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1120100201903007 | 组配分类: | 预案管理 |
发布机构: | 洋湖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长丰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9-03-03 | 发布日期: | 2019-03-03 |
生效日期: | 2019-03-03 | 废止日期: |
一、基本情况
(一)水库概况
长丰水库始建于1979年9月,位于黄湓河支流丁香河上,坝址坐落于东至县洋湖镇八音村,集水面积1.960平方公里,总库容85.79万立方米。水库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50.75米,3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51.66米,汛限水位47.7米,正常蓄水位49.7米,历史最高洪水位51.1米(1995年05月25日)。
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等组成。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顶高程54.07米,最大坝高16.10米,坝长80.00米;溢洪道位于水库左坝头,明渠溢流形式,堰顶高程49.7米,宽度6米,最大泄洪流量24.59立方米每秒。输水隧洞直径为0.5米的压力管道。水库由八音村委会管理。建有水位自动测报站(站名:长丰水库,站号:62708234)。水库有一条进库防汛道路,通信信号及供电正常。
(二)历史险情及处理情况
2012年08月池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对水库进行了一次安全鉴定,鉴定其为三类坝(1、大坝填筑质量较差,坝坡无护砌,坝面无排水设施,无坝顶道路,大坝抗滑稳定、渗流稳定均不满足要求,坝身及坝基渗漏严重,坝脚存在局部渗漏点和散浸现象。2、放水涵洞竖井闸门老化严重,闸门无法正常使用。3、溢洪道底板及两侧无护砌,出口未做消能设施,冲刷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年10月对其进行除险加固(1、大坝:全坝段实施高压旋喷防渗墙+坝肩帷幕灌浆,上、下游坝坡适当平整,上游坡比1:2.5,高程49.70m以下采用C20现浇砼护坡、以上草皮护坡,下游坡比不陡于1:3.0,高程44.90m以上草皮护坡、以下新建贴坡排水体;新建上游坝坡坡面踏步及下游坡坝肩排水沟、新建坝脚渠道;改造进库及坝顶道路。2、溢洪道:对溢洪道底板进行护砌,新建进口控制堰,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适当削坡平整溢洪道进口段两侧高陡边坡,新建出口消力池、出口护坦及两侧挡土墙。3、放水涵洞:拆除重建放水涵洞进口控制段)。
(三)目前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已进行除险加固,故暂未发现问题与隐患。
(四)水库下游情况
水库下游防洪保护八音村东庄、长丰、桂岔、八里等4个村民组1148人,1850亩耕地。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约35立方米每秒。
水库大坝平面布置图见附件1,工程基本特性表见附件2。
二、水库泄洪和溃坝对下游的影响
(一)泄洪影响
水库泄洪汇入丁香河,丁香河河道行洪通畅,其安全泄洪流量约35立方米每秒,过流能力大于水库最大泄洪流量。水库泄洪影响小,正常泄洪时不需进行人员转移。
(二)溃坝影响
当水库溃坝时,会同东至县丁香河的径流,影响范围有八音村1个行政村,东庄组、长丰、桂岔、八里等4个村民组1148人。溃坝影响范围见附件3。
三、防汛抢险指挥组织体系
东至县防指统一指挥调度长丰水库防汛工作,成立现场防汛抢险指挥所,负责水库应急抢险工作,现场机构指挥长为汪光银(镇副书记),下设工程技术组、险情抢护组2个组。镇防指和八音村负责人员转移安置、抢险物资调运、抢险队伍集结、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
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名单及主要职责
|
姓名 |
职务 |
联系电话 |
主要职责 |
行政 责任人 |
汪光银 |
镇副书记 |
189****1966 |
协调解决水库防汛重大问题,督促技术责任、巡查责任和各项度汛措施的落实,统一指挥水库抢险、群众转移等。 |
技术 责任人 |
张立新 |
站长 |
138****8597 |
对水库防洪调度和抢险技术方案提出建议,协助行政责任人现场抢险,协调解决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 |
巡查 责任人 |
程文龙 |
八音村支书 |
153****9896 |
汛期值班值守、巡坝查险、日常报汛、设备操作、水库现场预警发布等。 |
长丰水库防汛抢险组织体系结构图见附件4。
四、巡坝查险
1、库水位47.7米以下
巡查人员:程文龙(手机号:153****9896)。
频次:每天1次,发生降雨时每天2次。
2、库水位47.7米以上
巡查人员:程文龙、陈朝辉(手机号:138****9955)。
