1、 相邻地块现状 ...............................................................................................18  

    2、 相邻地块历史 ...............................................................................................20  

(五) 地块利用的规划 .......................................................................................... 27 

三、资料分析 ..........................................................................................................29

(一) 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分析 ...............................................................................29 

四、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 30 

(一)现场踏勘 ....................................................................................................... 30  

(二) 人员访谈 .......................................................................................................32  

(三) 调查地块潜在污染源分析 ............................................................................... 34  

    1、 调查地块污染源分析 ...................................................................................... 34  

    2、 调查相邻地块污染源分析 .................................................................................35  

五、土壤快读筛查 .....................................................................................................35  

(一) 取样点位 ...................................................................................................... 36  

    1、 布点依据 ........................................................................................................36  

    2、 快筛点位布设 .................................................................................................36

    3、 对照点 ...........................................................................................................36  

    4、 土壤样品快速筛查过程 ................................................................................... 36  

(二)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 39  

(三) 现场快筛 ....................................................................................................... 40  

    1、 现场采样 .........................................................................................................40  

    2、 现场实施 .........................................................................................................40 

    3、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 42  

(四) 土壤评价标准 ................................................................................................. 43  

(五) 土壤快筛结果分析 .......................................................................................... 43

 六、结果一致性分析 ................................................................................................. 45  

(一)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的一致性分析 ................................................... 45  

(二)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的差异性分析 ................................................... 45 

七、结果和建议 ......................................................................................................... 45 

(一)结论 ................................................................................................................ 45  

(二) 建议 .................................................................................................... 46  

(三) 不确定性分析 ........................................................................................46    

   

附件1  调查范围及采样点位

附件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附件3  关于县城DZCB-2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

附件4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附件5  人员访谈表

附件6  校准认证记录

附件7  现场土壤快筛记录表

附件8  土壤快筛照片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东至县 DZCB-2 地块位于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梅城路南侧,西临东流路,东临孝义路,北接梅城路,南至南门岭路,总用地面积 32576m2。该地块历史上为农贸市场,后为建设用地,经套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该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2019 12 9 日下发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国家、地方有关规定,以下情况应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一是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二是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或者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前,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三是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强化用途变更的建设用地联动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21】1010 号),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 2023 4 月委托安徽巨石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对该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023 4 28 日,我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地块及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并对熟悉该地块环境情况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通过现场快速筛查结果和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地块内土壤各类指标进行评价,最终编制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二)项目范围  

项目为东至县 DZCB-2 地块,调查对象为地块内土壤,地块总占地面积 32576m2(约 48.86 亩),地块西临东流路,再向西 120 米至尧渡河,东临孝义路,北邻梅城路,南至南门岭路,项目范围如图 1-1 所示,目标地块界址点坐标见附图 1-1、表 1-1 所示。  

1-1 拟设界址点坐标  

点号  

Xm  

Ym  

J1  

3331579.75  

502330.49  

J2  

3331581.59  

502445.62  

J3  

3331504.35  

502468.69  

J4  

3331425.69  

502494.35  

J5  

3331390.63  

502389.14  

J6  

3331427.95  

502340.45  

J7  

3331560.24  

502316.20  

宗地名:东至县 DZCB-2 地块项目用地

宗地面积(m2):32576   

注:坐标系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_中央子午线 117 度。  

  

(三)调查目的及原则  

1、调查目的  

通过对地块现状及历史资料的调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方式开展调查,识别和评估地块是否存在环境污染,以及可能导致污染的污染源或污染物,即对地块上过去和现在的各类活动、特别是可能造成污染的活动进行调查,若出现超出风险评估筛选值的污染物,以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和危害为出发点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出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控制值,确定地块污染风险是否满足后续使用功能,提出是否需进行治理修复的建议。  

本次东至县 DZCB-2 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相关法律

法规的要求,参照国家生态环境相关的技术导则和标准,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现场勘查采样与评估,实现以下目的:  

①明确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现状,判断地块污染源类型、污染方式和潜在污染物种类等污染源总体特征;  

②分析地块中关注污染物的含量、迁移途径和分布区域,以基本掌握该地块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 

 ③选择和建立地块中各环境介质中潜在污染物的风险筛选值,筛选地块关注污染物,为后续调查和评估提供评估依据,为有关部门提供地块环境管理的决策依据。  

2、调查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地块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地块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可操作性原则。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四)编制依据  

1、政策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1 1 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1 1 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4 月29 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1 1 日);  

(5)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  

(6) 《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 12 29 日);  

(7) 《安徽省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皖环函【2018】1123 号);  

8)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2023 1 1 日);  

9) 《安徽省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方案(试行)》(皖环函【20181683 号);  

(10)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强化污染地块联动监管坚决防止违规开发利用的通知》(皖环函〔2021〕329 号);  

(11)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强化用途变更的建设用地联动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21】1010 号)。  

2、相关导则、规范及评价标准  

(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 );  

