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18N/202004-00111 | 组配分类: | 其他政策文件 |
发布机构: | 尧渡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名称: | 关于印发《东至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开展“解析政策、解决问题、群众解气”工作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0-04-02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开发区工委、管委,县直及驻东至各单位: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将《东至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开展“解析政策、解决问题、群众解气”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东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20年3月21日
东至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开展“解析政策、解决问题、群众解气”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系列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中央、省市反馈问题为导向,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科学制定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充分认清群众满意工作底线,抓住解析政策、解决问题、群众解气攻坚格局,靶向发力、精准发力,切实找准问题症结、压实任务责任、丰富思路举措、立说立行立改,以“钉子回脚”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严格做实迅速提高全县群众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升满意度。
二、目标任务
2020年全县完成604人脱贫,防范返贫致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析政策。通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培训、入户走访宣传等多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引领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解决问题。始终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扶贫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困难,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户解决难题,用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群众解气。利用好项目与资金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做好“脱贫+产业”等宏观联动,发挥脱贫项目与资金的激励作用,调动提升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与能量。既要分析致贫的客观因素,也要分析贫困群众的主观因素;既要注重在物质上的扶贫,也要注重在精神上扶志;既要注重在心理上扶信心,也要注重在智力上扶智慧,做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
1.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培训。一是开展扶贫干部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强化扶贫干部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攻坚实际能力,努力培育一支知政策、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二是举办“扶贫夜校”。在全县各行政村开办扶贫夜校,坚持“智志双扶”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普法维权、实用技术、健康知识、生产生活等内容开班授课,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传授生产技术、教会脱贫方法,全面提升贫困户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让扶贫夜校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全面提升群众的政策知晓度,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2020年全县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开展贫困对象技能培训。以实现贫困户转移就业、创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引导、推广与培训,大力开展农家课堂、示范点培训等各类农技、农机以及就业技能培训,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提高贫困户各种技能,增强贫困户发展产业以及创业就业积极性,启发新思路,激发内生动力。
(责任单位:县扶贫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加大脱贫攻坚知识宣传力度。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载体开展脱贫攻坚知识宣传活动。一是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利用村广场举办“送戏进万村”“农村电影放映”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脱贫致富故事、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坚定脱贫致富决心。二是为农家书屋配备图书。充分迎合贫困户各种产业致富需求,优化图书配备,针对性地配置农业经济、种养业、致富信息等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充分发挥这些图书资源作用最大化,让其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助力器”。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各乡镇)
3.开展贫困户问题困难排查活动。一是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扶贫数据信息核实工作,进一步摸清、核准贫困户基本信息,切实提升信息数据质量,做到底数清、思路明、措施实,确保不出现“漏评错评”问题。持续推进“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建立健全动态监测、过程管控、对账销号机制,开展排查整改,切实做到动态清零。稳定产业扶贫成果。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充分发挥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围绕构建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从制度上及时发现精准帮扶易贫返贫群体,补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二是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开展新一轮“回头看”,推进“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开展多种活动,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推进精准帮扶,聚焦啃下葛公镇留铺村“硬骨头”,推进挂牌督战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推进防止返贫致贫。
(责任单位:县扶贫局、县九大工程牵头单位、县定点帮扶单位、各乡镇)
4.开展走访贫困户活动。一是坚持“月走访”工作机制。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具体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定期走访贫困户,帮助解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其尽快脱贫致富。二是开展“干部夜访”。利用晚上贫困户空闲时间,采取上门走访、集中接访、跟踪回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通过拉家常、做工作,联络感情,宣传、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听取群众意见诉求,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密切干群关系。
(责任单位:县扶贫局、县定点帮扶单位、各乡镇)
5.落实边缘户帮扶政策。一是落实联系帮扶。乡镇、村对边缘户,安排干部帮扶联系,每季度走访不少于1次。二是着力解决突出困难。了解边缘户家庭情况,切实帮助解决重病救助、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产业就业、教育方面等实际突出困难。
(责任单位:县扶贫局、县九大工程牵头单位、各乡镇)
6.开展困难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众帮扶活动。一是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广泛开展与困难儿童结对帮扶关爱活动,从结对帮扶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围绕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助学扶智、权益维护等方面开展结对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困难。二是做好残疾人帮扶解困工作。持续做好残疾人关心扶持、康复服务、就业帮扶以及兜底保障工作。三是开展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帮扶工作。志愿帮扶关爱空巢老人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以村、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与老人结对,签订帮扶协议,为老人提供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敲门问候老人,了解老人需求,帮助老人做家务,为老人捐赠生活用品和资金,定期陪老人聊天交流。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各乡镇)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准脱贫工作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保证。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担当和工作任务,实行组织力量、工作精力“一边倒”,举全县之力狠抓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全县精准脱贫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确保精准脱贫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完成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二)精心组织,强化责任。为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精准脱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县级党政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把脱贫攻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议常抓,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精准脱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及各行政村“两委”干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主业,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脱贫攻坚工作上,自觉担当,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九大工程牵头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经常过问、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三)强化帮扶,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帮扶措施,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提高包扶领导、包扶部门和包扶干部的到村率、知情率和政策执行力,提高贫困户的满意率。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提出帮扶对策,切实解决脱贫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对精准脱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开辟精准脱贫专题、专栏,大力宣传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扶贫方式、实施步骤和工作时限等内容。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使广大群众家喻户晓,取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充分调动全县干部群众参与精准脱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