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东至县政府网站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葛公镇:社会救助“掌上办”,为民服务“零距离”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葛公镇 发布时间: 2025-05-20 08:00
[字体:]

为提高工作质效,提升服务质量,社会救助信息化、智能化势在必行。葛公镇积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创新、精准高效、便民利民的目标,以远程电子授权“小切口”,创新“大救助”新路径,实现社会救助“掌上办”,为民服务“零距离”。

统筹部署,全面推开电子授权工作。按照“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召开全镇社会救助协理员工作会议,要求各村利用已建立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服务”为依托,通过“望闻问切”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广泛宣传救助网上申请及电子授权核对政策。为确保电子授权全域运用,要求各村无特殊情况必须实行电子授权,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避免电子授权工作“纸上谈兵”。为提高实操能力、服务水平,葛公镇共组织各村社会救助协理员开展救助网上申请及电子授权业务培训3次,培训人数60余人次,并发挥好“传帮带”制度,确保各村协理员人人会“救”,“救”在身边。

主动发现,提高电子授权运用率。自网上救助申请远程电子授权工作开展以来,葛公镇充分依托网格化工作优势,以网格组织为支撑,聚焦政策不理解、申请能力不足等困难群体,着力提升网上救助申请及电子授权政策知晓率和运用率。一是依托“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定位“沉默的少数”。村信息采集人员定期走访摸排,认真落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对预警的困难群众信息,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上门核查,指导其在网上申请社会救助,通过工作前置,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镇指导村民申请网上救助的困难家庭55户,开展电子授权141人,经入户调查及线上比对,成功纳入特困7人,低保18户28人。二是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宣传+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将网上救助申请宣传工作延伸至各村各村民组网格中去,让“小网格”持续发挥“大作用”。目前,全镇共组织开展线下入户宣传4次,微信群线上宣传64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册160余份。

汇集问题,综合分析分类处置。在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网上申请社会救助发现的个性或共性问题,逐个进行收集汇总,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处置。镇级能够解决的问题,主动作为,将问题解决在本级。镇级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时收集问题向县民政局反馈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为优化流程积极建言献策。例如:我镇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存在未成年人无法提供身份证;部分精神及智力残疾人无法进行人脸识别的问题后,立即向县民政局进行反馈,经优化,网上申请救助小程序增加是否为未成年人、无民事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未成年人、无法完成授权的残疾人和重病人群,可由监护人代为电子授权,为特殊困难群体申请社会救助提供了极大便利。

下一步,葛公镇将继续以远程电子授权推广运用为突破口,加速推进社会救助“全程网办”,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救助领域的运用,探索更加精准、高效的救助服务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撰稿:纪倞   审核:钱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