(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9 );  

(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  

(5)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164-2020 );  

(6)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1019- 2019)  

(7)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公告 2017 年第 72 号);  

(8)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7);  

(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11)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 2018);

(12)《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  

3、其他资料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 《关于县城 DZCB-2 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  

        (4) 现场调查及检测相关资料。  

(五)调查技术路线及方法  

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评估技术指南》等规范相关内容,本次调查的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及内容(图 1-2):  

(1)资料收集与分析:主要收集地块利用变迁资料、地块环境资料、地块相关记录、有关政府文件以及地块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当调查地块与相邻地块存在相互污染的可能时,须调查相邻地块的相关记录和资料。

(2)现场踏勘:主要踏勘内容有地块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地块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周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等。  

3)人员访谈:采取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电子或书面调查表等方式对地块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官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地块过去和现在各阶段的使用者,以及地块所在地或熟悉地块的第三方(如相邻地块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居民)进行访谈工作。  

4)土壤快筛:主要对地块内土壤样品进行了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的现场测试并记录,采样结束后立即使用 GPS 对快筛点位的坐标、高程进行测量并记录。  

5)调查报告编制:根据调查结果,对地块内的土壤是否存在污染可能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结论,从而编制调查报告。     

1-2  项目技术路线图  

二、地块概况  

(一)地块所在区域环境状况  

1、地块地理位置及影像图  

东至县 DZCB-2 地块隶属东至县尧渡镇梅林社区管辖,北临梅城路,南侧与南门岭路相毗邻,地块东侧与孝义路相毗邻,向西直线距离约 120 米至尧渡河,西北侧约 520m为梅林社区居委会,地块东西宽约 144m,南北宽约

199m,总面积 32576 平方米(约 48.86 亩)。  

     东至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春夏多雨,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 230 天。根据池州市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1958~2021 年):多年平均气温 16.1℃,年极端最高气温 40.6℃(1971 年8 1 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5.6℃(1969 2 5 日);多年平均降水量 1499.5mm,多年最大降水量 2317.7mm(1954 年),多年最小降水量为

888.7mm(1978年),多年日最大降雨量 368.3mm(2007 7 10日)。降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每年的 5~8 月份为汛期,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11月至翌年1月份雨量最少,仅占全年雨量11%~13%

     3 月至 5 月为黄梅季节,多阴雨,降雨强度小,但降水天数则较多。多年平均蒸发量 1446.7mm,年最大蒸发量 1792.8mm,年最小蒸发量 1238.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图 2-2),全年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最大风速 17m/s,冬季最大风速 19m/s,平均风


2-2 东至县气象要素图  

3、地形地貌  

东至县位于长江南岸,跨沿江丘陵平原区和皖南山地区,总体地势为中部高、南北低、东南高、西北低。西北濒临长江,属沿江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坡度一般左右,相对高差一般小于 30m;南部属鄱阳湖平原区,地势平坦,坡度一般 5~10°,相对高差一般小于 40m;中部为中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较大,一般大于 200m,中低山相对高差多在 500m 以上。全县地形形成“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  

本地块位于尧渡河东侧,地形平坦,属尧渡河河漫滩地貌。  


2-3 东至县卫星影像图  

4、 水文水系特征  

东至县境内有黄湓河、尧渡河和龙泉河三大河流,分别为长江水系、太白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其中主要水系为长江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常年水面积 1km2以上的湖泊 7 个,长江流经东至县境内 86km,上自牛矶、下至黄湓河老河口。黄湓河发源于仙寓岭山脉,流域面积 1548km2,流经石台、东至、贵池两县一区,县境内流域面积 1093km2,占全县面积 33.5%;尧渡河发源于良禾岭,流域面积 897km2(包括香隅河 130km2),占全县面积27.5%;龙泉河发源于九江岭,流域面积 994km2,占全县面积 30.5%。  

 

  2-4 查地块周边河流分布图(2020 10 月)  

本次调查地块与尧渡河相邻,尧渡河位于调查地块西侧,距离 120m(图 2-4)  

5、 地层结构和岩土性质  

本地块地形平坦,属尧渡河河漫滩地貌单元。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20-3-10),地块地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 含粉质粘土角砾④圆砾⑤粘土⑥强风化灰岩⑥-1 溶洞⑦中风化灰岩。各岩土层性质和结构特征如下:  ①层素填土(Q4el):灰黄、灰黑色,松散,含大量碎石及粘性土、砖瓦碎块及植物根系。

  第②层粉质粘土(Q4al+pl):灰黄、灰褐色;稍湿,可塑状,中等压缩性,光泽反应稍有光泽,无摇震析水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下部夹砾,局部段段含砾量明显增加。

③层含粉质粘土角砾(Q4al+pl):灰、灰黑色,稍密状,棱角状,含量 50%-60%不等,母岩成份为砂岩、硅质岩、燧石及石灰岩等;局部相变为碎石,粒径 2-20mm 不等,个别大于 50mm,充填物为可塑状粉质粘土。

