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93F/202012-00069 | 组配分类: |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
发布机构: | 张溪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 |
名称: | 关于印发《张溪镇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张政〔2019〕149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0-12-08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埠村、历山村、六联村、火花村、葛仙铺村等村(居):
现将《张溪镇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张溪镇人民政府
2019年6月24日
张溪镇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
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贯彻落实《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创建安徽省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2019〕27号)。特制定张溪镇健康促进社区(村)、健康家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各项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干预和控制辖区居民健康的危害因素,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创建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二)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两年的建设,使全镇20%的村和家庭达到健康村、健康家庭建设标准的要求。
(三)在健康家庭的基础上,全镇评选出14户示范健康家庭,撰写典型案例。
三、创建时间
创建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工作启动(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根据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张溪镇要在辖区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东至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广泛宣传动员。各创建社区(村)要制定实施方案或计划,各成立工作机构,召开全体居民大会,安排本社区(村)、健康家庭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落实方案,全面推进(2019年11月1日—2020年9月30日)。按照创建健康村(社区)、健康家庭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督办,稳步推进。
第三阶段:查漏补遗,充实完善,迎接达标验收(2020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照方案和标准认真自查,完善整理有关制度、资料,接受县创建办检查,为省级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三、创建标准
1、社区(村)公开承诺并倡导全体居民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
2、成立社区(村)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社区(村)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例会。
3、将健康社区(村)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居民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4、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村)工作,有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活动有记录。
5、建设无烟环境。
6、保持自然环境整洁,营造促进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
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深入社区(村)提供基本健康教育服务。
8、社区(村)自发组织健康讲座和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9、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10、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11、居民体育锻炼率有所提高,吸烟率和肥胖率有所下降。
四、工作任务
1、抓好社区环境的不断改善。结合东至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和社区(村)的实际,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组织村(居)委、社区单位和专业队伍,开展居民区内环境卫生整治保洁活动,发动广大居民从身边的事做起,参加社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公益劳动,倡导社区居民树立关心和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提高群众对社区环境的认同度和满意率,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抓好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倡导35岁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居民对慢性病自我控制管理的意识,逐步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要借助社区(村)卫生服务现有的组织网络,全面做好血压测量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健康小屋、村(居)委及小区的活动室等场所,定期设置血压测量点,以提供足够的条件保证社区内35岁以上的居民能够参加社区组织的免费血压测量活动,居民对定期测量血压知识的掌握率基本达到全覆盖。
3、抓好健康促进行动的持续开展。继续全面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加强社区(村)内各类体育健身团队的建设,保持体育设施完好,做好社区(村)委会、主要单位和各类团队的发动工作,利用社区(村)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指导员和居民体育锻炼积极分子的作用,组织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活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一项固定的体育运动,使居民的健身活动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4、抓好健康场所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活动,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发动社区单位和居民参加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张溪镇党委、政府及社区(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定人、定责、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限、定奖惩,保证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建设顺利实施。
