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政府预算
索引号: 113418210032869057/202401-00086 组配分类: 政府预算
发布机构: 东至县财政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名称: 关于东至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1-22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关于东至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阅读次数: 来源: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4-01-22 15:22
【字体大小:

县十七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十)

 

关于东至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

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415日在东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徐宏伟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东至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预算审查决议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东至的重要一年。全县财政部门坚持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县委工作要求和县政府工作安排,严格执行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县域经济回升向好,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东至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经济发展。用好用足政府债券资金,全年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 17.52 亿元,支持园区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建设。统筹各级资金1.65亿元,支持重点水利、交通项目、老旧小区等民生工程建设。落实财政支持金融发展政策,积极发挥融资担保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新增政银担业务 6.61亿元,服务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392户,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47%。兑现302万元县级消费券奖补资金,聚焦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支持更大力度恢复和扩大消费。积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惠企资金政策“免申即享”平台,累计兑现“免申即享”政策 44项,兑付财政资金983.5万元,惠及企业256家。

(二)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全面落实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各项政策,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和稻谷目标价格补贴 8752 万元。全年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820万元,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主要特色农产品全覆盖,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统筹资金1.63亿元,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6.5万亩,完成“旱改水”3100亩。统筹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8438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49个,新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936万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全年科技支出7004万元,企业研发费用按100%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县统筹安排5956万元各类人才资金,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兑现制造强县、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资金 244万元,支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县级预算安排180万元,深入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设立产业基金6亿元,支持中清新能源组件项目建设。拨付5.36亿元,有序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暨矿业绿色发展一体化项目。

(四)强化重点民生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各级资金1.54亿元,实施民生实事和暖民心行动,不断提升群众有感度、满意度。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全年教育支出达9.37亿元,增长9.4%,支持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前教育“双普县”创建。筹集资金734万元,实施适老化改造342户,发放高龄津贴553.7万元。全年拨付再就业资金1776万元,加大就业帮扶等各项补贴政策力度,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32亿元,其中城乡低保资金8604万元、特困(五保)资金2654万元,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安排296万元,支持“平安东至”建设。

(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巩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成果,进一步引导各部门树立“先谋事、再排钱”的理念,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全年压减部门办公费、业务费等一般性支出预算超4300万元。持续拓展预算公开广度深度,县级 52个部门、142个部门所属单位全部依规公开预算,同时实现 “三公”经费预算按总额及细分项目进行公开。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应用,将资产、决算、政府财务报告等业务逐步纳入探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标准建设工作,抽取6个重大项目和政策、3个部门整体、1个乡镇政府运行开展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落实监督审查要求,提升财政管理能力。丰富完善预算联网监督内容,定期向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推送政府预算、部门预算、财政收支月报等信息。编制县级预算调整方案,依法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做好服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24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形成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

二、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加快助企纾困资金拨付,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工作,为巩固县域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提供了坚实财力支撑。

2023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是优化税费优惠政策,收入稳中有升。坚持涵养税源,落实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继续顶格减征“六税两费”,落实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企业研发费用按100%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精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9.5%,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2.5%,财政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二是保持较高支出强度,重点保障有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快资金分配下达拨付,及时兑现财政政策资金。全年累计拨付直达资金10.66亿元,切实保障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8.96亿元,同比增长15.03%。教育支出、社保支出、农林水支出同比分别增长9.4个百分点、15.1个百分点、34.18个百分点,保障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0%以上。

三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兜牢“三保”底线。切实把“三保”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扎实做好“三保”预算编制审核、运行情况监测、库款保障管理等重点工作,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全年“三保”支出23.0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7.1%,各类民生款项按时足额发放,基本民生有效保障,县域财政运行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44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9.5%。加: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26.74亿元、调入资金等6.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5.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3.77亿元,收入合计56.75亿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8.96亿元,增长15.0%,加:上解上级支出0.08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44亿元、年终结余3.26亿元,支出合计56.75亿元(见附表1)。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2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5.8%,增长15.7%。按现行财政结算体制,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预计50.51亿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2.13亿元,增长19.3%,上解支出0.08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44亿元,乡镇净补助0.61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25亿元(见附表2)。