④层圆砾(Q4al+pl):灰、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次圆状,含量 50%-65%不等,母岩成份为砂岩、硅质岩、燧石及石灰岩等;局部相变为卵石,粒径 2-50mm 不等,充填物为中粗砂以及少量粘性土。  

⑤层粘土(Q4al+pl):灰黄、灰褐色;湿,软-可塑,偏高压缩性,光泽反应稍有光泽,无摇震析水反应,干强度偏低,韧性中等。  

⑥层强风化灰岩(K): 灰黑色,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本段岩石强烈风化,岩面存在溶蚀现象,节理发育,岩芯破碎,多成块状、短柱状。  

⑥-1 溶洞:灰、灰黑色,全填充,软塑状,局部呈流塑状,其主要填充物为粘土混细砂。  

⑦层中风化灰岩(K):灰黑色,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本段岩石中等风化,节理微发育;本段钻进时能取得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  

6、地下水和地表水  

(1) 地表水  周边地表水主要为相邻的尧渡河河水,经调查,尧渡河主河源于至县南部祁门山脉西麓的良禾岭,由东向西,最终注入长江。  

(2) 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受季节影响较大,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①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和③含粉质粘土角砾、④圆砾层中的承压水及⑥强风化灰岩中的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与季节更替、气象变化紧密联系;承压水水量与周边河流河有联系。承压水的水头高程约在15.2—15.5(1985 高程)左右。枯水期补给河水,丰水期接受河流补给。  

7、 水环境质量状况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 3 月)进行评价,2022 年东至县尧渡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指标年均值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水标准,优良率为100%。  

8、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进行评价,2021 年东至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共 339 天,优良率为 92.9%。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 5、17、38、26 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 )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为 0.9 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八小时平均第 90 百分位数浓度为 138 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各因子浓度均有下降。重污染天数 0 天。  

9、 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2021 年东至县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 63.5 分贝,质量等级一级(好)。城市功能区点位环境噪声昼、夜间达标率为 100%。  

(二)主要敏感目标  

单位技术人员于 2023 4 28 日进行了现场踏勘,地块四周分布有居民住宅和医院。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并结合遥感影像,绘制了调查地块周边敏感目标图,地块周边 1000m范围内敏感目标为居民住宅、学校、政府行政部门以及村委会。各敏感点方位和距离见表 2-1、图 2-5。    

2-1 调查地块周边 1000m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表  

序号  

敏感目标名称  

与地块最近距离(m  

方位  

目标类型  

1  

梅林苑  

相邻  

  

住宅  

2  

信发绿洲营销中心  

106  

东侧  

营销中心  

3  

尧渡河  

120  

西侧  

河流  

4  

安徽信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270  

东侧  

企业  

5  

东至烈士陵园  

275  

东北  

陵园  

6  

东至房地产管理局  

328  

北侧  

政府  

7  

金色童年幼儿园  

354  

西南  

学校  

8  

舜帝花园  

386  

西北  

住宅  

9  

县直幼儿园  

390  

西北  

学校  

10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387  

西南  

政府  

11  

东至县教育局  

406  

西南  

政府  

12  

东至县金鹏医疗机械有限公司  

408  

东北  

企业  

13  

东至县实验小学  

417  

西南  

学校  

14  

鑫龙服装厂  

521  

东北  

企业  

15  

格林蓝天  

545  

东北  

住宅  

16  

东至县水利局  

626  

西南  

政府  

17  

东至人民医院  

745  

西南  

医院  

18  

至德小学  

750  

西北  

学校  

19  

梅城小学  

872  

东北  

学校  

  

  2-5 调查地块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  


2-6 调查地块航拍图  

(三)调查地块现状和历史  

1、地块现状环境  

为调查地块基本情况,项目组人员于 2023 4 28 日对污染地块进行了现场踏勘工作,踏勘范围以地块内为主,并包括了地块周围 1000m 区域,主要通过对异常气味的辨识、摄影和照相、现场笔记等方式初步判断地块污染的状况。现场勘测发现地块地面较平整。地块确定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

(R)。  

2、地块使用历史  根据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得知,调查地块历史沿革如下:  

1)2013 年,地块内主要为建筑房屋。   

2)2021 年前,地块内主要为建筑房屋,经调查为农贸市场。  

3)2020 年开始为建设用地。  

通过 Google  earth 获得地块 2013~2020 年地块历史影像,如图 2-7:   

2013年为农贸市场

2015年为农贸市场

2018年为农贸市场

2019年为农贸市场

2019年为农贸市场

(四)相邻地块现状和历史  

1、 相邻地块现状  经现场踏勘发现,

本地块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居民区、学校和政府部门和企业。调查地块东侧为孝义路,西至东流路,在向西 120 米至尧渡河;南至南门岭路;北临梅城路。  

