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尽染,东至12.5万亩茶园新芽竞发。循着茶香“上春山”,采茶青、焙新茶、品香茗,已成为当下最诗意的踏青之选。
晨光初破晓,香隅镇白岭村300亩茶园里开始热闹起来:70余位采茶女十指翻飞似蝶舞,间杂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远远望去,如繁星缀在翠绿的帷幕。
“像这样‘提采’,茶柄受损小,口感才会更清润回甘。”茶农盛大姐边示范边向游客“传授”采茶技巧。“东至的茶非常出名,趁买茶,我们也体验一把采摘、制茶乐趣。”上海游客宋女士开心地说,她们的采茶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屡屡刷屏,诱得许多茶客循香“问路”。
山垄有意着翡翠,茶乡无处不芳菲。在花园乡安徽一婉红茶文化手工坊,氤氲茶雾中,竹匾旋舞如行云流水。
“揉捻讲究巧劲,既要让茶叶细胞释放精华,又要保持条索紧结……”体验区,制茶大师手持竹匾娓娓讲解古法技艺要点。游客们纷纷挽袖体验,茶香间荡起银铃般的笑语。
“体验区、茶艺品茗室,每天接待游客100多人。江浙沪等地新老客户的订单也是一波接一波。”“一婉红”负责人金文烨告诉记者。
透过品茗室的落地窗,仰望,葱翠的高山茶园近在咫尺。云雾萦绕间,野生茶林与奇石飞瀑相映成趣,引得客商张震连声赞叹:“有这么好的山水滋养,难怪‘一婉红’口感别样醇厚!我预订的300斤精制茶礼,一定会让客户惊喜的!”
深山茶香有“远”亲!一条茶产业链条,正在山水间蜿蜒生长。源口村,茶垄间游人如织;各茶艺室,正演绎着“春水染嫩黄”的诗意;祁源茶厂内,非遗传承人向研学学生讲述“祁红”往事;松林农场的柴火灶上,茶香土鸡煲咕嘟作响;“伴山民宿”的露台处,游客就着星空品尝秘制茶熏羊排……
近年来,围绕“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东至以“茶”为纽带、“旅”为引擎,积极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如今,“东至云尖”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区域公用品牌;花园乡源口村、木塔乡梓桐村因“茶”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3年,龙泉生态茶园上榜全国十条“最美茶乡之旅推荐线路”,祁源茶厂、同春村、花园乡南溪村和源口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不来东至,怎知山美水柔!不入茶园,怎知春色几许!东至等你——上春山,煮茶话桑麻。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丁满莲 编辑:杨佳琦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