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003287377R/202002-00054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葛公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 / 公民 |
名称: |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村级防控工作的通知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0-02-11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村级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村、镇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以村级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村级防控工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应急指挥部《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池疫防指办〔2020〕31号)、县应急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7情村级防控工作》(东疫防指办〔2020〕18号)的通知要求,在全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就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村级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确保宣教动员到位。组织村委会成员、党员和村卫生室人员上门和利用一封信、明白卡、流动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群、QQ群等广泛深入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居民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积极引导居民不串门、不聚餐、不聚集、不外出,规范防控行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确需外出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二、确保摸排迫踪到位。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全面摸排掌握人员往来情况,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人员、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时登记造册,落实日报告制度,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切实找准并切断传染源,全面追踪、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
三、确保居家隔离到位。实行包保责任制,严控隔离人员外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来自湖北省等疫区人员全面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每日随访其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做好发热病人的隔离管控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严防疫情扩散。对发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有隔离人员的小组严格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值班值守和一对一包保制度。同时,要扎实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物资保障及心理疏导等工作。
四、确保村管理到位。以镇、村干部、乡村医生为骨干,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网格化工作体系,分类制定并实施村级疫情防控策略,全面落实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返乡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物资准备、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日常监测等防控措施,必要时采取疫区封锁措施。各村要在出入口设立检查站点,做好进入村人员排查登记工作。劝导居民谢绝亲朋好友来访,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所有人员(含村居民)进出村必须佩戴口罩,一律实行登记造册(包括姓名、居民身份证和手机号码等),对外来人员进行体温等健康检测,并实施日报告制度。
五、确保人员聚集防范到位。停止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暂停文体活动室、麻将馆、景区、饭店等人员聚集型场所服务活动,采取预约等方式,开展一对一服务。
六、确保全面消毒到位。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以村居环境整治和药物消杀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防治,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全面开展卫生清理和消毒处置,村里垃圾确保日产日清。严格对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做好村综合服务设施的日常消毒,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对发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小组,对小组内公共区城和隔离人员居所实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毒并加大消毒频次。
七、确保分类处置到位。对未发现病例的村,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扎实做好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物资准备等工作;对出现病例的村,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除采取上述6项措施外,重点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日常监测对村传播疫情,实施“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实施上述8项措施外,采取疫区封锁等措施。
八、确保属地管理到位。要加强对村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
九、确保网格化管理到位。以镇联系村干部、村干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为主,鼓励党员、村民代表、群众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对村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任务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十、确保督查检査到位。镇政府成立两个巡回督导组将会加强对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动态掌握措施落实进展情况,完善措施并持续推进落实。同时,严格责任追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并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十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健全村防控工作机制,确保防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