频次:每天6次,强降雨持续时,每天至少12次,必要时加密巡查。
3、水库发生险情
巡查频次:24小时不间断巡查。
巡查人员:由现场抢险指挥部具体安排。
发现险情时,巡查责任人立即报告至技术责任人、行政责任人和镇防指。镇防指立即报至县防指。
五、预警
(一)泄洪预警
1、库水位达汛限水位47.7米且在继续上涨,溢洪道将要自由溢洪
程文龙、陈朝辉 汪光银 下游村组泄洪安全管理责任人。
下游村组泄洪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做好相关泄洪安全管理工作。督促相关人员停止捕鱼、漂流、游泳等涉水活动和沿河群众避险。
2、库水位超过49.7米(溢洪道底高程)
开始溢洪时预警,之后水位每上涨0.1米,向下游预警1次。
程文龙、陈朝辉 汪光银 下游村组泄洪安全管理责任人。
下游村组泄洪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做好相关泄洪安全管理工作。
3、库水位达50.25米(设计洪水位以下0.5米)
县防指决定发布人员转移准备指令。
县防指 镇防指 汪光银 程文龙、陈朝辉
程文龙、陈朝辉负责组织做好转移准备工作。
4、库水位达设计洪水位50.75米
县防指决定发布人员转移指令。
县防指 镇防指 汪光银 程文龙、陈朝辉
程文龙、陈朝辉立即组织将下游溃坝影响区内群众按照预定路线有序转移至安置地点。
(二)险情预警
1、水库发生险情。
发生较大险情,县防指决定发布人员准备转移指令,视险情发展情况发布人员转移指令。
县防指 镇防指 汪光银 程文龙、陈朝辉
程文龙、陈朝辉负责组织做好转移准备工作或立即转移工作。
2、水库突发重大险情。
现场巡查人员 下游村民组转移包保责任人;现场巡查人员同时上报镇防指,由镇防指上报至县防指。
下游村民组转移包保责任人立即组织群众应急避险和转移。
常规情况下通过手机通话、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当遭遇通信中断等特殊情况时采取鸣锣、挨户上门通知等措施确保预警到位。泄洪预警对象表见附件5。
六、避险转移
(一)泄洪避险转移
水库正常泄洪,不需进行避险转移。
(二)溃坝影响转移
当库水位达设计洪水位50.75米或发生重大险情时,由县防指决定下达转移指令至镇防指。镇防指向八音村传达转移指令,各转移包保责任人迅速组织群众按照预定路线有序转移至安置地点,转移完毕后,转移包保责任人要进行清查,确保不漏一人,并向镇防汛指挥所报告。
人员转移安置情况表见附件6,转移路线和安置点示意图见附件7。
当突发溃坝时,下游村民立即就近逃生,逃生路线见附件8。
群众返还:镇防指所报请东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后组织群众返还。
七、抢险及保障措施
(一)水库抢险
当库水位达50.25米(设计洪水位以下0.5米)且在继续上涨或发生险情时,长丰水库防汛抢险机构人员和防汛抢险队立即进驻现场,调运抢险物资,做好抢险准备。
当水库发生险情,立即通过隧洞、溢洪道抽槽等方式快速降低库水位。制定险情抢护方案,调动抢险队伍,调运抢险物资,组织开展险情抢护,及时将险情发展和处置情况报告县防指,抢险完成后安排专人监控出险部位。
(二)保障措施
1、抢险队伍
洋湖镇组织成立镇防汛抢险队,共20人,由镇防指调配,抢险期间可由水库现场临时防汛抢险指挥机构直接调配,负责长丰水库防汛抢险工作。抢险队伍人员见附件9。
2、抢险物资
水库现场储备袋类、砂石料、桩木等物资,可用于长丰水库防汛抢险。抢险物资情况见附件10。
3、培训演练
镇防指针对预案巡坝查险、预警、转移避险等内容,每年汛前开展不少于1次的预案培训工作,并统筹做好预案演练工作。
水库汛期工作职责
1、自5月1日起进入汛期,指挥所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程情况。并做好当日工作记录,及时向领导汇报当时情况,接待上、下级有关防汛事务。
2、指挥所成员在汛期要严格实行请假制度,要绝对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擅自离岗。
3、抢险队员必须做到一旦发生险情,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赶到水库现场待命。
4、村委会必须保障防汛所需器材及工具、于4月30日前送到指定地点,专人验收入库。
5、在遇到重大险情时,接到下达转移指令后,村级转移包保责任人,立即组织库区下游集镇居民及时转移疏散工作。
水库巡查管理员日常工作职责
1、熟悉本工程管理办法和管理业务知识,学习有关水库管理的法律法规。
2、遵守防汛纪律,严格执行上级防汛部门下达的度汛方案和调度命令。
3、负责水库的水雨情观测和记录,管理好监测预警设备,制止破坏水库工程设施的行为。
4、负责工程的巡查和值守,必须在岗在位,暴雨期间,坚持24小时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水库超汛限水位或发生突发险情立即通知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和巡查负责人。
5、做好日常工程维修养护。如:大坝杂草灌木清除、坑洼修整、溢洪道清障、卧管涵塞管护等。并在汛前、汛中、汛后以及用水期前后对工程各部位进行定期检查。
6、发现险情要第一时间及时上报给带班负责人和乡镇领导。
7、水库管理人员及联系手机:宋月全 130****1858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