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东至县政府网站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省报关注东至秋收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 2025-10-27 08:37
[字号:默认 超大]

抢收“金”稻 铺设“丰”途

持续多日的低温连阴雨过后,东至县大渡口镇终于迎来晴好天气,1.2万余亩优质稻也迎来丰收季。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联合收割机穿梭田间,农户们弯腰晾晒稻谷的身影与蓝天相映。

“你看这稻穗,比去年多结了不少粒!可前阵子接连阴雨天气愁坏了人,我生怕稻子在地里发芽。”在自家稻田边,种植大户王念武弯腰拾起一束稻穗给记者看。

“我种的‘葏两优雪峰丝苗’亩产能超过1300斤,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稻高1.2个百分点,煮出的饭香得很!”王念武得意地说。

记者注意到,王念武的手边放着一本《优质稻田间管理手册》,封面标注着“镇农技站培训专用”。看记者对这本小册子感兴趣,王念武解释说:“雨停第二天,农技员就来了,教我们抢收技巧,这才保住了高产。”

稻田另一侧,农机手李师傅操控着履带式收割机在湿软的田块间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前阵子下雨,轮式收割机进不来,这履带机可是救急了!”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为本向记者介绍,考虑到阴雨寡照天气,镇里提前统筹20余台收割机,其中5台是专门调运来的履带式机型,“农户一个电话,机器直接上门,趁着晴天抢收,确保稻谷不霉变”。记者现场掐表计时,仅6分钟,一亩稻田便完成收割。

据大渡口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镇优质稻全部采用“稻虾共作”“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更实现亩均增收超300元。“优质稻对水分敏感,要是再淋几场雨,维生素含量就会受到影响。”东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汪泱带着记者走进示范田,田埂边的排水渠仍在淌水,“我们赶在雨前疏通了沟渠,现在抢收的稻谷维生素B族含量比普通稻高20%,市场上根本不愁卖。”

从田间走到县农业农村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胡佳贵的办公桌上摊着全县优质稻产业规划图。“目前13万多亩优质稻已进入收割期,受前期阴雨影响收割稍显滞后,眼下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预计10月底可全面完成收割,总产量有望超过8.5万吨,产值有望突破2.2亿元。”胡佳贵指着图上的“产业链延伸”板块说,下一步,将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米粉、米糠油等精深加工,力争让“一粒米”创造更多价值。

(编辑:顾静虹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