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学校督导评估
索引号: 113418217467961486/202401-00008 组配分类: 学校督导评估
发布机构: 东至县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公民 / 其他
名称: 东至县2023年“双减”督导工作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1-02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东至县2023年“双减”督导工作报告

阅读次数: 来源:东至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01-02 15:37
【字体大小:

池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 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在全县落实落细,根据上级部门工作 部署,县教体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范围、收费 监管、培训材料、隐形变异培训和从业人员等情况开展督导检 查;同时督导室每月组织全县7个督学责任区,通过查、听、 看、访等形式对全县4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双减”常 态化督导和专项督导,建立问题清单台账,督促学校整改落实。 现将督导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细化工作举措,校内减负提质成效明显

1.学生作业管理持续加强。绝大多数学校严格执行作业年级或学科统筹,规范作业审核监管操作流程,严控作业总量。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建立校内作业公 示制度,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多数学校将 作业设计纳入学校校本教研体系,举行作业设计比赛、作业展评活动。大多数学校指导教师合理、差异布置作业,持续提升 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多数学校组织开展学科作业设计比赛,定 期举行优秀作业展评活动,不断丰富作业内容和形式,有效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绝大多数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 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国家规定课程,落实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多数学校教师严格落实教学“六认真”,并纳入绩效考核;全面实施“推门听课”等常态化诊断研讨。各学校、教研片区广泛开展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同课同构” “同 课异构”等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开展课堂视导、 送教活动,积极构建同步课堂、名师课堂,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3.课后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各校积极推行课后服务“5+2” 模式,不断优化课后服务方案,多样化设置体育、艺术、劳动、  阅读、科创等课后服务项目,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吸 引力,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  全覆盖,部分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着力 打造特色课程;精心开展学生书画大赛、朗诵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二)部门协调联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

1.加强宣传提醒。通过东至县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暑假校外培训致家长一封信》,提醒学生及家长暑期不参加学科类 培训,谨慎选择非学科类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公布投诉举报渠道,提升群众参与监督的主动性,拓展问题线索来源,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群防群治的监督机制。

2.完善相关机制。“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印发了《2023年暑假校外培训治理及“监管护苗”专项行动方案》。 明确了各乡镇、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检查范围和工作要求; 要求加强部门间的联动,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推进“双减”工作。

3.整治违规广告。积极开展线上巡查行动,对线上培训主 体和重点网站平台开展巡查,严防严查违法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宣传广告,做到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形成警示震慑效应。

4.落实常规巡查。县教体局组建了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日常 巡查队伍,每周开展两次常规巡查,重点整治隐形变异学科类 培训,同时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制定好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方 案,抓好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校外培训治理的各项工作。

5.开展托管机构治理及“监管护苗”专项行动。严查学  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排查违规收费。出动执法人员106人次, 检查校外托管机构31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机构立即 整改,对已停止营业的3家机构,要求其按规定注销营业执照,对1家不再提供托管服务的机构,责令其变更经营范围。

6.开展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双随机、 一公开”专项检查。县教体局、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按照方案要求,根 据本部门随机抽查工作指引严格实施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 题,当场建立问题台账, 一机构一方案制定整改措施,依法依规限时整改。

7.开展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及相关体育场所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对象包括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健身房、游泳馆、体 育馆等体育场所,检查人员重点对相关机构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防监控系统、安全警示标语、用电安全、工作人员资质、安全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5 起,检查组责令相关机构立即整改,做到即发现、即解决、不留隐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业管理还有差距。个别学校和班级没有很好统筹作业 布置及数量,部分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强,有的学科作业传统 影子比较浓,少数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还有待进一步压缩,兼顾学生差异分类分层设计和布置作业要求落实不够.

2.课后服务质量不高。 个别学校课后服务组织能力不足, 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单一,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收费不能开支劳务报酬。

3.家校联动机制不健全。部分家长教育管理学生的知识缺乏、能力不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不够紧密,存在“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

4.学生周末生活单调。 “双减”背景下,学生特别是农村 留守学生的周末、节假日多以手机为伴、电视为伍,缺乏教育管理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不利于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

5.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管理。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执 法人员不足、监管手段单一,对隐形变异校外培训的监管有难度。

(三)措施和方法

1.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引导教师积 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 模式。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网络教研、课题研究等,积极构建 同步课堂、名师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持续提升育人质量。

2.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体系。鼓励各学校不断创新课后服务管理,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城乡差别、学段差异、个体不同,科学设计服务项目,可 以答疑解惑、素质拓展、张扬个性、阅读铸魂、强身健体等为支撑,为学生提供多元服务供给体系。

3.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各校要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   “双减”政策宣传,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收集“双减” 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正面回应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关切、关注   和困惑,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要全面落实教师全员 家访制度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教师走进家庭了解每一位家 长、每一名学生的真实需求;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现状,共商共议,共促学生健康。

4.进一步提高监管合力。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凝聚市场监 管、民政、政法、公安等部门和街镇社区力量,形成监管合力; 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查处力度,从严从重查处违规校外培训机构和违规行为。







东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

 2024年1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