航拍照片见图 2-8。  

2-8 相邻地块航拍图(影像拍摄时间:2023 4 28 日) 

2、 相邻地块历史  

通过 Google earth 获得地块 2013~2023 年地块历史影像:通过历史影像可知(表 2-2、图 2-9):  

2-3 周边地块用地变迁  

地块周边  

用地变迁  

东侧  

2013 年,东侧为房屋及部分农田,2015 年后一直维持原状。  

西侧  

2013 年,西侧为平房,2015 年后一直维持原状,2023 年为建设中工地。  

南侧  

2013 年南侧为部分平房及农田,2020 年南侧为在建空地,2023 年南侧为住宅。 

北侧  

2013 年北侧为住宅楼房,2015 年后一直维持原状。  

2013 年南侧为部分平房及农田,北侧为楼房,东侧为房屋及部分农田,西侧为平房。  

2015 年南侧为平房及部分农田,北侧为楼房,东侧为部分平房和农田,西侧为平房。

2018 年南侧为平房及部分农田,北侧为楼房,东侧为部分平房和农田,西侧为平房。 

2019 年南侧为平房及部分农田,北侧为住宅,东侧为部分平房和农田,西侧为平房。  

2020 年南侧为在建空地,北侧为住宅,东侧为部分平房和农田,西侧为平房。  

2023 年南侧为住宅,北侧为住宅,东侧为部分平房和农田,西侧为工地建设中。  

(五)地块利用的规划  

根据《关于县城 DZCB-2 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东自然资规【2019318 号),调查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R),规划设计条件见附件。  

2-10 土地利用现状图  

2-11 调查地块规划设计条件(部分) 

三、资料分析  

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项目组开展了地块污染识别工作,主要收集到了本地块及相邻地块的现状及历史资料。  

(一)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分析  

项目组对地块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资料来源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府公告、政府门户网站以及项目建设单位等。用地历史资料清单见表 3-1。  

3-1 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收集清单  

编号 

 资料类型  

资料名称  

年份  

查询途径  

1  

地块历史变迁资料  

Google   Earth 卫星影像 

 2013-2020  

 

Google   Earth  

2  

地块资料  

航拍照片  

2023   

无人机航拍  

地块边界 CAD   

------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用地红线图  

2019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020   

 

 

 

 

地块规划条件  

2019   

 

宗地图  

202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20   

3  

相邻地块资料  

地理位置图  

2023   

地图及现场踏勘  

敏感目标分布  

2023   

现场踏勘及 Google   Earth

土地利用方式  

2023   

资料收集及人员访谈  

  根据收集到的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该地块历史上为农贸市场,2019 年后为建设用地,经套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该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 R。2019 12 9 日下发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  

四、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一)现场踏勘  

我公司组织调查人员先后对调查范围内地块及地块周边进行多次现场踏勘。踏勘范围以地块内为主,包括地块周边区域。现场踏勘主要内容包括:地块现状、地块历史、相邻地块现状、相邻地块历史情况、周围区域的现状和历史情况,水文地质、地质、地形描述,建筑物、构筑物、设施或设备的描述(表 4-1)。  

4-1 现场踏勘内容一览表  

序号  

类型  

主要内容  

1  

地块现状与历史情况 

 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物质的使用、生产、贮存,三废处理与排放以及泄漏状况,地块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2  

相邻地块的现状  

相邻地块的使用现况与污染源,以及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3  

周围区域的现状  

对于周围区域目前或过去土地利用的类型,如住宅、商店和工厂等,应尽可能观察和记录;周围区域的废弃和正在使用的各类井,如水井等;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设施;地面上的沟、河、池;地表水休、雨水排放和径流以及道路和公用设施。  

4  

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  

地块及其周围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与地形应观察、记录,并加以分析,以协助判断周围污染物是否会迁移到调查地块,以及地块内污染物是否会迁移到地下水和地块之外。  

  

根据踏勘情况,调查人员获得了以下的信息:   

(1) 地块现状情况:现场踏勘发现,地块南侧为楼房,北侧为地块入

口,地块内路面已进行硬化,地面较平整。地块不存在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物质的使用、生产、贮存,不存在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  

(2) 相邻地块的现状情况:调查地块北侧为梅林苑,东侧为信发绿洲

营销中心及安徽信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西至尧渡河,南侧为信发绿洲住宅小区二期。不存在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  

(3) 周围区域的现状情况:地块周边 1000m 范围主要为居民区、学校和政府部门。  

  4-1 东至县 DZCB-2 地块  

(4) 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现场踏勘发现,地块内地表水不发育,地势平坦。  

据收集地质资料,地块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排泄以蒸发为主,地下水径流和地形一致,地下水由东向西排出区外。地块东侧若产生污染,有可能会通过地下水径流污染本地块,因此需做好地下水保护措施,防止污染产生。地块西侧 120m 为尧渡河,河水水质符合 2022 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水质优良,丰水期地下水接受河水补给,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  

