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预警信息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502E/201507-00010 组配分类: 预警信息
发布机构: 泥溪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名称: 泥溪农技站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文号:
成文日期: 2015-07-29 发布日期: 2015-07-29
生效日期: 2015-07-29 废止日期: 2029-12-31

泥溪农技站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阅读次数: 作者:泥溪乡 发布时间:2015-07-29 00:00
【字体大小:

72324日我镇出现特强降雨,大面积农田被淹,农业生产受灾严重。为摸清各村农作物受灾的真实现状,我和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的魏主任及分管领导王镇长在725日一早便下到各村,对各地在田农作物的受灾情况作了充分了解。为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提出如下管理技术措施,供各村参考:

  种植业抗灾救灾指导意见

一、切实加强在田作物管理      水稻)

     目前我镇一季中稻正处于分孽盛期,早的已进入幼穗分化期,迟熟中稻及单季晚正处于分孽始发期,双季晚稻正处于秧田分蘖期。中稻及单季晚稻:继续以浅水勤灌为主,管理的重点是水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的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丙溴磷、甲维盐、康宽、毒死蜱等;防治二化螟、稻飞虱可选用稻腾、丙溴磷、毒死蜱等药加吡蚜酮、乙虫腈或扑虱灵进行。另外受淹后的单季稻要注意白叶枯病的防治,田间一旦出现发病中心,要尽早用药封锁,药剂可选用噻菌铜、禾枯灵、宁南霉素等。双季晚稻:要做到带药下田(栽前35天每亩用吡蚜酮15克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移栽时要栽足基本苗,栽后要注意浅水促分蘖,及时追施分蘖肥和进行化学除草。

对受涝受毁稻田:受淹1-2天的中稻稻田、双晚秧田,排水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粘着在稻叶上的泥浆及杂物。清洗完后,每亩看苗施用尿素3-5公斤,或磷酸二氢钾、美州星等叶面肥进行喷雾,可帮助稻株尽快恢复生长。对于受毁面积达60%以上,受灾程度预计在减产6成以上的稻田,可考虑是否进行翻耕复种。

 

二、切实加强在田作物管理    (棉花)

1)及时排除棉田积水,促进棉花灾后恢复。

根据田间积水情况,迅速开动排水动力设备加强排水。对淹水时间在72小时之内的棉田,要乘退水之际,在水中轻晃棉株(注意不要伤根)除去叶片上的淤泥,或者待水排干扶理棉株后用喷雾器向棉株喷清水,冲淋叶片上淤泥,以促进光合作用。同时,棉田的“三沟”要畅通,“三沟”配套,一级深一级。“三沟”要求:畦沟深20-30厘米、腰沟深40-50厘米、围沟深50-70厘米。

2)松土壅根,促进棉花根系发育。

受涝后的棉田,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松土壅根或用打孔器打孔。一则散发土壤的水分;二则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的活力,从而尽快使棉株恢复生长。

3)及时扶理棉株,促进棉株正常生长。

受涝倒伏棉花,只要及时扶理,能立即改变田间小气候,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蕾铃脱落,减轻灾害损失。扶理时间要争早,明水排尽就要立即下田抢扶。扶理方法上,要根据棉株倒伏的不同程度适当轻扶、巧扶,顺行扶,切忌硬扶,要顺着棉株倒伏的方向下田,轻轻将棉株扶起理正,然后在基部壅土护根,不能用力过猛,更不能一次拉过头或用力猛踩,以防人为机械损伤导致棉花后期早衰。

4)及时追肥,满足棉花灾后恢复所需。

受淹后的棉花一方面根系受到很大的伤害,吸水吸肥能力减弱,棉株体内又急需营养,另一方面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很多,难以供给棉株发育所需,因此,要加强肥料的供给。施肥的方法可以采取根施和叶面施相结合。对已进入初花期雨前施过花铃肥的棉花,待地干后要补施一次花铃肥,用量不少于前次施肥量的一半;对仍处在蕾期阶段雨前没施过花铃肥的棉花,排水后立即追施速效性的氮肥。一般每亩追尿素58千克左右,促进棉花快速恢复生长。叶面喷肥可以用12%的尿素液、0.20.3%磷酸二氢钾液、喷施宝等营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一般连续追肥3-4次。

5)适当推迟打顶时间、增枝、增果节、增桃。

棉花受涝以后,蕾铃脱落严重,生育高峰相对推迟,要适当推迟打顶的时间,增加果枝,果节和秋桃的数量。打顶时间比正常年推迟7天左右。

6)加强病虫害防治

当前棉花主要的病害有枯萎和黄萎病。在枯、黄萎病大发生之前,用14%枯黄基因或棉花三清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续23次。主要虫害有盲蝽象、红蜘蛛、斜纹夜蛾。防治盲蝽象可选用80%氟虫腈,亩用2克或26%溴氰.马拉松亩用6080ml兑水60kg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可选用48%毒死蜱,亩用120ml0.2%高渗甲维盐乳油3060ml兑水60kg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20%哒炔乳油2000倍液喷雾。

(二)做好灾后补种抢种

对水毁田块,及时整畦、起垄补栽补种,各地要根据积水排除时间的早迟和农时季节要求,及时安排补种或改种。退水以后能插晚稻的要及时栽插,秧苗不足的采用“早翻晚”或再生稻,旱地绝收的要适时改种秋玉米、绿豆、山芋、胡萝卜、马铃薯、白菜等适应性强的旱地作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