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河(湖)长制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422T/202312-00054 组配分类: 河(湖)长制
发布机构: 香隅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香隅镇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总结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12-29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香隅镇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总结

阅读次数: 来源:香隅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2-29 16:35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河长办的正确指导下,香隅镇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坚决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全镇河湖概况
    香隅河位于东至县西南部,原尧渡河下游支流,1975年尧渡河中下游治理后,成为独立水系,直接入江。香隅河全长73公里(其中香隅老河长46.3公里),流域面积270.1平方公里。鹰山河系太泊湖水系,河道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89.3平方公里,涉及江西省彭泽县历山村、香隅镇镜内中畈村、合延村、金鸡村、香山村,是分泄太泊湖洪水入长江水道之一。太泊湖位于东至县香隅镇,湖面面积20.7平方公里,湖长13公里,流域面积665平方公里,鹰山河水汇入太泊湖。 肖思湖位于东至县香隅镇东北部,有效面积1200亩,香隅河圈湖而过。
工作落实情况
    1.成立镇、村两级河长。落实双河长制由镇党委书记和党委副书记、镇长任总河长;各村负责人任村级河长,各村护河员一名,明确河段长、水利巡管员“治、管、护”职责,建立起横到面、纵到底的“镇、村”两级河长组织体系,形成了“党政齐抓、上下共管”的良好格局。
    2.落实河长巡河制度。严格落实河长巡河制度,镇级河长每月巡河次数不得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月巡河次数不得少于4次,做好巡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上报,今年以来,镇、村河长巡河共计840余次。
    3.建立社会共管护机制。在每条河道醒目的位置设立“河长制责任公示牌”,标明河道名称、级别、管理范围、管理责任人和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全社会监督。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
    一是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渠道、山塘清淤治理,对部分山塘进行砍灌,并安装防溺水公示牌及救生圈救生杆等物资;二是加强督查力度,整治江河湖泊存在的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乱捕滥捞等突出问题,目前已整改河湖长制卫星遥感销号72处、市级河长制督查4处;三是结合香隅镇环保整治工作,开展水环境治理行动;四是结合行政执法大队,对长江干流开展常态化禁捕退捕工作。
取得的经验成效和相关做法
    为加大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工作,加深人民群众对河长制的了解认识,我镇河长办的工作人员利用香隅镇老百姓参加各类活动时宣传讲解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活动中,镇河长办工作人员对河长制的相关内容及知识进行了宣传,让每位群众都能知晓并熟悉河长制,了解河长制工作的意义,用自己的切身行动保护香隅河。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是部分沿河群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不强,把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水倒入河道,导致河道环境整治难度大,易反复。二是河长制工作缺少专项经费,彻底的河道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投入不足是我们治理过程中的一大软肋。经费不充裕,各级“河长”的河道治理工作困难重重。无法从源头解决河道污染问题,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三是由于人员调整,村级河长交接不及时,责任不明确,导致交接时间段河湖长制工作不畅,另一方面,村级河长一般由村两委主职担任,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且部分河湖长受自身工作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长制工作的有效落实。
对策措施
    1.大力践行“河长制”,河湖保洁常态化。我镇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从制度化治水向常态化治水推进,实现保护河湖生态长久化。做好三个“定期”:组织日常巡查,召开工作例会,组织联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根据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定期进行专项整治。
    2.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组织协调。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及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与“路长”、“林长”“田长”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齐抓共管,推进治水工作。镇、村两级各自按职责要求开展河道巡查,并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完善“一河一策”档案、工作台帐和巡查记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处理。
    3.结合线上线下,强化宣传力度。线上利用手机微信、QQ多媒体网站,线下分发宣传页、拉横幅、放广播等形式,多角度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增强群众爱河护河的自觉性,让群众及时了解河湖长制工作及其重要性,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共管、共享”的良好护水氛围。
    4.精准摸清河情,开展流域治理。扩大河道、水库堰塘、渠道等水域摸排范围,常态化掌握水域问题情况;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谋划实施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小流域河道、病危水库塘堰的整治和修复,最终实现“河畅水清、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