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427/201603-00014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胜利镇人民政府 > 胜利镇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东至县胜利镇公益圩防洪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6-03-28 | 发布日期: | 2016-03-28 |
生效日期: | 2016-12-02 | 废止日期: | 2036-12-02 |
东至县胜利镇公益圩防洪应急预案
东至县胜利镇人民政府
二0一六年三月
1、前言
为科学有序的预防洪水灾害,保护圩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防汛抢险方针,对公益圩现有提防标准和险工险段情况,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如下,为该圩堤防科学调度和抢险救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调查
公益圩位于胜利镇的东北部,紧靠升金湖,属半圩区,半丘陵地区,圩内地面高程平均一般在13-17米,最低高程9.6米,最高地面高程28米,总来水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00亩,盛产棉花、水稻。境内辖有先进、康桥、楼阁、方村、湖滨五个行政村,82个村民组,保护人口12000人。圩内交通公路206国道3公里,楼姜公路4公里,胜利镇政府所在地,是胜利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普通中学和中心小学各1个,工业园区1个,石油站1个,植物油厂2个,服装厂3个,供电所1个,邮电、邮政各1个,医院1个,胜利街道经商约1000人,农行、信用社各1个,地面高程一般在18.5-20米左右,一、二、三产业年经济产值8000万元。
2.2水利工程现状
公益圩堤防全长1200米,堤顶高程18.5米,堤顶宽5米,内坡1:3,外坡1:3,平垸行洪闸一座,结构钢筋混凝土,规模3米×3米×2孔,闸底板高程9.3米,排水闸一座,圬工结构规模2米×2米×2孔, 闸底板高程13米,排涝站一座,装机465kw/s台,流量4.5m3/s,堤防险段主要是东咀段1954年破口段堵口复堤时清基未清好,外水位达15米时就出现渗漏,排水闸圬工结构是一大险情隐患。
2.3风险分析
历史洪水位公益圩自1954年破口段堵口复堤后,升金湖最高洪水位是1999年17.49米,但在1996年台风(东北风)该圩大堤迎水坡风浪太大冲刷严重,绝大部分堤段被风浪冲成浪坎,高达2米,但未溃破。排涝站自1977年建站以来,1999年由于外湖水位高达17.49米,无法泄洪,来水面积又大造成机房被淹,水深0.4米,被迫停机,圩内一片汪洋,淹没农田4500余亩,淹没农户250户,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万元,最后将配电盘抬高0.5米,强制排水约一个月,圩内积水才排干。
3、 防汛组织机构
按照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胜利镇成立公益圩防汛指挥所,其成员有:
所 长:唐治祥
副所长:齐济勇
成 员:熊宏斌 章 庆 程国顺 方根固 周根武 章辉兰 章佑林,下设巡逻组、应急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医疗卫生组等6个组。
明确各组职责:①巡逻组由各村主任负责,提防巡逻查险排险对险工险段专人查看、防守,出现险情及时汇报和处理,并做好明显险情标志和记录险情变化以及圩堤清障②应急抢险组接到抢险任务时及时带上抢险物资和工具到险情地点科学合理进行处理险情,及时向指挥所汇报险情处理情况③后勤保障组提供足够的防汛抢险物资和运输车辆,船只及时为抢险队运送抢险物资,保证供应转移安置人员的生活必需品,方便面,饼干等物品,以及搭建临时安置点的居住,转移安置人员的居住(包括 搭建临时居住)治安保卫组,确保防汛工作顺利进行,做好治安保卫工作,负责安置点的巡逻,防火防盗工作。医疗卫生组,确保防汛人员防病、治病,负责安置点的环境卫生,安置点人员的防病治病卫生防疫工作。
4、防御洪水预案
4.1预警
根据提防险工险段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首先将低洼处老、弱、残疾、学生安排车辆进行转移到亲戚朋友或临时安置点,安排好生活、居住留足强壮劳力,全力以赴进行查险排险;二是水位在不断上涨,风雨交加险情不断恶化扩大时,本着以人为本,报县防汛指挥部批准后,圩内人员全部转移安全地带,防守人员全部撤离,治安保卫人员清点转移人员,结束后,指挥所报上级防汛指挥部批准后呜啰,开闸饮水行洪确保提防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2各阶段防汛工作安排
按照设防。警戒,保证三个不同水位,防汛工作安排设防水位,提防管理单位,日夜轮流24小时值班巡逻,查看是否有险情,如有及时汇报和处理,指挥所负责在汛前安排落实防汛物资、石子、黄沙、块石、木材编织袋物质到位,水位达警戒水位时、指挥所全体人员到现场办公,按照规定巡逻人员每公里10人应道12人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等工作,并对险工段要有专人查看防守,清除背水坡杂草拆除提防违章建筑物,水位达保证水位时,抢险队人员全部上堤到主要险段,服从指挥所调度,技术人员随抢险队人员随时做好抢险准备,根据险情的需要技术人员提出科学合理的险情处理方案,为指挥所决策提供依据,保证提防安全度汛。
4.3、圩堤弃守相关工作
根据流域水情、雨情、台风等情况,堤防的险情状况,如出现流域水位继续上涨,气象部门报有大风大雨或暴雨,堤防险情不断恶化;在水位超过保证水位17.03米时,经抢险加固仍不能保证安全时堤防安全时,本着以人为本,指挥所及时上报县防汛指挥部,经批准,同意放弃防守后,及时安排人员转移。治安保卫会同转移安置组,负责清理圩内人员。全体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指挥长命令鸣啰预警后才能开闸引水行洪确保堤防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5、保障措施
5.1、防汛抢险队伍
抢险队伍人员安排30人并由有防汛经验的民兵营长任队长,由村抽调身强力壮懂水性有防汛经验人员组成并登记造册,注明电话和手机号码,在未进入主汛期前由水利技术人员讲解,培训有关防汛险情的处理知识,并进行实地抢险应急演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胜。
5.2、抢险物资
公益圩在水位到保证水位17.03米时,堤防防汛物资还急需石子200吨,黄砂 150m3,编织袋2400条,块石100m3,木材5 m3,存放于公益圩管理所,临时抢险取土处二处,根据提防的长度和分布情况分别在康桥村兆夫组一处,杨坝组一处,并备5部运输拖拉机,随时调运到险段。
5.3、交通运输
用于抢险救灾船只和车辆进行登记造册,注明车船只和人员的电话和手机号码,在汛前落实好抢险船2艘,救灾车辆三部,并确保临时抢险道路畅通,保证车辆通行无阻。
5.4、人员转移安全及生活保障
堤防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时,经抢险加固仍不能保证安全时堤防放弃,必须紧急转移圩内群众,紧急命令由公益圩防汛指挥所报告县防指,由县防指指挥长发布,圩区人员全部乘坐车辆沿楼姜公路转移安置点二处,其中章村小学安置300人,神女山安置200人,安置点应有明显标志牌,生活保障由民政部门备用一定数量的方便面,饼干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卫生部门备用有关治病防病、卫生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安置点周围的消毒环境卫生,治安保卫人员在移民点日夜巡逻,保证安置点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