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筛查,动态帮扶。利用大数据比对、基层网格摸排等方式实现“政策找人”“综合施救”。截至目前,共保障城乡低保8.179万人、特困供养18003人,实施临时救助779人次,发放资金6266.8万元,实现应保尽保。同时,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新增低保548人、退出653人,确保救助精准。
部门联动,精准资助。建立部门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低保户、特困人员、返贫致贫家庭等困难群体进行精准识别救助。依托信息平台,及时更新特殊困难群体身份属性,完成身份属性动态调整3363人,修正参保信息1757条。实施特殊困难群众分类参保资助惠民政策,全额免除特困人员参保费用,定额补助低保对象及返贫致贫人口,惠及2.14万名特殊困难群众,累计资助困难群众参保2.43万人,医疗救助资助参保794.64万元。
创新模式,优化服务。通过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的服务模式,推动困难退役军人救助服务向网格延伸,为49名困难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发放帮扶救助资金13.56万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农村幸福院,完成3个农村幸福院建设。发动各基层工会摸排困难职工情况,开展困难职工生活救助、“金秋助学”活动,确保政策惠及需求的职工,为17名困难职工发放各类救助金20.8万元。(撰稿:余海涛 审核:赵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