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示
索引号: 113418210933458405/202508-00037 组配分类: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示
发布机构: 东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夏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8-04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夏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阅读次数: 来源:东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8-04 11:24
【字体大小:

   当前正值高温时节,气温高、湿度大,微生物繁殖迅速,食物易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期。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公众饮食安全,东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此提醒广大群众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购食品要细心

选择正规购买渠道购买食品要选择储藏条件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仔细查看食品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外包装等,不购买“三无”食品或过期食品。就餐时优先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店,网络订餐要查看商家证照资质,应到证照齐全、干净卫生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食品。

选购安全新鲜食材夏季食物易腐烂变质,购买时要挑选新鲜食材,避免购买变色、异味或包装破损的食品,不采购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来源不明的禽类和水产品、假劣肉制品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不随意采摘、购买、食用不认识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等,鸡蛋需检查是否清洁、无裂纹。

二、储存食品要科学

食物应分类存放、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冰箱冷藏室温度保持在0-4℃以下,冷冻室保持在-18℃以下,熟食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建议反复解冻,即食食品开封后的熟食或乳制品需密封并尽快食用。剩菜密封冷藏≤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三、烹饪食品要安全

烹饪前要将食材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泥沙、农药残留等。肉类、海鲜等食品要煮熟煮透,确保杀死细菌和寄生虫。烹饪过程中要使用清洁的厨具和餐具,避免污染食品。

四、防范致病菌污染

沙门氏菌:容易污染肉、禽、蛋、奶及其制品,感染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大肠杆菌:容易污染生肉、蛋制品、海鲜、蔬菜、水果、冷荤凉菜等冷食类食品,感染后会出现腹痛、腹泻。

椰毒假单胞菌:容易污染高温高湿环境下发酵的米粉、河粉、凉皮、玉米面、薯类等淀粉类制品,以及久泡的木耳、银耳,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对人的肝、肾、心、脑等造成损害。

李斯特菌:耐受低温环境,常潜伏于冰箱里的食品中,感染后会发热、肌肉酸痛,严重者导致脑膜炎或败血症。

产气荚膜梭菌:容易在肉类及其制品反复加热降温过程中滋生,感染后会引起腹痛、腹泻、胀气等症状。

蜡样芽孢杆菌:容易污染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米饭、炒饭、隔夜剩饭,食用后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影响人体免疫力,破坏肝脏细胞。

五、强化消费维权意识

购买食品或外出就餐时要留存小票或电子支付记录,网购食品注意保留完整包装及物流信息。消费过程中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并保存问题食品样本。市场监管部门将第一时间依法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