(二)人员访谈  

项目组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走访及人员访谈工作,本次访谈采用当面交流的方式,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访谈内容涉及前期资料收集所涉及的疑问核实、信息补充、已有资料考证、地块调查范围的确定、地块调查现场获取信息与地块历史的相关性核实等。人员访谈照片见图 4-3。  

 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余银萍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周国楼   

地块周边居民-范世保                                    梅林居委会-王丽君

图 4-1 人员访谈照片

访谈人员信息表见表4-2:  

4-2 访谈人员信息表  

编号  

访谈对象  

所在单位  

对象类型  

联系方式  

1  

余银萍  

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  

环保行政管理人员  

0566-5299829  

2  

周国楼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土地行政管理人员  

18956608045  

3  

王丽君  

梅林居委会  

社区工作人员  

7014686  

4  

范世保  

地块周边居民  

周边居民  

13645666626  

  

人员访谈表意见汇总见表 4-3:  

4-3 人员访谈表意见汇总  

访谈问题  

 

访谈人员  

 

余银萍  

周国楼  

王丽君  

范世保  

本地块历史用途有哪些?有过哪些变迁?  

菜市场  

空地  

  

菜市场  

本地块现状用途?地块规划用途?  

住宅  

站前广场  

商住房  

住宅  

本地块潜在污染源?若有,是否发生过化学品泄露?或其他环境污染事故?  

  

  

  

  

本地块内是否堆土或外来堆土填埋现象?  

  

  

  

  

本地块内是否有暗沟、渗坑?  

  

  

  

  

本地块是否闻到过土壤散发的异常气味?  

  

  

  

  

本地块周围是否存在工业企业?  

信发齿轮厂  

齿轮厂  

  

  

若有水井,是否发生过水体浑浊、颜色或气味异常的现象?  

  

  

  

  

地块下是否有管道、管线通过?  

  

  

  

  

  

人员访谈对象的确定为以下范围: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社区工作人员、周边居民。本次选择访谈对象包括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土地使用权人、地块周边群众,具有代表性,对本调查地块信息较为了解。  人员访谈得到的具体信息总结如下:  

1、 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调查地块现为居住用地(R)。   

2、 地块使用历史:调查地块历史上为汽车站,2013 年之后为农贸市场,不存在工业企业。

 3、地块周边有哪些重污染企业:调查地块周边没有重污染企业存在。   

4、 地块周边是否有敏感用地:地块周边 1000 米范围有居民住宅、学校、政府行政部门以及村委会。  

5、 调查地块内是否有外来堆土或固废:调查地块内没有外来堆土,

不存在固体废物堆积。  

    6、 地块内是否有管道和管线通过,是否发生过化学品泄露或环境污染事故:项目目前已建设完毕,地块内有管道和管线通过,无储罐设施,没有发生过化学品泄露或环境污染事故。  

    7、 地块内是否存在农药化肥等污染:地块内目前为住宅小区,有植物绿化,有产生绿化病虫害的可能,因此对周围的其它树木要做好保护防护措施,消灭病源、虫源,防治病虫扩散、蔓延。需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驱虫,保证绿化健康,经现场踏勘后,小区使用的化学药剂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毒农药,农药化肥污染较小。  

(三)调查地块潜在污染源分析  

1、调查地块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地块 2013 年后为农贸市场,主要污染源为市场内排放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固体废物及大气污染,经现场了解,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置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市场内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腐烂损坏的产品、产品包装及生活垃圾,由专人收集至垃圾箱,每日进行清运至垃圾运转中心集中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包括破损蔬果、死水产中有机物的分解、发酵过程中散发的化学物质,主要种类有:硫化物、氨等。破损蔬果、死水产产生的

恶臭,通过通风的方法防治,产生的废弃物日产日清,确保恶臭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要求,对外界环境影响不大。  经现场踏勘后可知,地块内生活垃圾由地块内人员收集后,运至周边垃圾收集站进行处理。地块内生活污水排放至地下化粪池,通过污水排放管道最终排入到生活污水处理厂,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调查地块无恶臭、无化学品味道和刺激性气味,产生污染源可能性较小。  

2、调查相邻地块污染源分析  

地块周边 1000m范围内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有 3 家,分别为安徽信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东至县金鹏医疗机械有限公司、鑫龙服装厂。  

安徽信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地块东侧 270 米,是由国有企业原安徽省东至齿轮厂改制而成的。国家专业化生产农机、农用车、工程机械齿轮、花键轴、变速箱总成的重点企业。曾获省高新技术企业、省先进企业、省百家最佳效益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主要产生的污染有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置达标后排放,噪声防治措施采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音等措施使厂界噪声达标,经现场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对居民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较小。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生活垃圾运至周边垃圾收集站进行

