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422T/201711-00007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香隅镇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公民 |
名称: | 关于印发《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预案》的通知 | 文号: | 香政字【2017】37号 |
成文日期: | 2017-11-14 | 发布日期: | 2017-11-14 |
生效日期: | 2017-11-14 | 废止日期: |
有关村委会,镇直相关单位:
香隅镇《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预案》,已经香隅镇人民政府研究通过,请有关村、镇直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
附件:1、香隅镇2017年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防网络表
2、香隅镇2017年汛前高陡边坡切坡建房调查汇总表
香隅镇人民政府
2017年5月8日
东至县香隅镇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我镇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东至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东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当前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预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2017年东至县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我镇现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威胁65户240人生命财产安全,灾害类型以滑坡地质灾害为主,兼有切坡建房7处,17户62人居住安全隐患,涉及铜顶、白岭、联峰、合阜村。列入市、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的1处,防灾形势依然严峻。
二、防治总体要求及防治重点
按照“以人为本、明确责任,预防为主、治避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抓好勘查治理、搬迁避让和防灾队伍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我镇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重点防治区
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兼有地面塌陷和切坡建房,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区村。根据《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年)》,我镇重点防灾地段为西南部边坡稳定性较差的山脚村庄地段和西北岗地平原切坡塌陷区域,尤其是近年新建经我镇的高速公路、县乡村级公路边坡较陡、风化残坡积层较厚的斜坡;地面塌陷较发育的沿江居民点;重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区域。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根据《2017年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我镇共查明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1个,为中畈村岭脚滑坡地质灾害,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4个。
上述地质灾害隐患是我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在汛期来临之前已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目前,全镇已开展对本行政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建立档案,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宣传,落实防灾责任,切实抓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重点防范时段及重点防范地质灾害类型
今年我镇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5至7月的梅汛期与8至9月台汛期。梅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 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 毫米的时段,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台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台风降雨开始时至台风过后降雨停止后24 小时时段,我镇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为上述时段的重点区域的滑坡、崩塌及切坡建房。
三、主要任务
(一)重点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段和重点防范期。在汛期来临之际,我镇将组织国土、城建、水利、交通、宣传等有关人员在主汛期到来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内的集镇、交通路线、重要基础设施、各类安置点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提出具体防范意见,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在整个汛期,我镇将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险情巡查、灾害预报、灾情速报等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隐患区域村民防灾知识和实战技能。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启动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坚持政府主导下的联合防灾机制
地质灾害防治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村(居)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防灾机制。在此基础上,一旦地质灾害发生,镇政府保证能够做到人员、物资、资金全部到位。为此,决定成立香隅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下辖抢险救灾组、医疗卫生组、监测巡查组、治安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救灾安置等组,做到灾险情来临沉着应对、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救灾抢险工作。为明确各自职责,现将指挥部各应急组组成人员如下:
香隅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
政 委:张柏春
指 挥 长:王金水
副指挥长:付华、徐世友、叶金华、方升和(常务)、陈玉彬、徐斌、朱新亮
成 员:陈朝儒、王双喜、朱远友、赵庆文、刘建勋、方胜昔、余耀武、江学文、方双喜、陈长根、王广友、王末来
1、抢险救灾组
组 长:徐世友 副组长:刘建勋
成 员:江学文、方双喜、陈长根、王广友、王末来
主要职责是做好危险区群众应急撤离工作,负责将受威胁户的重要人员、物资的抢救脱险,护送有关人员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2、医疗卫生组:
组 长:陈玉彬 副组长:余耀武
成 员:章尧德、吴精忠、林云、王长女、姚艳红
主要职责是协助组织病残人员转移,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3、监测巡查组
组 长:方升和 副组长:陈朝儒
成 员:王双喜、朱远友、施长富、吴兴东、(相关点监测员)
主要职责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并在危险区域拉警戒线、设置警示标牌,加强值班值守和巡查监测工作,杜绝撤离人员返回居住。
4、治安保障组
组 长:付 华 副组长:刘建勋
成 员:唐青松、余东和、欧阳功成、戴飞、冯双根
主要职责为负责维护地质灾害危险区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保障紧急撤离转移和救灾车辆进出交通安全调度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叶金华 副组长:方胜昔
成 员:张国才、黄锦胜、杨志勇、方定宝、余长生
主要职责是保障受灾群众吃住生活必需品供给安排、电力供应等必要的后勤保障。
6、救灾安置组
组 长:徐 斌 副组长:赵庆文
成 员:檀飞龙、汪正集、朱和平、汪文杰、丁照龙、章箐
主要职责负责对危险区内撤离群众进行清点安置,并做好临时居住和生活安排。协助受灾户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做好安置户的宅基地选址,为受灾户长期生产生活提供帮助。
(三)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监测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在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提前部署防灾工作、落实相关措施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我镇将根据县国土资源局和气象局提供气象预报(警)信息,充分利用镇广播、网络、电话、手机等载体,迅速将信息发送到相关管理责任人、监测员及可能受威胁的群众。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反馈机制,并加强同上级国土、气象、水务等部门的密切联系。全面督促村、组责任人和监测员做到非汛期晴天每5天监测一次,汛期晴天每2天监测一次。降雨期间加密监测,其中雨量小于30毫米时每天监测不少1次;连续降雨两天或雨量达30毫米时每天监测不少于2次;连续降雨三天或雨量达50毫米时每天监测不少于4次;暴雨台风影响期间,集中降雨或累计雨量大于50毫米时每天监测不少于6次。要认真填写值班和监测记录,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应对处理并上报。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我镇正在计划实施旧村改造、园区移民迁建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下一步将在新村集中选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尽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村庄和零星住户,有计划地开展排险治理或避让搬迁,消除隐患。2017年,计划安排中畈村岭脚组地质灾害点12户39人、铜顶村上屋组1户2人、白岭村里王组2户6人搬迁安置工作,七月底前完成旧房拆除和搬迁安置工作;年底前完成中畈村岭脚点二期安置房建设。汛中要突出加强南片铜顶、白岭、联峰、合阜等村7处17户切坡建房管理工作,尤其要完成合阜村中心组8户降坡除险工程,尽快消除威胁。为杜绝矿山企业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我镇将“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企业加大对矿山开采边坡、排土场、生产道路等区域排查监测工作,把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做好香山矿区整合安全距离内村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选址工作,确保安置点建设和矿山生产安全。
香隅镇人民政府值班电话:0566—8161021
国土资源分局(地灾办)电话:0566—816167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