(二)制定周密方案。各社区(村)要掌握本辖区的基本情况,了解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周密制定本村的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建设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推进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宣传发动。群众是建设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的主体,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微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建设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的目的和意义,使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学习健康知识、实践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掀起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的热潮。
(四)加强督查指导。县创建办对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指导,对完成创建的社区(村)和家庭,由县政府给予授牌;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严重影响创建工作进行的学校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1、张溪镇创建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名单
2、健康社区(村)评价标准
3、健康家庭评价标准
附件1:
张溪镇创建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名单
序号 |
健康社区(村) |
示范健康家庭 |
1 |
坦埠村 |
3 |
2 |
历山村 |
3 |
3 |
六联村 |
3 |
4 |
火花村 |
2 |
5 |
葛仙铺村 |
3 |
附件2:
健康社区(村)评价标准(2017版)
省份: 县(区): 社区/村: 时间: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分标准 |
分值 |
得分 |
考核办法 |
一、组织管理 |
承诺倡导 |
居委会/行政村承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 |
居委会/行政村采取签署承诺书等形式,承诺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工作,得2分。 |
2 |
|
听取汇报 |
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会、倡议书入户、户外公共牌等形式,倡导辖区各单位和家庭户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 |
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会、倡议书入户、户外公共牌等形式,倡导辖区各单位和家庭户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得3分。 |
3 |
|
|||
协调机制 |
成立社区/行政村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社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
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得2分。 |
2 |
|
||
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
每年召开工作例会4次得3分,3次得2分,2次得1分。 |
3 |
|
|||
规章制度 |
将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 |
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得2分。 |
2 |
|
||
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社区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困难家庭健康帮扶措施等。 |
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每制定一条得1分,累计不超过3分。 |
3 |
|
|||
组织实施 |
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村)工作,定期接受健康促进培训。 |
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村)工作,得1分。 |
2 |
|
||
制定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定期总结。资料齐全,整理规范。 |
有健康社区/健康村工作方案或计划,工作内容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分工合理,得1分。 |
3 |
|
|||
二、健康环境 |
无烟环境 |
辖区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一律禁止吸烟。 |
居/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主要道路没有发现烟头或者吸烟现象,得3分。 |
3 |
|
听取汇报 |
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和健康提示。 |
居/村委会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有禁烟标识和健康提示,得3分。 |
3 |
|
|||
社区(村)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
社区(村)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得2分。 |
2 |
|
|||
自然环境 |
环境整洁,垃圾箱数量满足需要,垃圾日产日清。 |
环境整洁,垃圾箱整洁,无垃圾零散堆放现象,得3分。 |
3 |
|
||
使用卫生厕所家庭比例达到80%,粪便无害化处理。 |
农村使用卫生厕所比例达到80%,或者城区公共厕所清洁卫生,得3分。 |
3 |
|
|||
人文环境 |
有固定健身场所和基本的健身设备,设备定期维护以保证正常使用,有安全提示。 |
有固定健身场所和基本的健身设备,得1分。 |
2 |
|
||
有健康文化场所,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提供交流环境。 |
有开展健康文化的场所,得1分。 |
2 |
|
|||
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 |
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得2分。 |
2 |
|
|||
三、健康活动(50分) |
基本健康教育服务 |
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活动质量和频次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
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得2分。 |
10 |
|
听取汇报 |
健康家庭 |
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
有健康家庭评选工作计划和总结,有具体步骤和流程,得2分。动员、组织辖区居民参加健康家庭评选,得2分。开展针对家庭的健康活动,得2分。 |
6 |
|
||
选出的健康家庭符合健康家庭标准,对辖区其他家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