处理,工业固废委托有资质的环保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及标准进行处置。  

东至县金鹏医疗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地块东北侧 408 米,经营范围包括三、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预包装食品批发兼零售;办公用品、非医疗设备销售;工程设备安装、维修。不进行工业生产工作,无潜在污染源。  鑫龙服装厂位于地块东北侧 521 米,经营范围为服装加工及销售,不进行工业生产工作,无潜在污染源。  

五、土壤快读筛查  

(一)取样点位  

在前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人员访谈情况,本次开展土壤快筛工作用以佐证前期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地块面积为 32576m2,本次调查在地块内及外侧共布设 8 个快筛点位(包括对照点)。具体见图 5-1 快筛点位布设。  

1、 布点依据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的相关要求,结合地块污染识别情况,对地块土壤进行布点采样。  

本次布点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进行快筛点位布设。   

2、 快筛点位布设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初步调查阶段,地块面积

≤5000m2,土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 3 个;地块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 6 个。地块总占地面积 32576m2,本次调查在地块内共布设

8 个土壤快筛点位(包含对照点),符合规范要求。由于现状为建设用地,部分土地被建筑物覆盖,无法取到工作单元内中心点,布点和实际采样受到一定限制,故在现有露天土壤处进行分布取样。  

3、 对照点  

土壤对照点布置原则:选择地块周边大气上风向,地下水上游,受工业生产影响小的区域,无人为扰动的点位。  依据上述原则,为查明区域内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对照浓度,本次所选的对照点在地块东南侧农用地边,布设 1 个土壤对照点,检测项目为SVOCs、VOCs、重金属(铜、铬、镍、铅、砷、镉、汞)。  

4、 土壤样品快速筛查过程  

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规定,土壤采样深度可根据污染源位置、迁移和地层结构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判断设置。土壤采样点采集 0-0.5m深度内的样品进行快速检测(PID XRF)。样品采用手工铲的方式进行采集,尽量减少土壤扰动,保证减少土壤样品在采样过程中不被二次污染,将土样装进自封袋中筛查。  

手持 VOC 检测仪快速检测:将土壤样品装入自封袋中约 1/3~1/2 体积,封闭袋口,适度揉碎样品,置于自封袋中约 10min 后,摇晃或震动自封袋约

30s,之后静置约 2min。再将快速检测设备(PID)探头伸至自封袋,紧闭自封袋,数秒记录仪器最高读数,并采集 VOC 样气浓度值。   

手持式 X 射线快速检测:主要检测铬、汞、铜、铅、砷、镉、镍共 7 种重金属元素。记录检测数据。为了进一步判断土壤是否存在污染,根据系统布点法进行快筛点位布设,在地块内布置了 7 个土壤快筛点位(图 5-1、表 5-1)。  


  

  

  

5-1 调查点位分布图 

 

 

5-1 调查点位信息表  

点位编号  

坐标(2000 坐标系)  

深度(m  

平面坐标 X  

平面坐标 Y  

XFLZ-1  

502332.74  

3331553.26  

0-0.5  

XFLZ-2  

502329.67  

3331513.91  

0-0.5  

XFLZ-3  

502352.62  

3331435.10  

0-0.5  

XFLZ-4  

502416.91  

3331433.56  

0-0.5  

XFLZ-5  

502460.58  

3331434.12  

0-0.5  

XFLZ-6  

502449.48  

3331501.96  

0-0.5  

XFLZ-7  

502436.84  

3331549.41  

0-0.5  

DZD-1  

502778.08  

3331423.71  

0-0.5  

  

(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现场快速检测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土壤样品进行现场监测,检测指标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快速检测作为现场判断污染情况的辅助手段之一,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根据快速检测结果可以大致判断现场的土壤污染情况。本次现场快速检测采用的设备及材料见表 5-2 和图 5-2,检测设备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了校准。  

5-2 检测设备仪器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是否完成计量/检定  

1  

手持式 X 射线光谱成分分析仪  

EXPLORER 9000  

  

2  

便携式气体 VOC 检测仪  

VOC2000  

  

  

手持式X射线  便携式气体VOC检测仪 5-2 土壤检测仪器  

(三)现场快筛  

1、现场采样  

根据布设的土壤采样点,样品的采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现场采样准备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定位仪器、现场探测设备、调查信息记录装备、土壤和取样设备、样品的保存装置和安全防护设备等。根据分析项目准备相关物品,包括采样工具、器材、文具及安全防护用品等,具体如下:  

(1) 采样工具:聚乙烯自封袋(土壤 VOCs 采样)、不锈钢药匙(土壤SVOCs 采样)、竹铲(土壤重金属采样);  

