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改水改厕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334c/202409-00001 组配分类: 改水改厕
发布机构: 东流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东流镇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实施方案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9-02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东流镇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实施方案

阅读次数: 来源:东流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9-02 16:48
【字体大小: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农村改厕既有工作成果,保证改造后的农村厕所长期发挥效益,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中共东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按照“专人管理,快速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明确部门职责,成立管理队伍,健全管理网络,做好改建厕所后续管护工作,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厕后续维修和粪污处理问题,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加快推进乡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

二、实施原则

(一)政府主导。发挥政府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或个人多方参与改厕及管护,粪污收运、回收利用等工作。

(二)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政府补助、群众付费、市场化运作”的粪污清掏管护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厕后期管理、维修及污水处理问题,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各村在农村改厕过程中,要向群众发放简单易懂的厕所使用“明白纸”,告知农户日常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控制冲厕水量,在有效冲净便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冲水次数。生活废水严禁进入化粪池。要避免杂物入厕,卫生纸、报纸及不可分解的杂物和菜叶、食物残渣等固体废弃物禁止扔入便器,以免造成堵塞和影响发酵效果。

(二)严格质量,明确责任。建设砖砌式三格式化粪池的,施工单位要做好防渗处理,确保工程质量,属于建设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要负责整改到位。

(三)健全体系,提升服务。2024年我镇将通过与本镇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的方式,由农业经营主体负责对改后厕所定期收运粪液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工作。对全镇12个村改厕后无用肥需求、无自我处理能力的农户和镇村范围内公厕及养殖场等场所提供粪污清掏与处理社会化服务,进行统一管理、专业化操作。根据需要,负责公共厕所、部分养殖场粪污的清掏服务;根据农户申请,负责对无用肥需求和自主清掏能力的改厕户开展清掏服务;负责对清掏的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确保无环境污染;建立清掏服务档案和清掏服务记录。

(四)科学处理,综合利用。各村要指导群众做好厕所粪液粪渣处理,在粪液粪渣处理模式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行“三化”粪污处理模式,保障农村厕所粪污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是以农户自行清掏利用为基础,全面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全面推行农村厕所粪污自主或互助清掏,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解决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集中运输难的矛盾。二是以动力处理为方向,梯次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提升集镇和中心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提高农户污水的接入率,实行厕所粪污纳管无害化处理。三是由农业经营主体对改厕后无用肥需求、无自我处理能力的农户和镇村范围内公厕及养殖场等场所提供粪污清掏与处理。形成层次清晰,覆盖全镇,职责明确,运行顺畅的长效管护服务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后续管理维护更是“小厕所”凸显“大民生”的关键。各地要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确保农村改厕后续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村要将改厕长效管护机制作为改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粪污收运处理、有效利用的组织领导,全过程全方位抓好农村改厕和后续管护工作。

(三)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后续管理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改厕后续管护资金。目前农村财政资金支持的改厕户和公厕吸粪等服务费用由镇政府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资金支付。农业经营主体每次吸粪后经由农户或公厕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村级审核后,按合同相关规定结算服务费。今后,按照镇财政适当补贴、农户受益农户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农村改厕农户缴费制度,具体每次吸粪缴费标准按照社会化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对贫困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等可以采取适当补贴或减免收费的方式实现粪污清掏。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农村居民意愿等因素,倡导有条件的村集体和社会资助,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四)强化督查考核。厕具维修维护、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直接关系改厕工作群众是否满意,是农村改厕的重中之重。镇政府半年对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日常监管,同时各村要摸清改厕后需要吸粪的农户,建立好台账,确定专人负责协助农业经营主体做好农户改厕后续管护工作。2024年镇政府将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纳入对各村农村改厕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对农村改厕后续管护落实不到位的村,限期进行整改;对因履职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事件或群众越级上访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