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首创塑造发展新动能。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构建完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加快畅通“规转高”、“高进规”的良性循环。涵养开放包容创新生态,推进政府、市场、创新主体之间的要素协同,系统归集“评审类”、“免申即享”等创新政策,统筹定向推送和业务指导,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科技贷”等金融产品,遴选3名“科技副总”到企业任职,全力打造“头部强、腰部壮、尾部活”的大中小科技型企业矩阵,全县共培育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71,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上台阶。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推进产业向高端领域、前沿领域发展,指导企业开展研发投入、创建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全县规上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达47.4%,鼓励华尔泰、广信、天赐等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先发地区高校围绕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深度合作,做优落实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瑞程机械“全伺服控制一次性内裤生产线”入选省国际先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24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48.5亿元,同比增长3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
以升级改造深挖数智新潜力。紧紧以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产品向领先型、集约型、功能型转变。重点围绕工艺改进、细分领域产品延伸、数转智改推动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安徽和美瑞新材料公司以6万吨医用复合高强度阻菌材料项目实施为契机,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产品性能比肩国际水平;东至经开区大力推动政策示范应用,深入开展数字化诊断和“上云用数赋智”,建成华尔泰中央智能化控制室“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依托10余家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推动区域整体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90.51%,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1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