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77115084T/202006-00121 | 组配分类: | 公共服务 |
发布机构: | 青山乡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名称: | 【人居环境整治】青山乡中村村:垃圾分类让村庄更美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0-06-30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群众环保意识与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百姓生产生活水平,2020年青山乡中村村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有害垃圾红色桶,灯泡灯管加电池;厨余垃圾绿色桶,剩菜剩饭加果壳;其他垃圾灰色桶,卫生废纸加烟头;可回收物蓝色桶,塑料玻璃加金属。”这是中村村进行宣传时的口号,垃圾分类是小事,也是难事。如何让不识字的老人小孩也能做到分类投放垃圾,这就是中村村两委工作的难点也是亮点。一是在科学指导上下功夫,上门到户的时候村两委干部会将收集到的废旧电池、饮料瓶、过期药品等随身带着,时不时拿出来“考验”一下村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只要村民答不上来,村两委干部就会现场耐心讲解。二是把人居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让村民手上有看得见的标准去对照提升,从而得到更有效的执行。三是通过扶贫夜校、板凳会、村组微信群等“线下+线上”形式,全面培养和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民心。
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治理也要同步跟上。中村村创新管理模式,聘请了7名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分片划区推动日常环境卫生管护,着力推进实施“户分类、组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保洁机制。为全村426户居民每户免费配发一个垃圾桶,选取上下屋2个村民组为垃圾分类工作试点,为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上屋组石海水现已86岁,党龄46年。老爷子身体健朗,一直热心村里公益事业,每次人居环境整治活动都带头参加,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宣传垃圾分类环保政策,为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不止是简单的物理拆拣,更是给村民带来了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如今,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中村人还是外来建设者,都正在从“垃圾生产者”变为“资源守护者”,垃圾分类在这座村庄正逐步成为新的风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