东至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5亿元,增长5.0%。按现行财政结算体制,当年财力1.57亿元,支出0.9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926万元(见附表11)。

大渡口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9亿元,增长15.1%。按现行财政结算体制,当年财力0.93亿元,支出0.90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63万元(见附表12)。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3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2.8%。上级补助收入0.73亿元,上年结余0.74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9.31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6.16亿元。预算支出23.06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79亿元,年终结余1.32亿元,支出总计26.16亿元。(见附表3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00万元,为预算的192.3%,加:省补助收入8万,上年结余收入6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257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31万元,用于补充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见附表4,年终结余244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3年全县社保基金收入完成26.76亿元,为预算的111.1%。其中:保险费收入12.50亿元,利息收入0.19亿元,财政补贴收入5.68亿元,转移收入0.33亿元,委托投资收益0.12亿元,上级补助收入7.89亿元,其他收入0.05亿元。社保基金支出完成23.54亿元,为预算的104.7%。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5.8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5.75亿元(见附表5)。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全县政府债务年初实际余额60.7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4.17亿元,专项债务36.54亿元),当年新增一般债券8715万元,外贷3463万元,非标专项债券17.52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6.21亿元,年末实际余额79.09亿元。截至2023年底,省下达我县债务总限额79.7亿元,债务余额低于债务限额,每一笔到期债务都按时偿还,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需要向大会说明的是,由于2023年决算数字尚未确定,以上报告数字均为预计数,最终执行数字在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变化。

此外,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支撑性骨干税源不足,非税收入占比过高,经济持续增长乏力;财政收支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各领域支出增长刚性较强,预算平衡难度加大;部分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不够到位,预算执行严肃性还需进一步增强;防范政府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的压力较大等等。我们高度重视以上问题,将在今后工作中想方设法努力解决。

三、2024年预算草案

(一)2024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24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提高财政运筹保障能力,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可持续。

(二)2024年预算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202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24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建议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预算: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15.74亿元,增长9.0%。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9.83亿元,同比增长1.8%,上级转移支付暂按2023年实际执行数预计(见附表6)。

县本级预算: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8.95亿元,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43.48亿元,同比增长3.2%(见附表7)。

东至经开区预算:东至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3.20亿元,增长28.0%,财政支出预算2.11亿元,增长8.9%(见附表11)。

大渡口经开区预算:大渡口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1.8亿元,增长21.2%,财政支出预算1.79亿元,增长20.7%(见附表12)。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47亿元,增长57.4%。加:专项债务转贷收入0.92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32亿元,收入合计安排10.72亿元。支出相应安排10.72亿元,其中本年支出8.37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3亿元,结转下年1.32亿元(见附表8)。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期目标2655万元,加:上年结余2440万元。相应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5095万元(见附表9)。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目标27.23亿元,增长1.8%,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5.5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24.77亿元,增长5.3%,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5.48亿元。年末基金滚存结余18.20亿元(见附表10)。

5.地方政府债务预算。

2023年末债务限额79.7亿元,2024年应还本金1.61亿元,支付利息2.5亿元。

四、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4年,全县各级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县十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决议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一)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优化债券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严格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倒逼机关事业单位养成过紧日子习惯。

(二)切实增强重点领域财力保障。

用好存量和增量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盘活国有经营性资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效率。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支出预算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加大重点领域投入。推进财政政策资金向县委、县政府重大部署聚焦,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

(三)巩固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

继续深化政策资金统筹整合,强化财政拨款收入和非财政拨款收入统筹,将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法依规取得的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等纳入预算管理。动态编制重点事项保障清单,加强跨部门资金统筹和工作协同,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长效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和标准,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项目预算分年度安排机制,推动跨年度平衡。

(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数字化改革应用,在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中全面上线预算绩效管理模块,实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线上全覆盖,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双监控”。 制定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分类体系,扩大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试点,实现部门整体分类评价全覆盖。优化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评价。充分运用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结果,加快推动预算绩效一体化,对绩效监控存在绩效目标完成较差、预算执行进度落后的项目,提请县政府扣减预算安排。

(五)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领域风险。

统筹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将国有企业经营性债务纳入全口径债务监测平台。深入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加强财会监督,坚决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压实财政资金管理责任。

各位代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建议,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美好东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