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427/201603-00016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胜利镇人民政府 > 胜利镇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东至县胜利镇江心洲防洪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6-03-28 | 发布日期: | 2016-03-28 |
生效日期: | 2016-12-02 | 废止日期: | 2036-12-02 |
东至县胜利镇江心洲防洪应急预案
东至县胜利镇人民政府
二0一六年三月
1、前言
为科学有序的防御洪水灾害保护圩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防汛抢险方针,根据江心圩现有堤防标准和险工险段情况,现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如下,为该圩堤防科学调度和抢险救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调查
江心圩位于胜利镇西部,座落在长江中间,纯属洲地圩区,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2500亩,主要种植棉花和林地,圩内一个行政村,辖10个村民组,保护人口1500人,回民占73%,圩内交通,机耕路3条总长5公里轮渡客船一只,载客250人,江北生产管理,江南生活居住,产业年经济产值500万元。
2.2、水利工程现状
江心圩全长6300米,堤顶高程18.5-19米,堤顶宽3-4米,内坡1∶2.5,外坡1∶2.5,平垸行洪闸一座,结构钢筋混凝土规模3米×3米×1孔,闸底板高程11米,排灌涵闸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规模1.5×1.26米,闸底板高程10米,排涝站一座,装机165kw/3台,流量1.2m3/s堤防险段主要在西北拐七组堤段土质砂质土,长江水位达17.0米时渗漏严重最容易出现管涌。
2.3、风险分析
历史长江洪水位自1954年以来,1998年长江洪水达19.2米,该圩由于堤防长土质差,水位在17.0米堤防就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管涌,特别是西北拐七组段大堤砂质土800米最容易出现管涌,1983年在大堤东段内坡脚出现管涌导致大堤溃破圩内房屋500户基本倒塌,全部受淹耕地2500亩,经济损失达500万元。1998年堤防全线漫水,为了确保圩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县防汛指挥部批准,放水保堤,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万元。1999年后,江心洲实施了移民建镇工程。
3、防汛组织机构
按照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江心圩成立防汛指挥所,组成人员如下:
指挥所所长:谢根久 指导员:丁邦平
副所长:马灵峰
成 员:丁帮平、谢根久、梁家伟、金优胜
下设巡逻组,应急抢险组,移民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医疗卫生组等6个组。
明确各组职责如下:
1巡逻组负责堤防巡逻、查险,发现险情及时汇报和处理,并做好明显险情标志和记录险情变化。
2应急抢险组接到抢险任务时及时带上抢险物资和工具到险情地点科学合理进行处理险情,及时向指挥所汇报险情处理情况。
3后勤保障组负责防汛材料筹集、运输车辆,船只等应急工具及救生抢险物资的筹措和调配,负责供应转移安置人员的生活必需品,如方便面,饼干等。
4转移安置组负责转移安置,筹集和发放临时生活用品。
5治安保卫组负责安置点的治安保卫工作。
6医疗卫生组负责安置点的卫生防疫,安置点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4、防御洪水预案
4.1、预警
当长江水位达14.0米时,防汛指挥所要安排防汛值班,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当长江水位达15.5米时,指挥所要分段落实防守责任单位,按每公里10人组织民工上堤,备足挡浪材料。
当长江水位接近17.0米时,圩内老弱病残者及耕牛转移到江心新村,留足强壮劳力,全力以赴进行查险,排险。
4.2、各阶段防汛工作安排
各项防汛工作按照设防、警戒,保证三个不同水位进行布置,达到设防水位时,由村护堤员和村指挥所人员日夜轮流24小时值班巡逻,查看是事有险情,如有及时汇报处理,指挥所负责在汛前安排落实防汛物资,石子、瓜子片,黄砂、块石、木材、编织袋等物资到位。水位在警戒水位时,指挥所全体人员到现场办公,按照规定巡逻人员堤防每公里10人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工作,并对险工险段要有专人查看防守,清除背水坡杂草拆除堤防违章建筑物。水位达保证水位时,抢险人员全部上堤,服从指挥所调度,技术人员随抢险队人员随时做好抢险准备,根据险情的需要技术人员提出科学合理的险情处理方案,为指挥长决策时提供依据,保证堤防安全度汛。
4.3、圩堤弃守相关工作
根据长江水情、雨情、台风等情况,堤防险情状况流域水位继续上涨气象部门报有大风大雨或暴雨,堤防险情不断恶化扩大,在水位超过保证水位17.0米时,经抢险加固仍不能保证安全时堤防安全时,本着以人为本,指挥所及时上报上级防汛指挥部,经批准后,方可放弃及时安排人员转移组织船只,转移安置。治安保卫组会同转移安置组,负责安排转移和抢险人员安全,全体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指挥长命令鸣啰预警,才能开闸引水行洪确保堤防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5、保障措施
5.1、防汛抢险队伍
抢险队伍人员安排28人,并由村民兵营长担任队长,10个村民组抽调身强力壮,懂水性,有防汛经验人员组成并登记造册,注明电话和手机号码在汛前由水利技术人员讲解、培训有关防汛险情处理知识,并进行实地抢险应急演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胜。
5.2、抢险物资
江心圩需备防汛物资如下:石子100吨,黄砂 100吨,编织袋10000条,块石50m3,木材5 m3,防浪柴60000kg。分别存放在洲头和东北拐二处险情,并备三部四轮拖拉机,二只船只,随时调动到再现险地段。
5.3、交通运输
用于抢险救灾船只二只,车辆四轮车4部进行登记造册,注明车船号和人员的电话手机号码,并确保临时抢险道路畅通,保证车辆通行无阻。
5.4、人员转移安全及生活保障
堤防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时,经抢险加固仍不能保证安全时堤防放弃,必须紧急转移圩内群众,紧急命令由江心圩防汛指挥所报告县防指,由县防指指挥长发布,圩区人员全部乘坐救灾船及车辆转移安置在江心新村,安置点应有明显牌,生活保障由民政部门备用一定数量的方便面,饼干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卫生部门备用有关治病、防病、卫生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安置点周围的消毒环境卫生,治安保卫人员在移民点日夜巡逻,保证安置点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