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427/202009-00112 | 组配分类: | 林长制 |
发布机构: | 胜利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林长制工作推进情况】 胜利镇林长制工作情况报告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0-09-13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胜利镇地处东至县北部圩区,为皖南长江沿岸典型丘陵圩区地貌,是东至县森林资源比较少的乡镇。东临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连东流镇,西紧靠长江,北与大渡口接壤。2019年度胜利镇在实施林长制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生态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升金湖及长江岸线的生态修复和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严防毁林毁绿和森林火灾,守好胜利宝贵的森林资源,促其生态效益长效发挥,实现森林资源增绿、增效、增收的目标。现就我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林长制为抓手,加快岸线复绿工作
按上级“三大一强”办公室以及市升金湖环保整改领导小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工作和升金湖环保整改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复绿责任,分工复绿包保,深入地块,强化技术指导,强化责任落实,由村级林长专人监督复绿质量,按期全面完成了我镇境内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和升金湖周边环保整改任务。
二、以重点任务为核心,加快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
进一步全面推进做实林长制,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印发了《胜利镇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方案》,成立了镇级林长制工作领导组;建立了镇级林长会议制度,成立了林长制工作办公室,安排专人办公,落实经费保障。出台了《胜利镇林长制工作制度》,全镇设立镇级林长2人,镇级村林长21人,村级林长39人,实现林长全覆盖,按照“五个一”要求,确立了“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员”。着力强化森林资源的管护、林地的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实行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确保每一片山林都做到专员专管、责任到人。同时大力营造氛围,实现林长制与其他工作有效对接。立足实际,将林长制与农业、水利、环保、旅游等工作相结合,统一部署、分类实施、形成合力。借助党建、民政、政务等宣传渠道、镇村微信群及时发布林长制信息。发放森林资源保护、胜利防火宣传手册150余份,出动宣传车150余次,发送生态保护信息150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开展林业法治、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组”活动4次,使工作家喻户晓,广大林农积极参与。
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
建立和完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根据相关资源保护制度规定,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下达。实行林木采伐实地查看设计后上报审批。全年采伐2903.1立方米,未突破全年限额计划。加强重点地区管理,加强镇村联动,加大日常林区巡查力度,重点加强了升金湖国家级重要湿地和沿江岸线巡查力度,对环保督察以及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加强非洲猪瘟野猪的监管和巡查,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对已挂牌保护的77棵古树进行一次大排查,及时掌握古树的生长情况。对保护标牌遗失或损坏的及时更新,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违规行为,结合国家卫片,查处违法占用林地1起,无证采伐林木1起。
四、以“增绿护绿”为目的,开展植树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
积极完成植树造林任务,通过实施林业增质增效行动,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245亩,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利用。全面加强
森林抚育工作,采取“封、改、造、抚”等措施,积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现有森林质量,提高林地产出率,全年完成一般森林抚育3000亩,义务植树6.8万株。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各级林长负责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印发《文明祭祀倡议书》300份,《禁火令》4000余份,各村悬挂张贴宣传标语200余条,刷新防火宣传牌10块。防火期内加强值班值守,重点时期重点路段有专人值守。针对今年久旱无雨,高火险天气,镇政府及时配备了防火器材,并对林区村也一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防火器材,做到发生小火警及时处置,到目前取得了森林防火期内全镇只出现小火警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序展开。全力开展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除治工作。阻止了松材线虫病疫情的蔓延态势。加强杨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积极指导林农组织开展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地防止杨树病虫害的大发生。
五、以“管绿”为抓手,做好“用绿、活绿”文章,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经济效益。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全面落实林长制指明了方向。林长制,一个守住青山绿水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改革举措正在我市快速推进。胜利镇将认真全面实施林长制,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目标,以城乡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效益提升、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
古树名木和湿地资源保护,森林灾害防控、执法监督管理为主要任务,特别是加快推进长江岸线造林绿化,在“建新绿”上下功夫,做到见缝插绿、逢土必绿、应绿尽绿,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岸线经济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