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应急预案
索引号: 0000001120100201804006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印发《龙泉镇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文号: 龙政〔2018〕56号
成文日期: 2018-04-17 发布日期: 2018-04-17
生效日期: 2018-04-17 废止日期: 2029-12-31

关于印发《龙泉镇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阅读次数: 作者:longquanzhen 来源:东至县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8-04-17 00:00
【字体大小:

 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

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龙泉镇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龙泉镇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0日

 

 龙泉镇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

 

龙泉镇辖1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人口28463人,总面积18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镇部分村组相继发生山体滑坡、地裂缝、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致使部分群众的住房和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防治和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确保隐患区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和镇地质灾害抢险分队,正文另行下发。

二、防治范围及重点区域分布

详见2018年龙泉镇地质灾害防治表所列范围及区域

三、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

详见镇下发《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登记人员名单及其房屋等财产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通讯联系和气象信息发布

镇、村、组各级必须认真做好重要气象信息和灾情信息的传递上报工作。上级发来的重要气象预测预报信息,由办公室或值班同志负责及时报告镇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迅速通知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的村支书、主任、群测人员,广泛动员受威胁群众做好防灾监测和紧急避险准备工作,各驻村干部应立即赶往指令区域协助监控,一旦灾情发生,村主要领导应及时准确报告镇办公室,转主要领导审后逐级上报,并组织应急救援队赶赴灾区,实施抗灾抢险。

(二)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镇政府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检查,分析灾害趋势。

(三)在地质灾害区,严禁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严禁砍伐林木以及其它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四)采取工程治理开挖排洪沟疏通引排地表水,植树造林人工防护林,或实施搬迁居住,撤离避让措施。

(五)在适当位置安装预警设备,规定预警信号,镇设立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8068002或拨打通用紧急电话。

(六)设立监测观察点,落实专人对灾害影响区和观测点进行动态监测观察,并作好详细记录。

(七)各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灾害防治和突发灾害救援行动预案,向群众发放上级认定的《防灾避险明白卡》。

(八)要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防灾抗灾的恒心,建立抗灾自救的决心和信心,调动群策群力,开展群防群治。

(九)认真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及时报灾,做好灾后规划、安置迅速组织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五、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负责人

各村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村民委员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

六、防灾抗灾具体实施方案及人员分工

(一)领导指挥组

党委书记、镇长吴永清负责全面领导协调;

党委委员、副镇长方炳增负责全面组织指挥;

(二)抢险救援组

武装部长方鹏负责组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援行动;

党委委员孙东进负责组织受灾群众向安全地带撤离转移和临时安置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副镇长施俊负责组织救援物质、资金的供给和受灾群众的财产安全运输转移;医疗卫生、民政部门搞好受灾群众的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工作。

(四)安全保卫组

派出所和镇综治办负责受灾群众的安全保卫警戒工作。

(五)通讯联络组

镇政府办公室负责灾情的上传下达通信联络;镇电信支局负责通信设备维护,随时保持畅通良好状态。

(六)救援督查组

党委副书记周利祥负责组织督促各级干部党员积极参加、支持协助受灾农户的抢险工作。

七、防灾抗灾工作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防灾抗灾值班制度。做好上传下达,一旦灾情出现,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赶到工作岗位参与决策行动,全体干部职工要迅速到位,驻镇各单位部门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积极配合,主动出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若在同一时间突发多起灾情,在抢险救援力量安排上临时确定,应本着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进行。力求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以利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