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123W/202505-00001 | 组配分类: | 数据发布 |
发布机构: | 东至县统计局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名称: | 东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5-05-22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山水升金·和美东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3.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00余人;全年人口出生率4.49‰,死亡率4.32‰,自然增长率0.18‰。
根据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8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1.1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26.5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3.8:42.5:43.7升级为13.2:42.5:44.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9.4%。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73148元,比上年增加5855元。
二、农业部分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0.3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5.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0.4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39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29.24万吨,油料产量3.89万吨,棉花产量0.03万吨。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8.7万头,比上年下降19.3%;全年生猪出栏13.8万头,下降29.8%。肉类总产量2.5万吨,下降16.7%。禽蛋产量1.7万吨,增长3.8%。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智能高效农业机械发展较快,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58台,增长16%;高速插秧机161台,增长14%;联合收割机1251台,增长1.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6.6%,较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8.1%,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8.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7%。分行业看,在24个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98%,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3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8%,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43.8%。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41.5亿元,较上年增长3.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0.3万平方米。
四、商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1.4亿元,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8亿元,增长4.5%。分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8.5亿元,增长4.3%;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85.6亿元,增长4.4%;住宿业消费品零售额1.1亿元,增长4.8%;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6.0亿元,增长4.9%。
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5.3%,服装、鞋帽、针织纺品类增长12.6%,日用品类下降2.6%,中西药品类增长8.4%,家具类增长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4%,汽车类增长8.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商品零售额3.1亿元,增长11.5%,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为19.1%。
五、服务业
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下降12.4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3.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3.8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4.42%。
六、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长62.7%;第三产业下降21.7%,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3.0:64.4:32.6。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62.7%;制造业投资增长19.2%;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3.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3.5%;民间投资下降28.5%。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8.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28.1%,其他费用投资增长66.5%。
2024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7.0亿元,比上年下降44.7%。商品房销售面积5.8万平方米,增长3.6%;商品房销售额4.8亿元,增长37.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2万平方米,增长20.1%。
七、财政和金融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 亿元,较上年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7.5亿元,增长7.1%;增值税3.8亿元,增长9.8%。财政支出50.3亿元,增长2.2%,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1.1亿元,下降4.5%,教育支出9.6亿元,增长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亿元,下降2.7%。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1.5亿元,增长7.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18.4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1.8亿元,增长17.0%。其中,固定资产贷款余额139.1亿元,增长30.8%。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37元,较上年增长5.1%。
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09元,增长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9元,比上年增长6.9%。
2024年末全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58123人(其中:在职 41298 人、离退休 16825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4250人,全年累计向38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共计434万元,失业保险金月人均水平1683 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02479人、缴费人数为148048人。全县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7629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1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38.5万元,新增技能人才208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76人。
2024年全县城镇职工参保人数44990人(其中,在职28801人,退休16189人),较上年增加822人(其中,在职65人,退休757人),增长1.9%。2024年全县职工医保享受统筹基金医保待遇71842人次(其中,住院待遇报销10656人次,门诊慢特病待遇报销33526人次,普通门诊共计报销27072人次,生育类报销588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29.6%;享受个人账户医保待遇459955人次,增长15.0%。
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397192人,较上年减少14784人,下降3.6%。全年参保受益506392人次(其中,住院81222人次,门诊慢特病178963人次,普通门诊246207人次),较上年增加68609人次,增长15.7%。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基金总支出45848.4万元。其中,住院报销支出35327.4万元,门诊慢特病报销支出9335.0万元,门诊统筹报销支出1186.0万元;按险种类别统计,基本医保统筹支出39468.6万元,大病保险支出6379.8万元。
年末,东至县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8439户14660人,全年发放救助资金9082.0万元,较上年增长5.6%,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671户885人,下降16.4%,占全县城市户籍人口0.39%,全年发放资金784.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7768户13775人,下降0.8%,占全县农村户籍人口4.47%,全年发放资金8297.7万元;享受特困供养2996人,较23年底增加108人,发放金额3109.5万元,增长17.2%。
九、教育、科学技术
2024年末全县普通高中4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1所),教学班191个,在校生9375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学班53个,在校生2445人。初级中学25所(其中独立初中20所、九年一贯制初中5所),教学班261个,在校生12662人。完小43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点5所,教学班620个,在校生23509人。特教学校1所,教学班9个,在籍生139人。幼儿园39所(其中公办园20所、民办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7138人。
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1家。2024年,我县授权专利共508件,其中发明专利105件,实用新型专利356件,外观设计47件。全县有效发明专利476件。
十、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77所,其中综合性医院5所、中医医院2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专科医院1所(博德精神病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县血防站)、妇幼保健机构1所、乡镇卫生院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8所、村卫生室234个、村卫生所43个、中心血防组7所、门诊部3个、医务室6个、诊所47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3217人,执业医师(含助理)1349人,注册护士1475人,拥有全科医生183人,药师108人,技师(含检验师)139人,其他(含见习医师)187人。全县在岗乡村医生359人,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际开放诊疗床位2672张。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