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69800/202312-00017 | 组配分类: | 征集采纳社会公众意见情况 |
发布机构: | 县水利局 | 主题分类: | 水利 |
名称: | 关于公开征求《东至县现代水网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12-07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为加快构建东至县现代水网,进而增强防洪减灾能力,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保护河湖生态,提升水行业监管能力,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东至县水利局委托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东至县现代水网规划(征求意见稿)》,为使规划汇民智、表民意、聚民心,现予以公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一、征求意见时间
自2023年12月7日至2024年1月6日
二、公示方式
东至县人民政府网站
三、意见反馈方式
(一)电子邮箱:1335185910@qq.com或政府网站意见征集专题页面在线反馈。
(二)邮寄地址:池州市东至县水利局水利规划建设中心,邮政编码:247200。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夏睿 联系电话:18856604902
附件:1.征求意见反馈表
2.《东至县现代水网规划》(征求意见稿)
《东至县现代水网规划(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一、规划编制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至县治水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目前,城区接近5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重要乡镇和万亩圩口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10年一遇排涝标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御体系初步建成;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5%,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5%,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基本实现全覆盖;以机制节水、工程节水、制度节水为重点,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东至县节水型社会创建取得显著成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以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整治,河湖生态保护等为抓手,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加强。
但由于东至县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防洪对象重要性明显提升而导致老的防洪工程防洪标准欠缺、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水灾害频发等现实问题,依旧制约了我县民生、经济等流域的进一步发展。
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补齐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实施现代化水网工程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为此,东至县水利局委托了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东至县现代水网规划(征求意见稿)》。
二、规划原则及目标
本次规划现状水平年采用2021年,规划水平年采用2035年,展望2050年。遵循“以人为本、保障民生”“保护优先、生态立县”“统筹兼顾、系统治理”以及“改革创新、强化管理”的基本原则,着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持续改善水生态水环境,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水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治理后防洪标准为:在防御长江1954年洪水的基础上,县城防洪标准50年一遇,城镇段20年一遇,农村段1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县城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地面不集水,一般城区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地面不集水,农田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排至耐渍水深,撇洪沟可应对10-20年一遇洪峰流量。
三、规划治理措施
本次规划以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为总体目标,创新洪涝水治理理念,统筹安排江河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城镇防洪、涝区治理等防洪基础设施建设,针对防洪薄弱环节,以长江干流和主要河流为主线,新建调蓄水库、河道清淤整治、堤防提标升级、加大排涝能力等综合治理为手段,统筹区域水库、堤防、护岸、水闸、分洪道等防洪工程措施,强化洪水预警和风险管理,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涝区系统治理,提升防洪排涝标准,逐步形成体系完备、标准适宜、安全可靠、协调配套的现代防洪减灾体系,保障城乡防洪排涝安全。
四、规划匡算及实施安排
东至县现代水网规划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北闸站建设工程、枫林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立项、初设等批复文件;
结合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将池州江堤东至段堤防等级普遍较低,规划全面提升池州江堤为1~4级堤防;
结合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等项目,优先对乡镇政府所在地河段完成护岸、堤防、防洪墙、清淤、防洪闸、排(撇)洪沟工程等建设内容,完善重点区域防洪体系建设;
采用河道疏浚工程、护坡护岸工程、防冲拦砂设施等工程措施,按照1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37 条影响严重的山洪沟进行治理;
对全部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根据各水库病险原因,有针对性的通过大坝防渗、泄水及输水建筑物加固等措施,满足各水库的防洪标准与灌溉功能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