现场进入一个健康家庭,家庭环境清洁得1分;有健康标识和健康材料得1分;无人吸烟得1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和谐得1分。 |
4 |
|
|||
主题活动 |
社区每年自发组织4次以上健康讲座。(讲座主题在辖区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下确定。可包括以下内容: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传染病预防、安全急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母婴保健、科学育儿、健康老龄等。) |
每年开展4次及以上健康讲座或咨询得10分,2-3次得5分。 |
10 |
|
||
每年举办2次以上、面向辖区居民的集体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健康展览展示、社区体育活动等。) |
每年举办2次及以上、50个以上居民参与的集体活动,得10分,1次得5分。 |
10 |
|
|||
开展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自测和技术指导。(如健康小屋、健康加油站、健康餐厅、健康一条街、健康俱乐部等。) |
开展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得5分。 |
10 |
|
|||
四、建设效果 (10分) |
目标人群评价 |
目标人群对健康促进工作支持、理解、满意 |
详见目标人群测评方案。 |
10 |
|
快速调查 |
合计 |
|
|
|
100 |
|
|
说明:
1.健康社区(村)现场评估表采取百分制,现场评估达到70分及以上,认为达到健康社区(村)标准。
2.健康社区(村)转化得分=15×(现场评估得分/100),纳入健康促进县(区)总评分表。
附件3
|
健康家庭评价标准(2017年) 省份: 县(区): 社区(村): 家庭: 评估时间: |
||||
指标内容及解释 |
分值 |
得分 |
评价标准及方法 |
||
一、家庭环境(20分) |
1.家庭环境整洁卫生、绿化环保,空气新鲜,安祥幽静。(室内整洁、无污垢、积尘、异味,物品摆放整齐,庭院、阳台绿化,建筑、装饰材料符合环保,室内温、湿度适宜,噪音≤55分贝) |
5 |
|
实地查看,环境欠整洁扣2分,无绿化扣1分,装饰材料不符合环保要求扣1分,噪音>55分贝扣1分。 |
|
2.家庭居住面积宽敞,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无乱涂乱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人,日照、通风、照明良好) |
5 |
|
实地查看,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人扣1分,光线、通风不良扣1分,乱涂乱贴扣1分,乱堆乱放扣1分、乱搭乱建扣1分。 |
||
3.居室无“四害”孳生地,“四害”密度达标。 |
3 |
|
实地查看,有“四害”孳生地扣1分,有蟑迹、鼠迹扣2分。 |
||
4.家庭饮用安全卫生自来水,厕所清洁卫生。 |
3 |
|
实地查看,未使用自来水扣1分,厕所有异味扣2分。 |
||
5.垃圾袋装定点投放,逐步实行分类投放。 |
2 |
|
实地查看,垃圾未袋装扣1分,未定点投放扣1分。 |
||
6.无违章饲养禽畜、宠物。(农村禽畜圈养,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
2 |
|
实地查看,违章饲养禽畜、宠物扣2分。 |
||
二、家庭氛围(15) |
1.家庭成员平等、和睦,互相关爱(无家暴行为)。孝敬和赡养老人。 |
5 |
|
实地查看并调查走访,家庭不和睦扣2分。不孝敬和赡养老人扣3分。 |
|
2.家庭成员拥有健康的人格、心态、体魄,适应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遵守法规和社会公德,不信邪教,无严重精神疾患) |
5 |
|
实地查看并调查走访,家庭成员有违规违纪行为扣3分,有精神障碍患者扣2分。 |
||
3.邻里团结、互助互爱,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关爱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
5 |
|
实地查看并调查走访,邻里关系不融洽扣2分,不关爱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扣1分,未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扣2分。 |
||
三、健康生活(40) |
1.家庭每周至少全面清理一次居室内外卫生,经常参加公共环境和楼道卫生清洁活动。 |
5 |
|
实地查看并询问,未一周开展一次大扫除扣3分,从未参加公共环境和楼道卫生清洁活动扣2分。 |
|
2.家庭膳食合理,多果蔬、低脂、低盐、低糖,每天至少一顿低油少盐健康营养餐。冰箱内食品生熟分开,砧板菜刀生熟分开。 |
5 |
|
实地查看并询问,家庭膳食结构不合理扣3分。冰箱内食品未生熟分开扣1分,砧板菜刀未生熟分开扣1分。 |
||
三、健康生活(40) |
3.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晒被褥;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 |
5 |
|
实地查看并询问,有一名家庭成员未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扣2分,5分扣完为止。 |
|
4.家庭成员洗漱用具要做到一人一刷一巾二盆。洗脸、洗脚盆分开。 |
5 |
|
实地查看并询问,洗漱用具未按照要求配备使用扣5分。 |
||
5.家庭成员不酗酒不吸烟,主动劝说吸烟人员戒烟。 |
5 |
|
实地查看并现场询问,家庭成员酗酒扣1分,吸烟扣2分,未劝说吸烟人员戒烟扣2分。 |
||
6.家庭成员定期参加健康教育培训,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 |
5 |
|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并询问,家庭成员未定期参加健康教育培训扣3分,未学习健康知识扣2分。 |
||
7.家庭成员经常参与户外健身活动,坚持健身≥3次/周。 |
5 |
|
现场询问,家庭成员参与户外健身活动<3次/周扣3分,活动未达到中等强度扣2分。 |
||
8.家庭成员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婴儿尽可能母乳喂养。 |
5 |
|
实地查看并调查走访,家庭成员未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扣3分,婴儿未母乳喂养扣2分。 |
||
四、健康保障(20分) |
1.备有家庭保健药箱,定期体检,主动接受健康宣传和健康指导服务。 |
6 |
|
听汇报、实地查看并现场询问,无家庭保健药箱扣2分,未定期体检扣2分,拒绝接受健康宣传和健康指导服务扣3分。 |
|
2.家庭成员无重大疾病,或有慢性疾病通过积极保健得到有效控制。 |
4 |
|
查阅资料并现场询问,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患者扣3分,有慢性疾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扣1分。 |
||
3.家庭成员具有医疗保障(含商业保险、合作医疗、居民医保)。 |
4 |
|
查阅资料并现场询问,有一名家庭成员无相关医疗保障扣2分,4分扣完为止。 |
||
4.家庭有一套健康支持工具(控油壶、限盐勺、腰围尺等),有两种以上的健康宣传资料或书籍。 |
6 |
|
实地查看,家庭无一套健康支持工具扣4分,无两种以上的健康宣传资料或书籍扣2分。 |
||
五、建设效果(5分) |
家庭成员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90%,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形成率≥80%。 |
5 |
|
现场快速调查,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达标扣3分,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达标扣2分。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