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举办的第四届“安徽考古走进中小学”大型公益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至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吴秀杰,以“寻找我们的祖先——探知过去让化石说话”为主题,为近800名六年级毕业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知识盛宴。吴教授生动讲述了人类演化进程以及华龙洞遗址考古的重要发现,不仅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了中华大地上古人类的生存足迹,也让“东至人”再次“出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东亚地区迄今发现最早向智人演化的古人类遗址,东至华龙洞遗址自2014年系统发掘以来,已发现约20个个体的古人类化石,并成功复原出“东至姑娘”的数字化三维形象,生动再现了远古先民的面貌,是探讨人类演化、扩散及其行为方式最重要地点。近年来,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发布和科普宣传的持续推进,华龙洞遗址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正逐步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古人类文化名片。
作为首批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第二批安徽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依托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资源与重要的考古研究成果,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研学实践教育体系。五大研学课程内容涵盖地质、考古、历史与人类演化,其中研学课程《洞穴剧场—旧石器时代生存大挑战》还登上了省级皖美研学平台并广受好评。景区内设有陈列馆、遗址本体、化石修复室、互动研学空间等场景,能提供沉浸式研学体验。在这里,大家可以亲临考古发掘现场,感受历史的厚重;步入陈列馆,近距离观察珍贵化石,聆听专业讲解,深入了解人类演化的奥秘;参与特色研学活动,如模拟化石发掘、制作石器等,在趣味互动中锻炼观察力与动手能力,实现“玩中学”“学中乐”。
未来,东至县将持续推进华龙洞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打造集科研、教育、旅游于一体的高品质文旅创新融合空间。我们期待更多学子与游客走进华龙洞,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探秘之旅,探索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感受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来源:胡辰峰 编辑:徐新纪 审核:甘亚磊 监制:王 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