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项目实施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393F/202502-00207 组配分类: 项目实施
发布机构: 张溪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关于2025年张溪镇兰田村老虎塔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的公示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2-10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关于2025年张溪镇兰田村老虎塔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的公示

来源:张溪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2-10 10:58
【字体大小:

张溪镇兰田村老虎塔山塘除险加固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安徽廷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二五年九月

 

 

 

工程名称:张溪镇兰田村老虎塔山塘除险加固工程

建设单位:张溪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四川安澜科健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合肥力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安徽廷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 总则

 

1. 编制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1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等技术标准和规范。

   · 该山塘的安全评价报告、地质勘察报告、原有设计图纸等技术文件。

  

2. 施工目标

   · 安全目标: 杜绝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实现零伤亡。

   · 质量目标: 单元工程合格率100%,确保工程结构安全、稳定、耐久。

   · 工期目标: 计划于2025925日开工,2025224日完工,总工期150日历天。

   · 环保与文明施工目标: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到工完场清,创建文明工地。

3. 项目实施概况

   张溪镇兰田村老虎塔山塘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该山塘放水涵闸功能基本丧失,且塘内淤堵,坝体渗漏严重,无法满足蓄水灌溉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山塘下游农田灌溉需求

 

 

加固除险主要项目

 

1. 大坝加固工程

   · 防渗处理: 采用粘土斜墙+土工膜防渗方案

   · 坝坡加固:

     · 上游坡: 削坡整形加培至1:3.0。

     · 下游坡: 削坡整形 。

     · 坝顶工程: 增设坝顶泥结碎石路面

2. 溢洪道加固与扩建

   · 对现有溢洪道进行拆除重建。

   · 对底板和边墙进行拆除重建。

   · 完善消力池等消能防冲设施。

3. 放水涵洞

   · 此次老涵管翻坝拆除,新建上游卧管;采用直径400PE管外包混凝土,下游出口拆除,增设八字墙

 

施工部署与准备

 

1.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 成立项目经理部,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等关键岗位职责。

2. 施工平面布置

   · 绘制施工总平面图,标明:料场、拌和站、临时道路、项目部、民工宿舍、施工水电接口等。

3. 施工准备

   · 技术准备: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测量放线。

   · 现场准备: 三通一平(水、电、路通,场地平)、临时设施搭建。

   · 物资与设备准备: 主要材料(水泥、砂石、钢筋等)采购与检验,施工机械(挖掘机、推土机、碾压设备、灌浆机等)进场。

   · 人员准备: 组织施工队伍进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4.1 施工导流与排水

 

1. 导流方案:

   · 第一阶段(施工前期): 利用原有放水涵管将山塘水位降至死水位。在放水前,需获得主管部门许可并通知下游受影响区域。

   · 第二阶段(主体施工期):

     · 涵管重建: 若需废除老涵管,必须在汛前完成新建涵管或导流明渠,确保汛期来水能安全下泄。

2. 基坑与作业面排水:

   · 在坝坡、溢洪道开挖区周边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作业面。

   · 在坝脚、溢洪道基坑等低洼处设置集水井,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如QX型),进行不间断抽排,确保作业面干燥。

 

4.2 土方工程

 

1. 清基与开挖:

   · 步骤一:测量放样:用全站仪精确放出开挖边线、坡脚线,并打设木桩和白灰线标识。

   · 步骤二:表层清理:清除开挖区域内的树木、草皮、腐殖土等所有有机质杂物,清基厚度不少于30cm。清基范围应超出设计边线50cm。

   · 步骤三:土方开挖:

     · 坝坡整形:采用1m³反铲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配合人工修坡。开挖料可用的运至指定料场,不可用的作为弃渣运走。

     · 结合面处理:新旧填筑体、坝体与岸坡结合处,必须开挖成不陡于1:1.5的台阶,台阶高度不大于1m,宽度不小于0.5m,并向内倾斜2%~3%。

     · 基础开挖:开挖至设计高程后,进行钎探,确认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报请监理、设计单位验槽。

2. 土方填筑与碾压:

   · 步骤一:土料控制:土料来自指定料场,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的-2% ~ +3% 范围内。现场“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直观判断标准。过干则洒水湿润,过湿则进行翻晒。

   · 步骤二:分层铺填:采用进占法卸料,推土机摊平。每层铺土厚度严格控制在25~30cm,并设置厚度控制标杆。

   · 步骤三:碾压夯实:

     · 采用14~18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行进速度不超过2km/h。

     · 碾压时平行于坝轴线进行,轮迹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边角部位采用HW-60型蛙式打夯机或平板振动夯进行夯实,不得漏压。

     · 碾压遍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通常不少于6~8遍。

   · 步骤四:质量检测:

     · 每填筑一层,均需进行环刀法或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 检测频率:每100~150m²取样一个,且每层不少于3个点。

     · 控制标准:坝体压实度不低于0.96,反滤料相对密度不低于0.70。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4.3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若采用此方案)

