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190T/202410-00119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主题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名称: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年度总结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4-10-08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一、基本情况
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交办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主办件2件——《关于查桥集镇纳入舜城新区规划的议案》(第9号)由尧渡镇代表团等10名代表提出,《关于解决食用菌行业发展用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第31号)由李谋德代表提出,7月16日、7月31日,该两件议案已按相关规定和时间要求办理完毕。协办件4件,均已按时答复主办单位。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查桥集镇纳入舜城新区规划的议案 ”办理情况。
我局接到“关于查桥集镇纳入舜城新区规划的议案 ”后非常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就《议案》的办理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国土空间规划股负责落实具体事宜、相关股室配合的办理责任体系,着力抓好办理工作,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东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总体发展思路
《东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中,舜城片区位于天台山以北、铜九铁路和大历山风景名胜区以西、东尧快速路以东、东查路以南地区,是县级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提升集中的区域,以教育、商贸、文旅和居住功能为主。以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起步,以站前片区为核心节点,以区域交通服务、电子商务、文化体育为主要功能,塑造商务金融、旅游服务特色功能板块,围绕小黄泥湖、泉水湖等自然生态开敞空问,把舜城新区打造成“科教新城、生态绿城、生活慢城”。
《总规》中已明确从综合交通、产业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将查桥、毛田村大部分面积纳入规划范围,在县域范围内统筹考虑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产业互补发展,充分发挥舜城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政策上更多向查桥、毛田村倾斜,重点支持查桥、毛田村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和产业发展。
二、查桥村庄规划与相关规划衔接情况
如上述《总规》所示内容,查桥村一直都在舜城新区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的范围。但受全县开发边界规模的限制,难以将查桥村集中连片划入舜城新区城镇开发边界内。查桥村城镇开发边界外用地,始终坚持全县一盘棋思想,打破乡镇(村)区划,我局已牵头组织开展《尧渡镇查桥村、毛田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编制,优化用地布局,加强查桥村、毛田村与舜城新区联系,统筹区域内城镇、乡村发展,实施连片开发,一体推进舜城新区建设。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国空引领。依据《东至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最后一公里,加速推进舜城新区单元详细规划和查桥村城郊融合型村庄编制,与上位规划高效衔接,落实好“三区三线”管控、规划分区、保护开发利用格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相关要求,向下统筹分解村庄建设用地等管控指标和强制性要素至村庄,为建设城郊融合类村庄提供依据。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会同尧渡镇政府、舜城新区管理处、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舜城区农民建房用地需求摸排和政策指导,减少村庄规划与村民实际需求的冲突,并结合查桥村村庄规划布局,对需占用农用地建房的做到指标不受限,应保尽保。同时在新区土地挂牌出让时,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需配套安置房规模,全力保障舜城区安置区建设需求。
三是强化规划管控。开展舜城区居民房屋建档立卡,准确记录房屋基本信息和相关权属信息,促进违建精准识别。建立联动协作机制,舜城新区警务室和城管中队形成执法合力,加强政策宣传与常态化巡查执法,遏制违建情况。舜城新区管理处、尧渡镇政府、县城管局、查桥村建立汇报机制并加强信息联络,做好违建管控情况信息报送。
四是关注城管中队建设。作为行政执法主体部门之一,城管中队是综合执法工作的基石和底座,是提升村庄治理水平、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可通过定期开展人员培训、业务考试,不断优化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打造一支正规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城管中队,为舜城新区和查桥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执法力量。
(二)“关于解决食用菌行业发展用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办理情况。
我局接到“关于解决食用菌行业发展用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后非常重视。现将当前耕地保护有关政策和我县主要做法答复如下:
一、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重要意义。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主动权、耕地红线等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刻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提高耕地保护战略意识,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了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保耕地数量、提耕地质量、管耕地用途、挖耕地潜力,为保证粮食有效供给提供可靠保障。
二、我县流失耕地整改压力大。
202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绷紧耕地保护红线这根弦,持续提升耕地保护措施,全面部署各项耕地保护工作,坚决守住守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我县已连续三年实现耕地净增长,但与上一轮规划的耕地保有量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国家和省级流失耕地恢复五年计划,我县每年恢复任务1.68万亩,2023年度耕地恢复缺口仍有1.38万亩,2024年度恢复任务总量3.06万亩,同时每年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耕地流出,耕地找回任务压力大。
三、强化食用菌产业发展用地建议。
一是加强用地规划选址。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严守生态红线,要严格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土地,对确需占用一般耕地的,指导其依法依规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二是有序开展耕地恢复种植。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结合国土变更调查规则和技术标准,对确需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除外)种植食用菌的,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采取粮食轮作的方式,确保每年种植一季以上的粮食作物,可结合日常变更调查加强耕地认定,统筹部署耕地恢复整改工作。
三是用足用活设施农业用地政策。食用菌产业发展用地的主要形式为设施农业用地,根据《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文件精神,为食用菌种植直接服务的简易生产看护房、检验检疫、病虫害防治,以及与生产食用菌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临时保鲜存储等用地,均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其性质属于农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同时我县已通过落实“放管服”政策,充分下放了审批、备案权限,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设施农用地申报标准的采取应备尽备,切实解决食用菌产业用地需求指标限制这一难题。
三、议案办复情况
2024年7月16日、7月31日,分别征询尧渡镇代表团等10名代表和李谋德代表建议办复意见,均对办理回复表示满意。
2024年10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