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427/202310-00046 | 组配分类: | 四好农村路 |
发布机构: | 胜利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胜利镇:“飞地”联盟发“羊”财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10-08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咩……咩……”9月25日,在胜利镇南丰村,100只小羊崽一路欢歌,顺利入驻“飞地”项目——山羊联盟养殖基地。
“我们每月新增羊崽100只,预计年出栏800到1000只,纯利润110万元左右,江心村能分到50%。”合作方江心村党建指导员丁邦平指着羊舍内膘肥体壮的羊群,开心地和记者算起“增收账”,“年底,我们还将合资建成冷链库,借助电商平台,拓展羊肉直供市场,争取效益最大化。”
据悉,该基地是胜利镇南丰、江心、幸福三个村以“按投资比例担风险、享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合资共建的集体经济项目,占地20亩,现有羊舍3间,可圈养山羊和湖羊1000只。
作为该镇少数民族回民村的江心村和幸福村,怎么将集体经济增收点“伸”到南丰村?
“江心村位于长江边上,世代放牧,有丰富的养羊技术和经验。近些年为响应国家禁牧政策,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丁邦平说,2022年在胜利镇政府的牵线下,三个村结合各自资源优势,依托南丰村东至县三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山羊联盟养殖基地,以公司化模式运作。
“6月份,受市场影响遇到了销售难题,镇政府及时通过市委统战部帮我们与一家烧烤连锁店签约合作,每月可稳定销售约100只羊。”南丰村党总支书记佘结兵说,政府还为我们申请了秸秆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成饲料,不仅实现绿色、生态养殖,而且每只羊的饲养成本节约400元左右。”
农村资源要素不对等、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紧箍咒”。
近年来,胜利镇将“飞地”理念运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23万元,建成羊肚菌育种基地和4800平方米烘干车间、10000立方米冷链库以及大棚等基础设施,积极探索“村企共建、联村抱团”等“飞地”发展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要素集聚、力量统筹、共建共享,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通过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促进了金银花、金丝皇菊、羊肚菌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多元化、集约化发展,实现资源资金异地增值,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鼓’了群众的腰包。”胜利镇党委委员付亮萍表示,预计2023年底,全镇将有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2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