 

1. 步骤一:导墙施工:沿防渗墙轴线浇筑钢筋混凝土导墙,用于护壁、定位和支撑。

2. 步骤二:槽孔开挖:采用“抓取法”或“冲击回转法”成槽。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机分段开挖,每段长度为6~8m。

3. 步骤三:泥浆护壁:在成槽过程中,注入优质膨润土泥浆,保持槽壁稳定。

4. 步骤四:清孔换浆:槽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采用泵吸法清除槽底沉渣,置换新鲜泥浆。

5. 步骤五:混凝土浇筑:采用“直升导管法”水下浇筑塑性混凝土。导管距槽底15~25cm,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小于2m/h,导管埋入深度2~4m。

6. 步骤六:墙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法”形成圆弧形接头,确保墙段间连接可靠、防渗连续。

 

4.4 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若采用此方案)

 

1. 步骤一:钻孔:采用地质钻机按设计孔距、孔深沿坝轴线钻孔,孔斜率应小于1%。

2. 步骤二:下管喷射:将喷杆下至设计深度,按下而上或上而下的次序,通过高压泵(压力30~40MPa)喷射水泥浆液,切割、搅拌土体。

3. 步骤三:提升旋转:以一定的提升速度(通常10~25cm/min)和旋转速度提升喷杆,形成圆柱状凝结体,各凝结体相互搭接形成防渗帷幕。

4. 步骤四:回灌:喷射结束后,由于浆液析水收缩,孔口会出现凹陷,应及时用水泥浆回灌补满。

 

4.5 混凝土工程施工

 

1. 步骤一:模板工程: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撑牢固,接缝严密并贴双面胶防止漏浆。浇筑前涂刷脱模剂。

2. 步骤二:钢筋工程:钢筋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或绑扎牢固。

3. 步骤三:混凝土浇筑:

   · 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拌和站集中拌和。

   · 运输至现场后,检查坍落度,合格后方可入仓。

   ·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均匀振捣,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防止过振、漏振。

4. 步骤四:养护与拆模:浇筑完毕12小时内覆盖土工布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拆除,承重模板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4.6 砌石工程施工

 

1. 浆砌石挡墙/护坡:

   · 坐浆法施工:先铺3~5cm厚砂浆,然后摆放石块,确保石块稳定,灰缝饱满。上下层错缝砌筑,不得出现通缝。

   · 设置泄水孔,孔后设置反滤层。

2. 干砌石护坡:

   · 石块立砌,大面朝下,错缝锁紧,嵌合紧密。严禁出现通缝、叠砌和浮塞。

 

4.7 放水涵管改造施工

 

1. 步骤一:工作坑与接收坑开挖:对基坑进行可靠的支护(如钢板桩)。

2. 步骤二:设备就位:在工作坑内安装顶进设备(千斤顶、导轨、靠背)和掘进设备(泥水平衡顶管机)。

3. 步骤三:管节顶进:

   · 启动掘进机,边掘进边顶入钢筋混凝土管节。

   · 严格控制顶进方向和高程,每顶进一节,测量一次,及时纠偏。

4. 步骤四:接口处理:管节间采用F型钢承口和橡胶止水圈连接,确保接口密封。

5. 步骤五:内衬与灌浆:顶进完成后,可在管内设置HDPE内衬作为二次防护。最后在管壁与土体之间进行充填灌浆,封堵空隙。

 

施工进度计划

 

1. 总体安排: 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明确关键线路。

2. 阶段划分:

   · 准备期

   · 主体工程施工期(可细分为大坝、溢洪道、涵管等子项)

   · 收尾与验收期

3. 工期保证措施: 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

 

 

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2. 质量控制措施:

   · 原材控制: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并抽样复检。

   · 过程控制: 对测量放线、基础处理、土方碾压、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和实时检测。

   · 试验检测: 配备试验员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压实度、砂浆/混凝土强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1. 安全施工措施

   · 组织措施: 建立安全责任制,进行安全教育与交底。

   · 技术措施:

     · 基坑开挖: 放坡或支护,设置警示标志和护栏。

     · 用电安全: 采用TN-S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 机械安全: 定人定机,持证上岗。

     · 高边坡作业: 系安全带、戴安全帽。

     · 防汛安全: 制定施工期防汛应急预案,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

2. 文明施工措施

   · 材料堆放整齐,道路清洁畅通,生活区卫生整洁。

3. 环境保护措施

   · 水土保持: 及时对开挖面和弃渣场进行防护或绿化。

   · 水污染防治: 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放。

   · 噪声与扬尘控制: 采取降噪、洒水降尘措施。

   · 废弃物处理: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按规定处理。

 

 

 

应急预案

 

1. 可能的事故与险情: 边坡坍塌、触电、火灾、暴雨洪水、质量事故等。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 应急响应流程。

4. 应急物资与设备清单(如挖掘机、水泵、沙袋、急救箱等)。

5. 应急通讯与联络(相关单位、医院、消防队电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