(2) 现场检测设备:手持式 X 射线光谱成分分析仪 EXPLORER 9000、便携式气体 VOC 检测仪 VOC2000  

(3) 防护用品与其他:手套、安全帽、防雨器具、采样记录单、影像记录设备、现场通讯工具等。  

2、现场实施  

(1) 定位  

现场定位采用 GPS 实时定位仪,其在野外可以得到定位精度数据和高程数据,确保采样点位位置信息准确。  

(2) 现场数据校准  

采样之前,采样人员对检测仪器进行了校准:  将固定式 VOC 检测仪拿到户外凉爽通风的地方,将 VOC 检测仪通电 5 分钟以上。(户外现场空气清新,无检测的目标气体,可将仪器进行调零)。  打开仪器调至校准页面对数据进行数值归零,等待 1 分钟仪器自动校准后,开始采样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3) 土壤样品采样  

2023 4 28 日,采样人员到达系统随机布点法设计好的点位,使用洁净的采土工具采集点位地表以下 0~0.5 米的土壤,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适时翻动,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时剔除土壤以外的杂物,将土壤样品压碎,置于干净的自封袋中,编号后进行进一步快筛。  

(4) 现场快速检测  

①使用便携式气体 VOC 检测仪(PID)对土壤 VOCs 进行快速检测,使用手持式 X 射线光谱成分分析仪(XRF)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快速检测。根据现场土壤采样情况,进行现场快筛。  

②便携式气体 VOC 检测仪检测流程:用采样铲在 VOCs 取样相同位置采集土壤置于聚乙烯自封袋中,自封袋中土壤样品体积应占 1/2~2/3 自封袋体积,取样后,将土样尽量揉碎,自封袋应置于背光处放置 10 分钟后摇晃或振荡自封袋约 30 秒,静置 2 分钟后将 PID 探头放入自封袋顶空 1/2 处,紧闭自封袋,记录最高读数。  

③手持式 X 射线光谱成分分析仪检测流程:用采样铲在土壤取样相同位置采集土壤置于聚乙烯自封袋中,自封袋中土壤样品体积应占 1/2~2/3 自封袋体积,取样后,将土样尽量揉碎,将分析仪对准待测样品,静置 2 分钟后记录 XRF 读数。根据快检结果表明,本项目不需要开展第二阶段的调查。  

(5) 样品记录  

①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等;  ②采样点位概况:点位编号、采样位置(经纬度)、采样深度、点位示意图等;  

③采样环境:采样日期和时间、气象条件等;  

④土壤样品描述:土壤质地、土壤颜色和气味、土壤湿度等;  

⑤现场便携式仪器测定结果; ⑥人员:采样人、记录人等。  

现场快筛工作照片见图 5-3,XRF PID 日常校准记录表和快筛现场记录原件详见附件。  

快筛样品采集(XFLZ-1)  快筛点位周边环境(XFLZ-1)  

 PID 检测(XFLZ-1)   XRF 检测(XFLZ-1) 图 5-3 部分现场工作照  

3、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1) 监测点位布设合理,保证各监测点位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2) 土壤现场监测检定合格,并按照国家环保局发布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3)在监测期间,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按照国家标准,保证监测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4)采样之前,采样人员对检测仪器进行了校准:打开仪器调至校准页面对数据进行归零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采样过程中,在第一个采样前对设备进行清洁;与土壤接触的其他采样工具重复利用时进行清洁。制样严格按规范进行。为防止采样交叉污染,专业人员均规范的将样品装入自封袋中,贴上标签纸,写上样品名称、编号和采样日期等参数。自封袋事先准备好带到现场。装入土壤样品后,静置规定时间后再进行检测。  

(四)土壤评价标准  

根据地块规划条件(2022 1 27 日),该地块规划用途属于一类用地,因此本次土壤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Cr 值参考《深圳市建 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所有检测指标采用的评价标准如表 5-3 所示。  

第一类筛选值   重金属  

1  

  

20  

《土壤污染状况质量  设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铬的筛选值由于国家标准导则没有总铬的值,故

参考《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  

2  

  

20  

3  

  

2000  

4  

  

400  

5  

  

8  

6  

  

150  

7  

  

1210  

  

(五)土壤快筛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判断土壤是否存在污染,在地块内部 8 个点位和 1 个对照点点位,分别取表层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和无机物 As、Cd、Cu、Pb、Hg、NiCr 以及 VOCs、SVOCs、PID(PPM)的筛查。现场筛查数据见表 5-4。  

5-4 快速筛查数据(mg/kg)  

编号  

PID  

PPM  

As  

Cd  

Cr  

Cu  

Pb  

Hg  

Ni  

XFLZ-1  

3.25  

9.60  

0.12  

67.36  

23.75  

19.84  

0  

20.96  

XFLZ-2  

5.22  

8.31  

0.12  

45.76  

25.11  

18.27  

0  

20.81  

XFLZ-3  

4.67  

13.06  

0.12  

68.79  

20.25  

15.97  

0  

20.98  

XFLZ-4  

4.49  

10.19  

0.11  

82.51  

27.75  

25.31  

0  

20.87  

XFLZ-5  

3.05  

12.76  

0.11  

66.92  

24.28  

18.52  

0  

20.80  

XFLZ-6  

3.39  

11.27  

0.11  

70.17  

23.21  

18.26  

0  

20.90  

XFLZ-7  

2.53  

9.09  

0.11  

89.14  

32.81  

19.97  

0  

21.76  

DZD -1  

4.82  

8.68  

0.11  

76.28  

27.46  

17.74  

0  

20.13  

5-4 快速筛查数据(mg/kg)  

