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东至县政府网站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皖赣“枫”景,这边独好!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5-07-08 08:39
[字体:]

同饮一河水的东至县昭潭镇和江西省鄱阳县石门街镇两地人口往来密切、经济交往活跃,尤其是民间通婚频繁,但因行政区划分治,行政边界分明,日常事务处理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地域壁垒,省际边界跨域纠纷呈多元化、多发化、易激化等趋势,如何在基层治理协同共进,激活两地基层治理效能,实现“两难管”到“共同管”?

跨域联调,从“各自为战”到“共建共治”

破壁,从“家事联调中心”开启。在2023年5月,昭潭镇与石门街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设立“皖赣(赣皖)边界家事联调中心”,两地相关部门实现预警信息互联共享,跨域复杂纠纷纳入多方联席会议协同调处,群众诉求通过“多线合一”响应机制,高效化解。

“2013年以来,两地跨省联姻登记在册的新人就超过400人,其规模可见一般”。昭潭镇党委委员桂龙华说。据统计,每年跨省登记结婚并定居一方的新人有近20对,这种稳定的跨域婚姻,已成为两地人文交流的佳话。

随着两地跨省通婚数量大,婚姻纠纷案件也相应增多。这些纠纷也常因政策执行差异、信息沟通阻塞、习俗文化不同等导致拖延发酵,甚至有从“家常里短”小事升级为“民转刑”风险。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那时我们都要带着当事人,两地来回跑,真的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累死了不说,而且处理问题还耗时过长,效果也不是很好。”昭潭镇营桥村党总支书记程希会告诉记者。

2024年8月,一起跨省婚姻纠纷在“皖赣边界家事联调中心”成功调解。当事双方因性格、生活习惯差异导致感情破裂。鉴于双方矛盾积怨较深、冲突存在升级风险,且具有“民转刑”隐患,昭潭镇法庭迅速启动“皖赣边界家事联调机制”,与石门街法庭共商方案,联合综治中心、派出所、相关村委会组建联调队伍,组织双方当事人通过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经数小时融合情、理、法深入调解后,最终双方就离婚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我们彼此纠缠这么久的问题,没想到在‘家事联调中心’几个小时就解决了。”当事人陈女士事后感慨说。

“我们借助家门口的‘法治小院’开展普法,培养村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意识。”昭潭镇司法所所长王文说,昭潭镇依托跨界跨域婚姻家庭所在的农家院落,流动挂牌“法治小院”,跨域结对开展“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村)”等评选活动……不断筑牢边界地区稳定根基。近年来,东至县未发生一起因跨界跨域婚姻纠纷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

由于皖赣两省县情、乡情、村情和文化各有不同,在调处涉及两省居民案件时存在行政区划壁垒,曾给昭潭镇与石门街镇司法工作带来难题。然而,两镇相邻,百姓往来密切,司法需求迫切。

“过去,双方‘各自为战’,信息不通,存在隔阂,导致一些跨域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化解,易激化升级、风险扩散。”昭潭法庭庭长王翔说。

为改变这一局面,更好满足边界群众多元司法需求,2023年5月,东至县昭潭镇与鄱阳县石门街镇组建“皖赣边界司法联动共享法庭”,签订法庭调解员资源共享和调解互认协议,落实诉前调解、在线调解、司法确认、人员同训、稳定同防等五项功能。

“两地法庭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互助,方便跨域案件的沟通协调,大大缩短办案时间。”王翔表示,自“共享法庭”组建以来,两地法庭互办跨域纠纷77件,互为送达法律文书53份,联合开展普法宣传5场,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15天,文书送达效率提升30%。

“跨域联调”机制显现出强大动能,通过跨界跨域矛盾纠纷联管、联调、联治,实现两地群众“平安边界”的多年向往。

共筑新风,从温情疏导到“破旧立新”

针对跨省婚姻中可能因高额彩礼引发的矛盾,昭潭镇积极作为,组织各村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文明节俭婚俗,抵制高额彩礼陋习,通过政策宣讲、榜样示范、村规民约引导等方式,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的婚嫁新风尚。

“今年初,永丰村周先生迎娶江西姑娘林女士,女方家庭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仅象征性收取6万元彩礼,成为两地婚事新办、抵制高额彩礼的佳话。”桂龙华说,如今,类似这样“轻彩礼、重情义”的跨省婚姻在当地逐渐增多,有效地减少因婚嫁经济负担过重,导致的矛盾纠纷隐患。

与此同时,昭潭镇积极因势利导,将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新风与积分制相结合,在潭东村“邻家小超市”试点推行,鼓励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奖励,以奖励促行动的这种模式,将无形的“文明新风”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

暖心务实,拓展新维度实现共同发展

“共饮一河之水,我们就是一家人。”昭潭镇党委书记唐国培深有感触:“近年来,昭潭镇积极推动一系列暖心务实的行动,着力化解历史形成的隔阂,让两地情谊和发展,在共同治理中不断升温。”

2024年秋收时节,石门街镇部分农户遇到粮食销路困境,皖赣边界共建的信息互通机制迅速响应。

“得到相关信息后,昭潭镇迅速联系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安徽双美兴农粮贸有限公司制定收购计划,以合理价格收购‘老俵’手中滞销的优质稻谷数千吨,成功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唐国培告诉记者。

近年来,昭潭镇通过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跨域联动+,共绘皖赣好‘枫’景”作为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着力推动跨域协作向深层次延伸。

如今,昭潭镇与石门街镇的合作不断拓展新维度,跨省协作已从基层治理,发展到互帮互助、经济发展和更广泛的民生领域。

在传统节日期间,两地积极组织跨界开展包“东至米饺”、打“鄱阳糍粑”等民俗活动,让两地文旅共融发展。2024年12月11日,途经昭潭镇和石门街镇的皖赣两省首条省际毗邻公交班线——“东至县城至鄱阳石门街”正式开通运营,有效满足两地居民日常交通出行需求,促进两地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目前,东至县到鄱阳县高速公路正在加速建设中,一条更为宽广的合作之路正在加速延伸,两地民生纽带的联系更加紧密。

(编辑:鲍雯昕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