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城市治理“红色合伙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8个社区均成立社区“大党委”。发动社区积极与共建单位对接,召开联席会议,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共建工作。近年来共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35次,协商解决民生问题50余件。
引入城市治理“新兴合伙人”。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这一“关键少数”,建设暖“新”驿站19个,成立“骑手联盟志愿服务队”,建立新就业群体微信交流群,为辖区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人员提供线上交流服务,小哥在配送外卖、快递的时候如遇到居民纠纷、公共设施损坏等情况,都可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在群里进行报告,目前共有40余名新就业群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充实城市治理“专业合伙人”。将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队、春雨社工等社会组织引入服务领域,组织引导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队参与小区治理,提升服务质效。在尧舜社区探索实施“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深化“尧舜一家亲”志愿服务品牌。融合春雨社工之家、东瑞楼帮帮、亲如邻等志愿服务队伍力量,目前在册志愿者400余人。
扩充城市治理“力量合伙人”。结合“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凝聚退役军人群体的力量,常态化开展安保值勤、巡逻防控、防汛救灾、走访慰问等系列活动。目前共有57名退役军人参与其中,累计开展爱心送学、防汛救灾、文明志愿、红色守护等服务活动50余场次,出动人数达4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成为社区志愿服务新兴力量。(撰稿:周士雅;审核:汪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