编号  

PID  

PPM  

As  

Cd  

Cr  

Cu  

Pb  

Hg  

Ni  

最大值  

5.22  

13.06  

0.12  

89.14  

32.81  

25.31  

0  

21.76  

标准值  

-  

20  

20  

1210  

2000  

400  

8  

150  

  

筛查结果显示,所有土壤样品的 PID 值均较低,As、Cd、Cu、Pb、HgNi 和无机物指标检出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Cr 检出值低于《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六、结果一致性分析  

(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的一致性分析  

针对该地块关注的主要问题,项目组分别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论为调查结果一致。  

6-1 调查信息一致  

关注的问题  

资料收集  

现场踏勘  

人员访谈  

一致性结论  

历史使用情况  

汽车站、菜市场  

菜市场  

汽车站、菜市场  

一致  

地块现状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  

一致  

地块周边污染源  

  

  

  

一致  

地块及周边是否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  

  

  

  

一致  

地块内是否有固体废弃物  

  

  

  

一致  

地块内是否有外来堆土  

  

  

  

一致  

地块内是否积水  

  

  

  

一致  

  

(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的差异性分析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关于地块现状、历史和周边地块环境调查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  

七、结果和建议  

(一)结论  

根据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结果,调查地块历史用途原为农贸市场,2019 年后为建设地,2019 12 9 日下发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  

地块周边 1000 米范围主要为居民区、学校和政府部门和企业,对该地块产生环境污染的风险较小。另外,土壤表层样品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土壤表层样品的 PID、XRF 快检数据均无异常,检测结果均未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经场地调查的历史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和土壤快速筛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可以在第一阶段得出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的结论。  

(二)建议  

(1) 应建立完善的环境制度,控制该地块保持现有的良好状态,规范用地使用,防止形成新的污染。  

(2) 鉴于地块环境调查的不确定性,后续利用期间如发现土壤、地下水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采取控制措施。  

(三)不确定性分析  

(1) 本报告在对地块进行调查分析的事实基础上,基于有限的调查资料、数据、工作范围、工作时间、项目预算以及目前可获得的调查事实而做出的专业判断。  

(2) 本地块调查是依据地块现状及地块现有采集到的样品检测得出。  

(3) 现场采样点位是通过潜在污染识别进行的合理化布设,由于土壤的非流动性,土壤有机物及重金属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单个点位的数据仅反映该点位代表的区域,不能完全统一反应该点位所在区域的土壤有机物及重金属含量。  

(4) 本次主要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一阶段调查,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并开展了土壤快读筛查。本地块地下水处在动态变化中。浅层地下水水位、流向、流速等可能受季节、降雨量、附近地表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故不排除地下水动态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若本地块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地块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可能向本地块迁移,同时会影响该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因此,本次调查结果仅代表当前情况,无法预测土壤及地下水将来的环境状况。  

(5) 本报告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对地块进行调查,并针对取样时的状况来开展分析、评估,考虑到土壤中潜在污染元素在自然过程中的作用下会发生迁移和转化,地块上的人为活动也会改变土壤潜在污染元素的分布,未来的污染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  

    

附件

附件 1 调查范围及采样点位  

  

 

 

调查点位信息表  

点位编号  

坐标(2000 坐标系)  

深度(m  

平面坐标 X  

平面坐标 Y  

XFLZ-1  

502332.74  

3331553.26  

0-0.5  

XFLZ-2  

502329.67  

3331513.91  

0-0.5  

XFLZ-3  

502352.62  

3331435.10  

0-0.5  

XFLZ-4  

502416.91  

3331433.56  

0-0.5  

XFLZ-5  

502460.58  

3331434.12  

0-0.5  

XFLZ-6  

502449.48  

3331501.96  

0-0.5  

XFLZ-7  

502436.84  

3331549.41  

0-0.5  

DZD-1  

502778.08  

3331423.71  

0-0.5  

  



附件 3 关于县城 DZCB-2 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  

  

 

  

    

附件 4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附件 5 人员访谈表  

  

  

  

  

  

  

附件 6 校准认证记录  

 

  

  

附件 7 现场土壤快筛记录表  


 

  

 

附件 8 土壤快筛照片  

 

 =

 

 

XFLZ-1  

 

 

 

XFLZ-2  

 

 

 

XFLZ-3  

 

 

 

XFLZ-4  

 

 

 

 

XFLZ-5  

 

 

 

 

XFLZ-6  

 

 

 

 

XFLZ-7  

 

 

 

 

DZD-1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在线播放PDF文档... 你可以下载该文档到本地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