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377R/202402-00006 组配分类: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发布机构: 葛公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葛公镇:8000人在线观看,村里“小透明”剧团将黄梅戏唱上“热门”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2-28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葛公镇:8000人在线观看,村里“小透明”剧团将黄梅戏唱上“热门”

阅读次数: 来源:葛公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2-28 16:06
【字体大小:

“好……”华灯初上,葛公镇同春村原村小学内空地上人头蹿动,100余人响亮的叫好拍掌声不绝于耳。抬眼看去,搭起的高台上正演唱着戏曲,演员们的一招一式尽显戏曲之美,一颦一笑传递戏曲神韵,他们惟妙惟肖的演技、张弛有力的唱功,将戏曲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了群众眼前。

“我们老农民不喜欢什么唱唱跳跳的歌,从小就喜欢听戏。”在场的几位老人边跟着戏曲音乐晃着脑袋边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这是传统文化,哪怕听得人越来越少,也要传承好、保护好,况且听得人也不少。这每天来听戏的人没有200也有150多了,前排位置抢都抢不到。”

据了解,表演的是葛公镇同春村业余黄梅戏剧团,春节在村唱戏已经坚持两年了。该剧团于2022年11月成立,一共21人,男女老少皆有,年纪最小的是11岁的学生,最大的是70岁拉二胡的乡贤。2022年12月正式开始排练剧目,目前完整的剧目有25余种,大的有《秦香莲》《女驸马》《打金枝》等,一场就得2个小时;还有时间较短的折子戏,剧目有《闹花灯》《春香闹学》等,一般半个小时就能唱完。同春村业余黄梅戏剧团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全镇的广泛关注,邀约不断,从成立至今演出已超30场次,有春节“村晚”、国庆演出、敬老院义演、村民组巡演……内容丰富、演唱专业,仅仅2年就在本地有了不小的名气。
追其来源,葛公镇同春村党支部书记郑志芳回忆道:“我记得那时村里正在建设美丽乡村,家家户户做宣传,鼓励大家以各种方式参与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这时就有5、6个村民找到村里,说想要办黄梅戏剧团,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为本村的发展献一份力。”这事就这么在村里和带头的几位乡贤的讨论中确定了下来,大家散开后各自出力,几位乡贤很快就找到了唱戏的能手、拉二胡的老艺术家、排演的年轻力量……村里这边也积极动员筹资,陆陆续续地帮助剧团准备好了服装和道具。
刚开始,剧团没有名气,也没人邀请演出,大家自娱自乐,在排练的越来越成熟的同时看着大家越来越没有积极性,同春村业余黄梅戏剧团的团长刘先明一拍脑袋,拉着大家开始想着去哪里表演,从哪里开始,最后还是剧团里的年轻人给了他灵感——网络直播。就一部手机,一条从村民家蹭的网线,同春村业余黄梅戏剧团就这么开始了直播,刚上线,还是个农村ip,只有附近的人刷到匆匆路过点个赞,一连10几天都是这样……

“说实话一开始有点气馁,但是想想我们的目的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助力乡村振兴,又不是为了赚钱,老一辈就说过戏一开场,有人没人,必须唱完。”同春村黄梅戏剧团小生扮演者金群说道:“设备再简陋,大家的热情不减,能有个表演的舞台,大家都很珍惜。”

2022年12月7日开始直播,一个月后原本寂寥的直播间频繁上人,从最初的0人,到后来十人、百人、最高峰有8000人同时在线,真正将同春村黄梅戏唱上了“热门”。大家的激情越来越高,表演的曲目越来越多样,线上线下观看的人数越来越多……无数的游子在直播间给老乡评论,无数的黄梅戏爱好者、文艺爱好者、文化传播者在这里分享,这一刻,距离已不再是问题,传承也有了更热的“路径”。

“在那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的剧团开始真正迈出了第一步。”同春村业余黄梅戏剧团团长刘先明热泪盈眶:“同春村成立黄梅戏剧团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的事情,它的成立是有历史底蕴的支持。在我母亲那一代,同春村黄梅戏剧团和散花一样,云谷、洞门口、西边……每个村民组都有,当时鼎盛的时候我母亲所在的剧团还被邀请去县里参加过大型演出。”
据悉,同春村业余黄梅戏剧团下一步将继续深耕戏曲内容,积极拓展表演渠道,挖掘农村文化元素,以更加专业、创新、接地气的表演来助力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