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至县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持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品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东至县正式发布“从东至出发、与星空对话”研学品牌,推出涵盖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科普教育等领域的6大主题元素及多条研学线路,标志着东至研学旅游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些产品深度整合县域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优质平台。
“我们致力于打造高辨识度、强影响力的研学名片,为不同年龄段、兴趣爱好的学生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县文旅局党组成员甘亚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完善‘一主题一特色’的研学产品体系,深化文旅融合,让研学团队在东至收获文化熏陶与趣味体验的美好记忆。”
作为我省首个天文气象研学基地,星空之城天文气象研学基地以天文研学馆和气象研学馆为主体,集科技文化宣传、研学交流与旅游观赏于一体,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探索宇宙奥秘。
“天文研学馆的参观,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与奇妙。这片星辰大海,更坚定了我未来学习天文学、贡献力量的目标。”研学学生陈欣怡兴奋地说。
星空之城景区负责人方名洋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与天文气象部门、高校及专业协会的产学研合作,形成集聚效应,为推进气候变化‘大科普’、促进天文气象融合发展及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华龙洞遗址位于尧渡镇汪村村,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后,在中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古人类遗址,是探讨现代人起源及其行为方式的最理想地点。作为全市首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学生们探寻人类起源的重要场所。
“刚进入华龙洞陈列馆,我感到非常震撼,尤其是看到三十万年前古人类和动物的化石,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穿越。”研学学生郑浩宇感慨道。
如果说研学旅游为东至文旅注入了新活力,那么G35济广高速花园互通立交工程则为发展打通了关键“经脉”。该项目自2023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建成后将极大改善东至旅游“通而不畅”的现状,为构建“全域旅游一张网”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G35济广高速花园互通立交项目是落实县委‘13566’发展要求的关键工程。”花园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王敏介绍,“项目建成后,游客可通过花园里高速口直达,畅享‘千年茶马谷 秘境花园里’,极大提升旅游体验,显著扩大客源市场,有力带动民宿、农家乐和特色农产品销售,真正实现‘路通业兴、旅游富民’,助推我乡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在推进文旅发展过程中,东至县将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整合乡村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东流镇红叶村这一曾经的普通乡村,如今已蜕变为集生态观光、亲子体验、农事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我们结合红叶村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了无动力乐园、乡村会客厅等农旅融合项目,使其成为亲子游乐、家庭聚会、公司团建的理想去处。”东流镇红叶村龙虾乐园负责人陆赟赟介绍道。
从研学旅游蓬勃发展到交通网络全面升级,再到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东至县正以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构建“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加速文旅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丰富特色旅游业态。”县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金华表示,“将持续深挖研学旅游潜力,开发精品课程,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景区品质,引育旅游人才。同时,强化宣传推广,提升东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投资兴业。”
(来源:东至县融媒体中心 储萍 编辑:夏凡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