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427/201811-00001 | 组配分类: | 政府预算 |
发布机构: | 胜利镇 | 主题分类: | 财政、金融、审计 |
名称: | 胜利镇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 预算草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11-16 | 发布日期: | 2018-11-16 |
生效日期: | 2018-11-16 | 废止日期: |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镇预算收支执行情况。2017年财政收入实现3621.9万元,因受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减税影响比上年实际4232.2万元减增14.4%。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2793.56 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 11 %。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按征管部门分:国税完成收入2405.7万元,同比增长 24.4 %;地税完成收入489 万元,同比减少77.1%;财政完成收入 727.2 万元,同比增加373.1%。
按收入种类分:增值税2344.34 万元(其中:“营改增”2088.80 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 30.95 万元、企业所得税 59.20 万元、个人所得税 24.13 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 97.60 万元、房产税 5.76 万元、印花税 15.68 万元、契税 87.27 万元、耕地占用税 123.09 万元、土地增值税106.68 万元,非税收入727.20万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53 万元,为预算的 70 %.
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全年完成财政支出2793.56 万元 ,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同比增加 11 %。其中: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 872.83 万元、财政事务5万元、国土资源事务 3万元、税收事务 13 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5 万元、国防支出2 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 87.82万元、教育事务支出 17 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8.99 万元、城乡社区事务80 万元、城乡社区公共设施110万元、城乡社区环境卫生63.34万元、农业 103.28 万元、林业2.30万元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中小企业事务)1390 万元。
(二)当年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17年,镇当财力2353 万元,一般预算支出为 2793 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上解支出479.00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268.21万元。
二、2018年预算草案
(一)2018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及预算安排原则。2018年我镇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支持稳增长、调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机制,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不断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确保镇党委、镇政府重大决算顺利实施,确保民生政策全面落实,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原则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动力,继续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财政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量入为出,增强财政资金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止和化解财政风险;严肃财政纪律,从严控制一般支出;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建设绩效财政和阳光财政,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
(二)2018年全镇财政收支预算。1、2018年财政预算收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安排保证目标3850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3.6%。其中:国税2350万元,减少16%;地税600万元,因税种调整减少50 %;财政700万元,增长53.8%。2018年预算支出根据“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安排全年财政支出1506.38 万元。其中:人大事务5万元;政协事务3.万元;行政运行659.57万元;发展与改革事务100 万元;统计信息事务20万元;财政事务10万元;税收事务24.5万元;人力资源事务2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事务 50.85万元;工商行政管理事务0.60万元;国土资源事务3万元;国防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 34.50 万元;农林水事务 157.35万元;公共安全 46 万元;教育1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149 万元;环境保护11.00万元;其他支出 158.00 万元;预备费 30 万元。
以上安排:收入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及结合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安排。支出方面,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各种支出,坚持“存量调结构,增量保重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原则上部门经常性项目支出维持上年水平,部门和项目新增支出,主要通过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解决。增量上,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保证镇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等等。人员支出,定额支出以及相关需要安排的专项支出在按法定支出和政策性支出要求逐年增长列入预算,确保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实现政府对财政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